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小時候和父母親近,長大後變得疏遠,親子關係的疏離是怎麼來的?

在中國家庭,媽媽通常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接觸最多的人,理所當然的也是最親近的人。

但這種情況在孩子長大後卻常常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孩子長大後不僅不會像以前那樣和媽媽親近,還會故意疏遠,這就讓不少寶媽既費解又傷心了。

小時候和父母親近,長大後變得疏遠,親子關係的疏離是怎麼來的?

明明小時候那麼乖、和自己那麼親的孩子,怎麼越長大越疏遠了?

誠然,這種情況有一部分原因要歸罪於孩子青春期,但寶媽也要多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自己做得就不好、不對。

很多孩子小時候和媽媽很親,為什麼長大反而疏遠了?其實原因還在媽媽身上,這值得我們反思。

1、脾氣暴躁的媽媽

有的女人就是急性子,哪怕當了媽之後也沒什麼改變,對孩子也是一副暴躁的面孔。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就是自己的天,就算暴躁自己也完全無法抵抗,只能乖乖聽從。

但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會開始試圖抵抗媽媽的“暴行”。

畢竟,你能衝我發脾氣,憑什麼我就不能朝你發脾氣?

或許等到孩子經過社會的打磨之後能夠懂得媽媽的苦心,但脾氣暴躁的寶媽也難免會和孩子離心離德。

小時候和父母親近,長大後變得疏遠,親子關係的疏離是怎麼來的?

2、嘮叨的媽媽

外國有句俗話叫“兩個女人等於一千隻麻雀”,足以說明女性嘮叨的特點是多麼深入人心。

在成長過程中,相信大家都沒少被媽媽嘮叨吧?

孩子漸漸長大,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和行為能力,如果寶媽依然把孩子當不懂事的小孩看待、不停叮囑,就很可能因為過於嘮叨而惹得孩子反感。

有時候孩子也知道媽媽說得是對的,但卻無法接受不停嘮叨的說話方式,這非常值得寶媽們反思。

小時候和父母親近,長大後變得疏遠,親子關係的疏離是怎麼來的?

3、不能和孩子一同成長的媽媽

這種情況是最多見的,也是最令人心酸的。

在孩子小時候,媽媽可能是他最崇拜的人,懂得自己不懂的一切,什麼事都能幫自己做好。

但隨著孩子的成長,隨著眼界的不斷拓寬,孩子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孩子了。

可有些媽媽卻沒能跟上孩子的成長步伐,依然每天一成不變地問孩子累不累、餓不餓、中午在學校吃了什麼,要孩子好好寫作業聽老師的話。

孩子內心在想什麼,孩子對什麼有興趣,這樣的媽媽一概不知,又如何能與孩子繼續親密相處?

小時候和父母親近,長大後變得疏遠,親子關係的疏離是怎麼來的?

更有甚者,很多媽媽不僅不承認是自己跟不上時代,反而指責孩子不聽話,想要變本加厲地控制孩子,結果往往是劇烈的親子矛盾,甚至會母子反目。

希望媽媽們都能和孩子共同成長,親密依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