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文|方正 編輯|夏添

脫口秀行業又遭遇重創。

上個月剛因“足籃球事件”掀《吐槽大會》延播風波,本月線下的脫口秀演出市場又遇上了第一例“脫口秀存在禁止內容案”。

近日,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檢查發現,某場脫口秀演出存在危害社會公德情形,違反了《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涉案公司被處以罰款5萬元。有網友透露,該公司脫口秀現場疑似“開女性大尺度玩笑”。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而據@新華社快看財經 的官抖號影片畫面顯示,這場演出或為大笑喜劇旗下一場「北京喜劇聯盟」週二精品開放麥&夜場狂歡。大笑喜劇是北京一家老牌的脫口秀廠牌,此次罰款對於他們是不小的打擊。

近些年來,藉助綜藝、短影片的熱度助推,脫口秀、相聲、話劇等線下語言類演出市場逐年火爆,但也頻頻出現內容低俗、尺度過大、段子雷同等問題。

事實上,兩年前,文旅部就起草過《文化和旅遊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其中重點提到加強對脫口秀、相聲、先鋒話劇、實驗話劇等語言類節目的稽核與監管。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此次首例處罰案更傳遞出一個新訊號,線下演出不是法外之地,今後對線下語言類演出的內容監管政策或還將進一步收緊。

脫口秀的「兩副面孔」

長久以來,公眾對脫口秀的認知只在線上。

但很多人未必瞭解,隔著一個螢幕的脫口秀綜藝在體驗上已經大打折扣。以至於,常常有第一次去看線下脫口秀的朋友感嘆,“這跟我手機上看的不是一個東西啊!”

在笑點的密集程度、內容的尺度、演員的興奮狀態、場地的沉浸感等各方面,線下脫口秀都是線上的PLUS版,體驗差別就如聽MP3與聽現場Live的分別。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但與此同時,脫口秀演員線上下常常出現“滿嘴跑火車”的現象,內容尺度本就放得很開,“開車”段子、粗口齊飛是常態,亦可能有僭越政治紅線的內容出現。

犀牛君的好友辰辰是一名脫口秀愛好者,據他的講述,北京的線下脫口秀專場演出粗口是“標配”,演員興之所至常常會“開車”,偶爾會講政治梗,這也是為什麼住五環外的他常會去東城區看脫口秀的原因,他覺得線下演出魅力太大了。

的確,在脫口秀的起源地美國,各類脫口秀演出都充斥著粗口、性段子、政治梗等,冒犯觀眾乃至直接地歧視觀眾都是常有的事。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但對照我國國情,這類內容是多數人難以輕易接納的。而於脫口秀演員而言,《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洋洋灑灑54條,明確規定了演出人員的言論邊界。

如若真是因為“開女性大尺度玩笑”受罰,那場開放麥確定是觸犯了相關規定。不過,對於文娛活動而言,過度嚴格的規定也會限縮從業者的創作空間,這是很多反對過度監管脫口秀從業者所持的觀點。

既要加強對“違反規定內容”的監管,又要不打擊到脫口秀從業者的創作積極性,這考驗著監管部門靈活執法的智慧。

語言類演出“翻車”大賞

脫口秀不是唯一會觸碰內容紅線的品類。

只要是以語言為載體的線下演出,其實都是內容相對高風險的活動。與脫口秀演出異曲同工,二人轉演出、相聲演出等都是“內容翻車”的大戶。

早年的二人轉演出,尤其是民間、鄉下的演出,常常充斥著黃段子和低俗內容。姜昆就曾在14年的二人轉座談會上提到,“之前有人做過一個調查,在網路搜尋中搜索二人轉,甚至有5800多條都跟黃色有關。”

而隨著趙本山在春晚走紅,他從2013年開始就首倡“綠色二人轉”,創立了以演出綠色二人轉為主的劉老根大舞臺和遼寧民間藝術團。自那以後,全國的二人轉表演內容往健康、綠色的方向演化,低俗演出已經很少。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德雲社的張雲雷曾在19年演出中調侃地震國難,稱“大姐遠嫁唐山,二姐遠嫁汶川,三姐遠嫁玉樹,三個姐姐多有造化,都是倖存者。”這段子顯然觸及了公德底線,在山東青島的這場演出很快被當地部門責令處理,張雲雷本人的後續演出皆被叫停。

而在當年年底,剛恢復演出的張雲雷再次觸雷,演出中調侃京劇大師張火丁、李世濟、梅葆玖,用詞狂妄輕佻,遭人民日報等官媒批評以及網友的譴責。雖然兩次事件後他都選擇了在微博道歉,但其大眾口碑已難被挽救。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同年4月,音樂劇演出市場也傳出一起醜聞。跨界主演音樂劇的韓雪在《白夜行》中選擇整場用錄音代替真唱,引發公憤。雖說這不是嚴格的語言內容違規,但其對劇目演出的不尊重、不合規行徑,稱得上創歷史級別的演出“翻車”。

或許正因19年的演出市場亂象過多,當年9月,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通知》,年底又頒佈《文化和旅遊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兩份檔案都特別提及到對脫口秀、相聲、先鋒話劇、實驗話劇等語言類節目的監管。

管哪些?怎麼管?

在今年這份首例脫口秀演出處罰案之前,政策上很久沒有針對演出市場的內容監管檔案出爐,而這次處罰案過後,新檔案出現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伴隨著處罰案的公佈,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也透露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一來,總隊將做好以案釋法工作,建立對脫口秀演出的預警機制,幫助相關企業前置化解經營風險。二來,將對脫口秀演出的執法檢查納入雙隨機檢查範圍,增大市區聯合執法頻次。

從這一系列調整來看,這意味著脫口秀演出的監管執行政策正明顯收緊。對於其它的語言類演出而言,這也是一個“亮紅燈”的警示訊號。

內容監管部門“管哪些”無疑是從業者們最關心的話題。一方面,遵紀守法、不觸碰政治禁區是所有從業者的基本法律底線,這是不可僭越的;但另一方面,對於粗口、三俗內容、涉嫌歧視內容、打黃色擦邊球的內容,監管部門也不好一棍子打死。

站在演出行業的視角,雖然這些內容不夠“綠色”,但他們往往是從業者的“招牌段子”,直接封禁會嚴重傷害演員們的創作積極性,直接封死或許不如靈活處置。

線下脫口秀被罰5萬,語言類演出內容邊界在哪?

對於語言類線下演出來說,它吸引受眾的動因之一便是內容尺度,很多人去線下就是為此而來。如果太急於限縮內容尺度,或許會對這些行業的客流量、營運狀況造成負面影響,也需審慎處理。

此外,對於違法行為、觸碰政治禁區行為的監管,最難的部分其實出在執行層面。線下演出小劇場數量越發繁多,使用錄製裝置去監管又成本巨大,如何實現全景式監管難度很大。有時候,觀眾主動的監管可能比主動排檢效果還要好。

政策上,針對監管執行層面做更細緻的規定,精準梳理違規內容,或許才能保證今後案件查辦效率的提升,從而去試圖解決“怎麼管”的問題。

一例處罰案的出現如一枚石子,被投入到脫口秀演出市場的河流中,似乎還未激起太大的漣漪,但它無疑是政策縮緊的明確訊號,或將成為語言類演出行業發展的轉折點之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