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韓信的成名之旅是先抑後揚的,特別是他所揹負的胯下之辱,更是成為了後世的典故。《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

“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也就是說淮陰中有一屠夫欺負韓信,起因是因為韓信佩劍,故而屠夫想要取笑韓信,看看韓信是否敢拔劍刺殺。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劍屬於兵器,更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短兵之王。要追溯其歷史最早可見於黃帝時期,《廣黃帝本行紀》中描述“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黃帝時期已經進入了青銅時期,所以劍被稱之為兵器之始祖也並非毫無道理。同樣因為是短兵器,所以劍的特點也很明顯,攜帶方便而且用之迅捷,這也是為什麼“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的原因。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商朝時劍則有了製作的記載,劍所用的原材料是銅,而且最早的劍是作為輔助武器的,而不是主要作戰兵器。直到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的崛起,才讓劍佔據了武器榜單的重要地位。如後世所見的很多著名寶劍,都是出自於春秋時期和吳越兩國。劍本身就以迅捷出名,因此後期劍也發生了一段不斷加長的歷史,到了西漢時期更是長達三尺。但奇怪的是,作為兵器的劍,為什麼古人喜歡佩戴在身上?而韓信又為何因劍而受辱?

劍的實用性不斷改變

論起歷史之中的名劍,不得不提到春秋時期的吳越兩國,《吳越春秋》中記載“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可以說劍的興起有一半在春秋。吳越兩國之所以能在春秋時期迅速崛起,其中就有劍作為主要武器的原因。《史記》中記載“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乘車,令其子為人。”;這也就是說吳國原本並不會車戰。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春秋時期中原大國之間的戰爭都是以車戰為主,但這在吳越地區卻行不通,因為吳越地處南方,多以山地丘陵以及湖泊為主,而且吳越兩國之間多以水戰出現,這也就導致車戰不再實用,轉而為步兵交戰。這時候劍的作用則得到發揮,作為短兵相接的武器,劍是步兵作戰的不二選擇。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春秋末期之前劍的長度大約至二十到三十釐米之間,更像是匕首加長版,而不是後來的劍。到了春秋末期,由於吳越爭霸的影響,劍不斷加長長度,從最開始的二三十釐米到了後來的五六十釐米,更為甚者如秦劍,則是到達了八十釐米的長度。再加上冶煉技術的不斷改進,終於劍成為了作戰的主要武器。

逐漸淪為裝飾

佩劍原本是武者的象徵,而且《初學記·劍》中記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天子帶劍,諸侯、士大夫帶劍,而尋常百姓則是有事外出才可帶劍,平時不可帶劍。這也說明了劍在很早時就有了象徵意義,比如象徵了男子的成年,足以獨立處事。且春秋戰國時期佩劍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象徵,比如《荊軻刺秦王》中的記載“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在危急時刻秦王拔劍,這也說明秦王是有攜帶佩劍的。但同樣此時劍的長度已經是到了的地步。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所以說佩劍之風一直都存在,同樣的還有著漢高祖斬白蛇這類的典故,都說明了佩劍之風的形成。而在西漢的時候劍則是逐漸退出了戰爭兵器舞臺,並且有了配飾之用。到了隋唐時期則更是具備了象徵身份的含義,如《隋書》中記載“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隋唐時期不但是劃分了佩劍等級,還將佩劍的裝飾物做了劃分,這也就使得劍成為了服飾的一部分,具備了禮的概念。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也就是說佩劍可以判斷一個人的身份,這也就能解釋為何韓信佩劍會被欺辱的原因,韓信早年家貧,但卻有著佩劍。實際上佩劍的存在是韓信的信念,時刻提醒自己身處世俗但要超然脫俗。這在韓信眼裡是明志,但在他人眼裡則成了假清高。

從韓信胯下之辱到佩劍之風,為什麼屠夫只欺負韓信?

同時劍還有著權力象徵,如同漢高祖斬白蛇起義時的寶劍,就曾在《太平廣記》和《晉書》中有所記載,傳說是一把紅光透出的寶劍。但到了晉朝時期此寶劍丟失,而且還是以一種神奇的方式飛走的,而晉朝名士張華眼睜睜看著。不久之後西晉則覆滅,而張華也不久離開人世。同樣漢初時期劉邦為了嘉獎第一功臣蕭何,允許他劍履上殿,這也讓劍成為了一種權力的象徵。種種傳說和記載都佐證了劍的象徵意義,不但是權威代表,還是一種區別於人的裝飾。故而韓信佩劍,就如同挑釁一般;再加上韓信當時的形象,也無外乎會被流氓看中,著重“欺負”了。

但在現在看來,韓信的劍並非其佩劍。劍故而有著象徵含義,但佩戴者也需要有劍之精神。劍歷經千錘百煉才得以鋒利無堅不摧,這就像韓信一樣,歷經磨難方成大器。所以劍本身的鋒利並不是真利,心中有劍氣,才是真英雄,很顯然韓信的胯下之辱所守護的並非性命,而是心中的劍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