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疾病和健康共演生命的歷程

疾病和健康共演生命的歷程

作者丨 黃開斌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人體和宇宙就是由小到大的自組織巨系統。老子對此認識最為透徹,早就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麼。人體這個生命體就是資訊的自組織過程,健康就是自組織平衡和自我應激適應狀態,生病就是資訊場紊亂造成“氣血”阻滯不通或不和諧。人體就是一個自組織的複雜巨系統,生病後,機體會自我開啟恢復系統功能的開關,一切疾病自然就不治而愈,一切健康也就自然而來。生命其實就是在這種不斷生病後又自我恢復健康的演化過程,即疾病與健康共演著生命的歷程。

一、簡單地認識疾病、健康和生命

關於疾病、健康和生命,可以簡單地作如下理解:

疾病是一種感覺和症象:我們的感覺不適或表現出一些症狀就是疾病;

健康是一種機能和狀態:能自我維持機能運轉和平衡狀態就是為健康;

生命是一種活力和過程:健康和疾病的和諧共演的動態過程就是生命。

換句話說,疾病是一種感覺和症象;健康是一種狀態和機能;生命是一種過程和顯現。再簡而言之:平衡就是健康。即:健康是一種相對的平衡和諧及有序的通順狀態;疾病是因為不平衡或不和或不通時,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適的感覺;而生命則是疾病和健康和諧共演的整個過程。

那麼,到底什麼是健康呢?

首先,沒有疾病就一定是健康嗎?不一定的!再者,古人早就說,人吃五穀,孰能無病呢?還有,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說明人不可能沒有點毛病。所以,健康是不能用有沒有疾病來作為唯一參照而定義的。

現代醫家陸廣莘教授說:近代藉助解剖顯微分析技術的進步,形成了以病理、病位為基礎的疾病分類學理論模型。辨病的溯因分析認為:只要把致病的原因(病因、病理、病位)搞清楚,祛除原因也就消滅了病症,就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健康狀態。但這裡隱含著未被深究的問題:

未病時是什麼原因使人保持健康的(平和狀態)?

祛除了原因就能夠恢復到原來的健康狀態嗎?能否消滅一切致病原因?事實上,“健康”不等於沒有“邪”的存在,它是由於人體正氣的自身調節使“邪”不能干擾破壞“正”的整體和諧自穩態。由疾病向健康轉化並不要求必須是“邪”的徹底消滅,即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即可。這就是說,

健康就是要追求人體形平、氣和、神通狀態的最佳化,是人體自我正氣和邪氣處於平和狀態,亦即健康和疾病的處於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而已。

所以,應該說正氣存內,並不是說邪就不存在。換句話說:健康不等於完全就是沒有疾病,有一點疾病也不是說就不健康。具體地說,一個健康的人,並不等於不攜帶一點疾病或病菌;一個殘疾人,雖然他不夠健全,但我們不能說他不健康;一個病病怏怏的人,也可以健康長壽,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整個生命歷程其實就是疾病和健康和諧共演的過程。健康依靠疾病而存在並不斷成長,疾病是在健康的主導下繁衍(也就是陽主陰從),而生命就是疾病與健康的和諧共演之過程。所以,我們不要輕易地在體內發動一場抗擊疾病的戰爭,因為,只有和諧才能成就我們的生命之演進。

依據WHO(世界健康組織)的調查資料顯示:在人類健康長壽因素中,現代醫療只佔8%,而其餘92%分別是:父母遺傳的因素佔15%;氣候因素佔7%;社會因素佔10%;個人生理、心理狀態等自身調理能力佔60%,

這意味著現代科學先進的醫學裝置,一流的醫療技術水平,100%的努力,可最後的結果卻只有8%的成效或貢獻。而90%以上的是在防病治病以外的了,且還得主要是靠我們自身的健康能力或調和能力去和疾病修和、修好,才是上上之策。

為此,應該相信我們自身的健康智慧,依靠自身的“健康能力”去發揮作用,也應“成就”我們的健康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一個病病懨懨的人也可以活到八九十歲,這是因為有些疾病在使我們自身的健康得已成長;而一個身體健壯人,平常身體什麼病也沒有,可一旦有了病,就會有些招架不住,甚至還有可能喪命。因此有句民諺:“從來不得病,一病就要命”。可見,平時身體經常患點小毛病,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它可以使我們的機體有所防範,也可以使我們的健康能力得到成長。如果機體平常沒有什麼病,機體也許就不會產生或擁有什麼預警機制或預防因子;如一旦患病,身體就會猝不及防而危及生命。由此看來,疾病對於健康還是有貢獻的。生命其實也正是在這種疾病與健康互根互用,共同演進中求得和諧的發展。

