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禍起”不起眼的小腫塊,醫生讓手術沒聽,五年後被拖成複雜危險大手術

家住東北的蘭先生,5年前體檢時超聲發現腹腔內長了一個包塊,進一步查腹部增強CT,發現包塊位於胰腺頸體部,約5cm大小。由於當時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醫生建議手術的建議被蘭先生拒絕了,也沒有再做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雖然之後每隔1-2年會有體檢,但由於不疼不癢,也就沒有再注意過這個小包塊。但五年後,情況起了變化。

明察秋毫 罕見腫瘤“現原形”

2020年11月起,蘭先生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腹瀉,為黃色淡水樣,每天達8~20次之多,總量約3000~7000毫升。到當地醫院就診,發現胰腺佔位已達16 cm x 12 cm大小。同時因為持續腹瀉引發了嚴重的低鉀血癥、急性腎功能不全,體重也下降了15公斤。

“禍起”不起眼的小腫塊,醫生讓手術沒聽,五年後被拖成複雜危險大手術

“禍起”不起眼的小腫塊,醫生讓手術沒聽,五年後被拖成複雜危險大手術

由於病情嚴重,蘭先生被直接收入了重症監護病房。經過醫護人員積極的治療,蘭先生的低鉀血癥和腎功能不全得到了緩解,但腹瀉仍然存在,困擾著自己的生活。

蘭先生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主任楊志英教授門診就診。根據自己多年臨床經驗,考慮到胰腺病變與水樣瀉等表現,楊主任馬上想到“胰腺血管腸肽瘤”這一疾病,並建議他使用生長抑素治療。在注射了長短效生長抑素之後,蘭先生的腹瀉症狀得到控制,逐漸恢復了正常排便,體重也逐漸增長了10多公斤。

經過一系列內分泌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之後,蘭先生所患疾病備診斷為胰腺生長抑素瘤,由於腫瘤巨大,佔據了胰腺頸體部,楊主任建議蘭先生實施胰腺中段切除術。在完善術前準備後,手術開始了。

“禍起”不起眼的小腫塊,醫生讓手術沒聽,五年後被拖成複雜危險大手術

謹慎大膽高超技藝解危困

開啟腹腔後,情況遠比想象複雜。胰腺腫瘤對周圍的器官和組織形成了嚴重的壓迫:腫瘤向上壓迫了肝門的血管和膽道,向後壓迫了胰腺實質和脾臟血管,向右壓迫了腸繫膜血管和胰頭,向左也把胰尾和脾臟擠壓到左上腹深處。

面對如此困境,楊主任決定放手一搏!沿著腫瘤的包膜,仔細地將其與肝門血管分開,在胰頸部離斷胰腺,從一側向另一側剝除。腫瘤的血供非常豐富,不但有粗大分支需要結紮離斷,還有很多滋養血管,需要耐心的一一處理。

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終於將腫瘤完整的切除!

“禍起”不起眼的小腫塊,醫生讓手術沒聽,五年後被拖成複雜危險大手術

學點乾貨

1、什麼是胰腺血管腸肽瘤?

胰腺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胰腺內分泌腫瘤。這一疾病最早於1958年由Verner和Morrison報道,發病率約為1/1000萬。由於胰腺D1細胞分泌大量血管活性腸肽(VIP),引起頑固性水樣腹瀉、低鉀血癥、無胃酸或低胃酸分泌等臨床表現。其中,腹瀉是最為突出的症狀,這種疾病引起的腹瀉,不受禁食的影響,服用消炎藥和止瀉藥也沒有效果。長期腹瀉會導致嚴重而持續的低鉀血癥,難以糾正。而且血管活性腸肽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甚至無胃酸。但有意思的是,患者的胃黏膜壁細胞是正常的,當腫瘤切除後可以恢復正常。血管活性腸肽還可以促進肝糖原的分解,有一些患者表現為高血糖和糖耐量的異常。

2、如何診斷?

確診胰腺VIP瘤需要做血漿VIP檢測,常常是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但在疾病早期和腹瀉間隙期,VIP值可能正常。

腹部超聲、CT、核磁對胰腺VIP的定位非常重要。特別是腹部增強CT,既能發現腫瘤的部位、大小、數量,更能瞭解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和淋巴結侵犯、轉移等情況,也能幫助鑑別其他胰腺腫瘤。

3、如何治療?

目前,胰腺VIP的最有效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圍手術期需要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和酸鹼紊亂,維持生命體徵平穩。生長抑素類藥物對這一疾病有很好的控制作用,通常在術前用於症狀的控制,術後也有助於抑制腫瘤的復發。總之,這一類罕見疾病預後較好,5年生存率近90%,但關鍵在於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

專家簡介:

“禍起”不起眼的小腫塊,醫生讓手術沒聽,五年後被拖成複雜危險大手術

楊志英主任醫師教授

中日友好醫院 普外科主任兼肝膽外科主任

楊志英團隊著重於胰腺癌及膽囊癌外科為主的綜合治療,提高胰腺癌和膽囊癌病人的長期生存。目前科室採取綜合治療手段,使醫院治療的胰腺癌及膽囊癌的5年生存率分別達到16%及40%,處國內領先的地位。同時,楊志英團隊創造了至今為止連續320餘例常規胰十二指腸圍手術期無手術相關死亡、連續150餘例無圍手術期死亡的優異成績(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正常圍手術期死亡率為3%~5%)。

收藏

點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