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柑”甜青神“橘”韻芳華

“古之為橘,延生紅橘金柑香橙。青衣之地遍植,尋常百姓皆種,美蜀地山川,富四方鄉親……”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柑橘現代農業園區柑橘發展館,一首《青神柑橘賦》意味深長。

青神柑橘的韻味,藏在“當買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的別開生面裡,悅在“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的田園樂趣裡,甜在“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詩情畫意裡……

中國椪柑之鄉、中國晚熟柑橘之鄉、全國晚熟柑橘出口示範區……一張張閃亮名片擦亮著青神柑橘“金字招牌”,一張張淳樸笑臉見證著青神特色產業發展。

“柑”甜青神“橘”韻芳華

笑臉見證著青神特色產業發展(余文 攝)

2014年以來,青神縣發掘選育了南瓜柑、檸檬柑、馬克鬥等本土優質特色品種,愛媛38號、不知火、春見、沃柑等優質雜柑也在青神安家落戶,青神現有柑橘品種127個。

青神柑橘品種結構“從中到晚”不斷最佳化,晚熟柑橘佔比逐步提升,全縣柑橘的上市時間延長,鮮果上市時間達8個月,基本實現了週年供果、錯峰上市。

橘富一方人。2021年青神縣柑橘種植面積18萬畝,產量總產值19億元。柑橘已然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搖錢樹”,柑橘產業也成為青神特色產業之一,綻放愈加美麗的“橘”韻芳華。

科技賦能 農業生產更“聰明”

初秋時節,行走在青神縣柑橘現代農業園區,陣陣橘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讓人愉悅……在鬱鬱蔥蔥的果林間,氣象站、土壤墒情站、蟲情測報儀、物聯網殺蟲燈、高畫質攝像機等“專家”分佈其間,成為果園的“千里眼”“順風耳”,猶如各類感測節點將智慧果園串聯起來。

“當土壤溼度降低到柑橘生長的最佳溼度值以下時,智慧灌溉裝置就會自動啟動,為果樹補水,也能對其病蟲害進行監測預警,實現重大病蟲害智慧化識別和綠色防控。”青神縣柑橘現代農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

智慧果園系統綜合應用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資訊科技,為果樹提供採前、採中、採後的全方位監測和指導,實現對果園生產環境的智慧感知、分析、預警、決策,讓農業生產更“聰明”。

在柑橘發展館,青神智慧果園大資料應用分析服務平臺映入眼簾,農事資訊管理、環境監測資料統計、專家影片、溯源資訊統計、環境引數預警等五大子系統實時監測和指導著果園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

其中,溯源資訊統計子系統是一大亮點,它隨時記錄園區內柑橘的“成長日記”,按地塊進行溯源,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就可直觀看到柑橘從生產到加工銷售的整個過程。擁有“身份證”的柑橘不僅讓種植戶重視質量,也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舒心,更好地走進高階市場。

大到千畝果園,小到農資門店。每到一處,都能感受“數字化”的便利。

在位於青神城東的新陽光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不少果農前來退還使用後的農藥包裝廢棄瓶。只見工作人員用農藥包裝押金收費終端掃碼槍一個個掃描,與農藥相關的入庫、銷售、回收資料等“電子身份”和押金退還情況一清二楚。

“之前用了就丟在垃圾桶,而現在每個瓶子回收,既保護了環境,又有一元錢補貼,這種方式很好。”高臺鎮百家池村果農程方貴高興地說。

新陽光農業科技服務中心負責人羅建介紹,當廢棄物達到一定量後,只需在電腦上點選“一鍵清運”,後臺就會把定位傳送到清運人員的手機端,當天會有工作人員上門,運往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實施無害化處理,整個過程會有專門的監管平臺進行24小時監管。

農藥監管、逆向物流監控、廢棄物綜合監管三個平臺的搭建,推動農資市場數字化管理,惠民利民的同時,助力青神柑橘綠色發展。

近年來,青神縣探索數字創新,堅持以數字化為引領,建成移動傳輸網路基站、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和智慧果園系統等,賦能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奮力為全省“10+3”農業產業體系建設貢獻青神力量。