因此,

健康學的主要目標是在於認識生命的本源、認識健康之要素和努力建設提升健康之能力,而不是一味去認識疾病、努力去懲治和消滅疾病。

切記!最終目的應是為了健康長壽,即生命的和諧演進和生生不息。

二、平衡就是健康,和諧

成就生命

1、平衡就是健康

生命活動的健康狀態在於陰陽平衡,在於平和,失和則為病,得和則無病。

“和”可以促成平衡,“和”亦可以致“通”。而要實現生命運動的平、和、通,又在於“靜”。形平而身正,氣和而體健,德(神)藏而心靜。地載物,得氣而生生,天行健,自強而不息,人用靜,藏德(神)而不止。氣為本,神為用,本不能弱,用不可過。用靜雖無窮,太過則難久,不及則危矣。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氣神本用,有無相生,清靜平和為利,太過不及為害。

平、和、通是生命演化過程的最佳態勢,

平能穩形,平能固氣,平能藏神;

和能平形,和能布氣,和能生神;

通能傳神,通能行氣,通能變形;

生命的平、和、通就是健康;生命的失衡、失和、失通就是疾病。

依據中國傳統醫學對健康和疾病之間關係的理解,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的高度思辨哲理,已向我們提出一個高度概括而抽象的概念——平和就是健康。

健康和順才能共演生命。也就是說,健康就是對人體各種結構臟器的平衡、氣血精液執行中和狀態、以心神資訊通順有序狀態的一種描述。

當然,這種描述不可能是一個確切的度量概念。因為它會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而不同,人體所表現的這種平衡、和諧或通達能力及狀態是多姿多型的,每一個人的健康程度或健康指數也是不一樣,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或地域,其健康的程度和水平亦不同。也就是說,同一個人處在不同的環境空間或時間中,其健康的指數、動態平衡的狀態也是不同的。

但我們認為,只要是處於相對的動態平衡狀態,氣血和諧狀態及神智通順狀態就都應視為健康

;即:無論哪種水平層次(可分高水平、中水平或低水平體格的人群)的平衡、和諧和通順狀態都是一種健康態。所以,健康只能是整體系統狀態的一個相對平衡態的概念。

2、和諧成就生命

生命的活動及過程在於“和”,自然與生命共處於全息、開放、非線性、非靜止的和諧有序狀態,得其和為正,失其和為邪;失和則為病,得和則為康。其中,“平、和、通”是自然以及生命過程的最佳態勢,也是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傳統精神。中國人追求人與自然及社會的平、和、通,從而進一步實現生命過程中形、氣、神的平、和、通。

我們所說的攝生、養生也是在於調養攝取和養護人的形、氣、神,以求保持人生命過程的和諧發展。而治病或愈病也在於調和人的形、氣、神,以求平衡人生命過程的失和態勢。所以,中醫所謂的治病,實際上是透過激勵人的神(資訊)的調控能力,引發人的“氣”(能量)的突變機樞,使其達到“形”的平穩、“氣”的和諧和“神”的通序態勢,從而實現祛除邪氣,化解疾病的目的。

故“養生莫若知本”,“治病必求於本”。其本即在於生命過程的和諧。中國人從來就非常重視“寧神、和氣、正形”之道,矢志不渝地追求那神、氣、形的合一與和諧。因此,生命運動的平衡、和諧、通順就是健康。其中陰陽中和是攝生的重要原則,平和陰陽是中醫祛邪的根本大法。

三、善待疾病也就是在成就健康

雖然“疾病”在不斷地蠶食我們的健康,或對我們的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但“疾病”畢竟還是我們體內自生的,即便有時也有外感因素,但最終還是機體內的應激反應和不適或不平衡而造成的,大都是內部矛盾。

內部矛盾不應該動不動就借用外來的武力去解決。為此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善待疾病”。善待疾病也可以說是在依靠和成就我們自身的“健康能力”去平衡或修和疾病,這樣生命之演進環境也相對和諧或和平得多些。同時,我們應該充分相信自身所擁有的健康能力和智慧,它們在一般情況下是完全可以調和好疾病,及時的與疾病修和、修好的。

