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這些評委表演真好,節目請這幾個人,真是請對了……這就是秀嘛,這就是電視需要的。

假,就對了。

這是陳佩斯曾在接受採訪時,對當時的大熱綜藝《中國好聲音》的評價。他認為,除了歌聲,這檔節目的最大看點是導師們的表演,“他們相互之間的那種默契,說實在的,我們在舞臺上很難做到這種程度,精湛到這種程度。”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陳佩斯的這番點評被人們解讀為“諷刺不帶髒字”。沒想到,時隔多年,陳佩斯就坐在了《金牌喜劇班》的導師椅上,與郭德綱、英達一道爭搶學員,開班授課。

《金牌喜劇班》是央視總檯打造的傳承類喜劇綜藝,該節目將舞臺競演和養成真人秀相結合,旨在展現喜劇前輩培養傳承人的過程。

事實上,陳佩斯的加盟,也標誌著他和央視的正式和解。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從1984年到1998年,陳佩斯曾11次登上央視總檯春晚,讓小品這個品類在舞臺上大放異彩,而他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但是,由於央視下屬的公司擅自出版發行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小品光碟,雙方對簿公堂。雖然贏得了官司,但陳佩斯也逐漸淡出了小品觀眾視線。

時隔二十餘年再次迴歸,陳佩斯與央視的恩怨情仇再度被翻出,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讓《金牌喜劇班》在開播前就有了不小的熱度。

那麼,這檔標榜“傳承”的戲劇綜藝,究竟達到觀眾預期了嗎?

非著名喜劇人的三大特點

喜劇精神需要傳承。

與其他單純的競演類喜劇綜藝不同,《金牌喜劇班》提出的理念是“師承”。為此,節目的賽制也類似於《中國好聲音》《演員請就位》等綜藝。

節目前期類似選秀。選手們登臺表演,由評委評判作品質量,並投票決定選手的去留,而選手們也可以對青睞自己的導師進行反向選擇。

後期則偏重於養成。導師選滿心儀的學員後,對其進行指導並考核,最終以“畢業大戲”的方式,將學員的學習成果呈現給觀眾。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賽制上並無新意,從目前播出的三期節目來看,選手錶演的節目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觀眾還是更樂意將目光投向評委席上的三位導師。

從另一個方面講,《金牌喜劇班》暴露的是當下中國非著名喜劇人的幾個特點。

首先是繃得緊。

這些選手大多都有在劇場摸爬滾打的經歷,同時渴望擁有廣泛觀眾群的電視舞臺,擺脫“小演員”的身份。正因期望甚大,演員表現欲強烈,又難免緊張,在節目中用力過猛。

比如第一組登場的許可佳,就因為在舞臺上動作過大,把麥克風甩掉了,只能暫停演出。演員演得累,觀眾看得也累。不知道多少人是因為心態問題,倒在了通往大舞臺的第一關。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其次,跨界容易,定位難。

《金牌喜劇班》的學員中不乏跨界之人,比如早已成名的演員汪東城,就想憑藉喜劇舞臺重新出發。

對於其他喜劇人來講,跨界更多的是為了找尋適合自己的定位而進行的喜劇形式上的探索。比如,有人從小品跳到了相聲,有人從相聲跳到了小品……

最後,作品易找,演員特色難尋。

開心麻花的小品《忘不了》笑點密集,收穫了當期節目最多的笑聲,但陳佩斯仍不滿意,“你們的表演一直在結果當中,一點過程都不給。”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其實說白了,在這樣一部套路化的小品中,演員某種程度上只是段子的載體,倘若換成熟的演員來演,或許能為作品增色,但讓沒有自身特色的演員上場,就有些生硬和刻意了。

事實上,這也是年輕的喜劇人所必須面臨的一個挑戰:作品的生產越來越精細,分工越來越明確,當專業編劇拿出來的劇本就可以直接上晚會時,你是不是場上那個不可替代的人呢?

國民喜劇人何以難產

多年來,喜劇類綜藝勢起,市場需求不可忽視。從喜劇人同臺競演到素人PK,再到明星跨界,五花八門的綜藝品類見證著喜劇的發展。

除了在劇場演出和登上電視晚會,喜劇人可選擇的舞臺越來越寬廣,但真正具有國民度的喜劇人卻

產量稀薄。

箇中緣由,可以在《金牌喜劇班》中窺得一二。

同一個小品,看得螢幕前的人心生尷尬,彈幕上出口成髒,三位導師黑臉以對,唯獨場內的觀眾和休息室的選手哈哈大笑。這是現場的“職業觀眾”和後期剪輯的功勞,即便觀眾沒反應,也可以通過後期新增罐頭笑聲來彌補。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導師評點節目時,只要沒有表揚,就會被休息室候場的選手認為“太嚴格”,而導師給表現不佳的節目提意見時,你甚至還能在候場選手的臉上看到那麼一絲不服氣:“反正我覺得挺好的。”

因此,喜劇綜藝一直存在一個現象:無論你覺得好不好笑,螢幕裡永遠都在笑,無論你覺得節目好不好,螢幕裡總在說好。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表面上看無傷大雅,但對於在臺上表演的人來說,這些因素都會干擾到他們對作品的整體判斷。

比如,央視曾有一檔名為《幕後》的節目,其中有幾期專門講述趙本山和他的春晚小品幕後的故事。看完之後才知道,原來那些代表著國民記憶的經典橋段和臺詞,往往都是主創人員在彩排的過程中,透過觀察現場觀眾的反應而磨出來的。

除此之外,節目的後期剪輯也會讓喜劇人放寬對作品的要求。

此前,陳佩斯在接受南方Plus採訪時表示,“喜劇綜藝的出現讓演員對自己真實水平產生了過高的認知。剪輯製造的非真實觀演關係空間和錄音師新增的效果,使作品大為增色,有的演員則會因為後期處理的加成,忽略掉作品中經不起推敲的部分。”

主打傳承的《金牌喜劇班》,能找到陳佩斯的繼承人嗎?

對喜劇人來說,紅火的喜劇綜藝或許是把雙刃劍。他們一邊忙於奔波,疲於刷臉,一邊離好作品越來越遠,也離觀眾越來越遠。而這,恰恰與曾經那些喜劇大師的創作準則完全相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