效率提高 柑橘採收更“現代”

在高臺鎮百家池村,登頌橘臺遠眺,各類柑橘已掛滿枝頭,喜待豐收。

“突突突……”隨著一陣機械轟鳴聲,在一個軌道上執行的“小火車”開進了附近的果園。眼看著柑橘採收的日子越來越近,村民李中元忙著維護“小火車”。

這是近年來青神縣為果園專門設計的單軌運輸機,它就像山間的“小火車”,是村民運送物資、柑橘的好幫手。

“雖然它個頭小,但作用卻不小,能載重300公斤左右。”李中元說,“小火車”不僅方便他們運肥料、水果,也能搭噴霧機、果園修剪機和粉粹機等較重的果園作業機械,有了它,果農們省時省力還省錢。

據瞭解,使用單軌運輸機,每畝果園每年可減少3個人工,節約人工成本500元左右。每畝果子採摘運輸完成時間縮短30%,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除了“小火車”,園區還配備了智慧植保無人機、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履帶式無人挖溝施肥車、秸稈粉碎打捆機等自動化機器。“我們這裡種柑橘很有‘來頭’,有40多年了,以前種植、採收都是肩挑背扛,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當地果農們紛紛表示,隨著園區建設的推進,如今他們的柑橘種植越來越“現代化”。

在果農們看來,不是每個青神柑橘都能走到消費者面前,它們得“過五關斬六將”,精挑細選後才能到達客戶手中。

走進青神儲存保鮮園,柑橘自動化專業生產分揀線運轉不停,一個個金燦燦的果子躍動著快樂節拍,分揀線根據重量、糖度、果面分類後,加上品牌標誌、穿上防護“外衣”,躺入果箱,走進海內外各大市場。

助農增收 聯農帶農更“強勁”

在白果鄉虎渡社群,“椪柑二代”李雪松和青神蜀品堂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員們正忙著給愛媛套袋。

“今年11月,我們將開始大批次採收愛媛,透過電商,將其送到客戶手中。”雖然目前自家果園的愛媛還未上市,但李雪松接到了很多老客戶的預訂。

李雪松畢業於德國科隆大學,是大家眼中的“海歸學霸”。2016年,他了解到政府對柑橘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想到自己父輩與山上的果樹打了一輩子交道,他果斷選擇回到家鄉,流轉了200畝地種植柑橘。

“我父親種了一輩子的柑橘,在種果子這方面他是‘土專家’,但在銷售方面,我有自己的想法。”李雪松說,傳統的柑橘銷售主打線下經銷,多數利潤被經銷商獲取,如果走線上直銷,就能更大程度保障利潤。

為此,李雪松特意聘請“帶貨達人”在地頭進行直播帶貨,並透過朋友圈發展社交電商。“我們用影片、圖片形式展現果園的原生態,讓客戶有直觀感受。”

透過線上銷售,李雪松的柑橘生意越做越好。而今,除了自己種柑橘,他還以高於市場均價的價格每年收購周邊農戶的柑橘,有效助農增收。他還邀請了2名殘疾人進行直播帶貨,幫助在生產生活中有困難的村民就業增收。

為方便群眾參與網上銷售,李雪松自家經營的店鋪還低價為村民提供寄快遞包裹的服務。

在青神,像李雪松一樣透過電商銷售柑橘的“新農人”還有很多,他們乘電商東風,嚐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

近年來,青神縣充分發揮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優勢,大力實施“網際網路+”,引導園區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入駐電商平臺。

除了電商帶動增收,青神縣推出“林下種豆”模式,充實民眾“米袋子”和“菜籃子”。2021年全縣推廣林下種豆8500餘畝,2022年截至目前推廣林下種豆1萬餘畝。

同時,青神縣推廣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在高臺鎮百家池村探索“5+4+1”託管服務、白果鄉甘家溝村探索集體閒置土地盤活等利益聯結機制,其中“5+4+1”託管服務對263畝果園進行試點,帶動46戶農戶共進共富,每年戶均分紅4500元、果園務工增收4300元,聯農帶農能力逐步增強。(記者 戚原 通訊員 余文)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