1、調和疾病,平衡陰陽乃健康大法

我們認為保持或維護健康並不等於要完全消滅疾病,且疾病是不可能全部消滅乾淨的。而事實上往往疾病與健康是處於動態平衡或和諧共處之中,也就是“陰陽互根”、“陰平陽秘”、“精神乃至”、“形神合一”則能健康長駐,如果“陰陽失衡”、“形神不一”、“形氣失調”、“神氣失司”等則為病態;如能“形與神俱”,就能“盡享天年,度百歲而去”。

因此,調和善待疾病、建設促進健康,不僅是醫生的工作,更是每個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因為每一種疾病都是自己在生命運動過程中的失衡、失和或不通的表現,每一種疾病都能夠透過自我健康調節能力的調和而痊癒,每一個人的機體內都藏有化解一切疾病,保持終生健康的氣機和神機。所以,我們說“健康靠自己,醫生只能是幫助你”。只要生命的形態、氣態和神態均處於平衡穩定、恆動和諧、通順有序的態勢時就是健康,而這三態只要是處於紊亂、失和或無序的態勢時,就會發病。因此,“醫”的本義應是“調”,而不是“療”,即調整其“形態”,調和其“氣態”,調動其“神態”。這就是實現自然健康的基本法則,也應是醫道的基本原則。

另外,

善待疾病,也就是成就了我們的健康,也就是發揮自身擁有的健康調和能力去平衡平息疾病。也就才能擁有真正的健康和長壽的生命,也就等於善待了健康和生命。此即為“健康之道”。

所以,我們不能完全以“科學”的強勢思想對待疾病,而應以中醫或中庸的思想為先導,以溝通、疏導、中和的方式進行調理,以致中和或致平衡為目標。即以中醫“無問其病,以平為期”為實用理念,以恢復健康為目標和原則。

2、扶正祛邪,平衡陰陽乃治病求本

扶助和保護患者的健康能力(即正氣),並依靠患者自身內在的正氣去痊癒疾病是醫者治療一切疾病的前提,也是人體生命健康長壽的根本保證,亦是中醫學所說的“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的防病治病原則。

而現代西醫卻依賴並藉助外界化學藥物的力量來治療疾病,忽視了自身的康復能力和激發人體本能,從而使人體各器官和系統的機能不斷下降和退化了。

隨著近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生態環境及社會心態的複雜化,許多“現代社會文明病”(生活方式病、富貴病等)越來越多。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發達國家裡,死於“現代社會文明病”的人數佔死亡總人數的70%~80%,在不發達國家中該比例達40%~50%,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不斷增加,這些更證明了西藥療法的無能。在眾多的疑難雜病面前,靠西醫的醫療技術(吃藥、打針、手術、電療、放療和化療)作用已相當有限。而只要我們自身的正氣(健康能力)儲存完好或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扶持,那麼邪氣就一定會得以平息的。

如果我們機體的正氣(即健康能力)沒有了,那再好再多的醫療技術和藥物也是挽救不了生命的。

其實,我們的身體有著如同劉胡蘭那樣的鋼鐵意志,為了生存,為了生命的延續,作為動物幾十億年繼承下來的本領和使命,機體一定還會窮其所能,努力地做出最後的奮戰,來保衛與我們同在的身體。即便身體的免疫力已經幫不上多少忙,我們的身體還會運用纖維蛋白質的力量,將癌細胞緊緊包裹在一個組織內,最大限度地限制癌細胞的生長繁殖速度,堅強地對抗著,5年、10年、20年、甚至50年,全力的保護著我們的生命。這個腫瘤的外部,就象一個堡壘把癌變組織控制在最小的範圍。所以有智者認為,治療癌症的希望在傳統的中醫藥上,扶正祛邪就是治療癌症的大法。只要人體正氣旺盛,邪氣就可逐步被清除消退或被控制在一個範圍內,癌症病人同樣也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康復。

總之,我們應該平和善待疾病,建設促進健康,由健康主導疾病即可,給生命一個和諧的演進環境,

即充分相信依靠自身的健康能力,它會很智慧地與疾病修和、修好,這種求和諧的方式也就是在成就我們的健康和生命,切不可輕易地使用現代醫學的化學藥物或手術來發動一場針對疾病的征服戰爭,因為這種對待疾病的方式也是於身體無益的一場“戰爭”。然而,千百年來,我們的醫學一直是隻在針對“疾病”打一場無休無止,且無益於健康和生命的“戰爭”,現在該是全社會或大眾普遍覺醒的時候了。

脊柱健康學

瞭解更多脊柱知識

解析健康原理

百川健康

摘自《自主健康要論》一書,作者:黃開斌   有刪節

↓↓喜歡文章請點“在看”哦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