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殭屍不會吃掉你的腦子,但“塑膠”可能會

被人類創造出的塑膠,最終“汙染”了人類自己。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荷蘭三角洲研究院的科學家用一項研究證實:他們首次在人類血液中發現了微塑膠顆粒!

而在英國《衛報》報道的另一項研究中:微塑膠顆粒已被證實可以附著在血液中的紅細胞外膜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它們輸送氧氣的能力!

殭屍不會吃掉你的腦子,但“塑膠”可能會

但這些危險的微塑膠顆粒,究竟是怎麼進入人體血液的呢?

22名志願者帶來的驚人結果

為了弄清楚微塑膠顆粒對人體的影響,科學家們一共收集了22名志願者的血液樣本。

就是在這22份血液樣本中,科學家們發現,其中77%都有微塑膠顆粒存在的證據,平均濃度達到了每毫升1。6微克。並且,這些微塑膠顆粒的成分還不一樣,光是可量化檢測出的塑膠種類,就有3種:

50%的樣品中被檢測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常見於礦泉水等飲料瓶或部分藥瓶;

36%的樣品中被檢測出PS(聚苯乙烯)成分,常見於泡沫飯盒等食品包裝;

23%的樣品中被檢測出PE(聚乙烯)成分,常見於日常使用的塑膠袋。

殭屍不會吃掉你的腦子,但“塑膠”可能會

這些成分……難道血液中的微塑膠是被我們吃進去的?

的確,微塑膠進入人體血液的途徑中,“口服”是非常常見的一類。已經有研究證實,外賣包裝、瓶裝礦泉水,甚至是一些經塑膠包裝的藥品中的微塑膠,的確有機率透過腸道黏膜被人體吸收,最終進入血液。

不過,除了這種方式之外,微塑膠還有另外兩個“通道”。

一種是透過與人體破損的面板或黏膜接觸後進入人體。

比方說,一個人生病後需要輸液。但由於現在市面上的輸液管大多是塑膠製品,那麼這個輸液的過程,就有一定機率導致微塑膠顆粒直接進入人體。

殭屍不會吃掉你的腦子,但“塑膠”可能會

另外一種,則是直接“吸入”。

研究表明,大小在1~20nm之間的空氣顆粒是可以被人體直接吸入的,而處在這個大小之間的微塑膠顆粒也有很大的可能被吸入肺部,然後透過肺泡等組織進入人體血液。

這一次,真的要重視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科學家第一次在人體中發現微塑膠顆粒。自2004年“微塑膠”概念被提出以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它的研究。

此前,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就預估過,平均每人、每週攝入的微塑膠總量大約相當於一張信用卡。按照這個資料計算,每人在10年內就會吃下2。5公斤左右的塑膠,和一個標準救生圈的重量差不多。

2021年10月,德國的研究員發現,嬰兒奶瓶也存在微塑膠脫落的情況。他們透過資料對比,發現嬰兒糞便中微塑膠含量達到了成年人的10倍。

殭屍不會吃掉你的腦子,但“塑膠”可能會

這些資料看上去雖然嚇人,但過去人們普遍覺得,微塑膠顆粒只會停留在人體的腸胃中,並透過糞便排出體外,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的影響。荷蘭的這項研究無疑給了所有人當頭一棒。因為微塑膠顆粒一旦進入血液迴圈,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它可能突破人體的血腦屏障!

你可以把血腦屏障簡單理解成“一道門”,擋在血液和腦組織之間。如果某些有害的物質想透過血液進入腦組織,這道屏障就會發揮作用,保護腦組織內的環境安全、穩定。

但血腦屏障的阻隔作用也不是萬能的,比方說,當人體發生血管性腦水腫時,很多大分子物質就會隨著血漿濾液突破這層屏障,破壞腦組織的穩定,造成嚴重後果。之前,韓國的科學家就發現,小於2微米的顆粒僅用幾天就能在實驗小鼠的神經系統小膠質細胞中累積,最後導致健康的細胞凋亡。

殭屍不會吃掉你的腦子,但“塑膠”可能會

微塑膠顆粒究竟能不能突破人體的血腦屏障?

在人體內積累多少才能對實際健康造成影響?

這些問題,這項僅有22個樣本的研究還不能作出回答。

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生態毒理學家迪克·維塔克教授表示,這需要增加樣本數量,進行拓展研究。

在得到答案前,有一點是我們能做的,儘量少用一些塑膠製品。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