首頁/ 遊戲/ 正文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李白嗜酒是千古留名的,甚至可以說喝酒已經成為他人生的一項事業,正所謂:“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起舞弄劍要喝一點,攜妓聚友要喝一點,沒有靈感要喝一點,寫出好詩更要喝一點!李白享年61歲,倘若能活到百歲高齡,那還可以繼續為酒肆行業貢獻39年的青春。李白不僅自己要喝個痛快,更遵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原則,勸別人也要喝個不醉不歸,為此他寫下了千古名篇《將進酒》,是雲:“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大毛,二狗,杯子別放下,今兒喝不醉誰也別想走!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岑夫子和丹丘生都是李白泡在酒杯裡的至交,自然會毫不保留地敞開肚皮大喝特喝,然而並非人人愛酒,不少人只當它是一種昂貴的“辣水”,那麼當李白碰上一位不喜歡喝酒的朋友時,他會使出怎樣的解數勸酒呢?話說李白遊歷至安徽省歷陽鎮,時值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歷陽縣丞便設宴為其接風。當時的太白早已名滿天下,能夠蒞臨無名小鎮實屬蓬蓽生輝,縣丞自然不敢怠慢這位大唐第一“網紅”。李白來到山明水秀的歷陽,很快便被其美景所折服,恰好又有酒宴助興,因此在席間頻頻舉杯,酒酣韻長,好不痛快。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可是,李白卻發現這縣丞只吃菜不喝酒,倒是自己在這兒已經獨嗨了十幾杯,沒意思!“老王,喝點喝點,難得如此開懷!”可是縣丞卻對李白的勸誡仍不為所動。酒仙的面子不給,那就只有詩仙來解圍了,於是李白寫下了一首令人啼笑皆非的勸酒詩。《嘲笑王歷陽不肯飲酒》李白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李白開篇就將他不可救藥的浪漫展現得淋漓盡致:大地一片蒼茫,風色厲寒,片片雪花就像手掌一樣大。雪花如手,顯然這是無人信服的巨大誇張,但這種浪漫主義烘托下的誇張卻讓人感覺恰到好處。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當然,李白的浪漫並非憑空而來,他極度描寫天氣之寒的目的,是為了飲酒。畢竟喝酒能取暖是大家共認的常識,所以李白此一句在本質上也是為勸酒服務的,寒冷是李白飲酒的絕佳動力,也是他勸酒的有力理由。接下來李白簡直豁出去了,竟公然拿自己的偶像陶潛當作勸酒工具。同樣是極端的誇張,李白說:陶淵明都被笑死了,就因為你不肯飲掉杯中的酒;你真是浪撫了一張琴,虛栽了五棵柳啊!嗜酒如命的陶淵明是李白偶像,同時也是“王歷陽”的偶像,可是王歷陽只學陶淵明撫琴和栽柳,卻不學他飲酒的本領,以至被李白嘲笑是徒有虛名。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空負頭上巾”是與上兩句一脈相承的,陶淵明喜歡頭上裹巾,王歷陽便學他裹巾。“浪”、“虛”、“空”三連發,三層遞進,巧妙地傳達了嘲諷,又無形中起到了激將的作用。三句看似都在寫陶淵明,但卻句句落在王歷陽身上,可謂經典。“吾於爾何有?”這是一句具有濃濃的東北風味的勸酒詞,李白問在王歷陽心裡,他意味著什麼,意思等同於:“你拿我當啥啊?四不四兄弟?”李白以二人的交情為勸酒資本,其實這句詩的引申含義就是:是不是看不起我?是不是我們的友情不深?或許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勸酒詞,但以東北口味來詮釋,那種畫面感會更加強烈。

李白一首東北味兒的勸酒詩,不喝就埋汰你,最後一句成酒桌流行語

同時,“吾於爾何有”的殺傷力巨大,倘若這句話說出後還不肯喝,那很可能就會影響感情,所以此言一出,是不得不喝的。但話說回來,不管是愛不愛喝酒的人,都不喜歡在酒桌上碰到李白這樣的人,自己喝到爛醉不說,還非得讓別人也喝多。酒,歷來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託,尤其李白更是因為“斗酒詩百篇”而揚名天下,他是以酒精為詩歌血液的天才,所以他勸酒就算再狠再毒辣,我們也不會生氣,反而更能感受到他疏狂外表下的浪漫與可愛,使我們更加動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