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脊柱

(vertebralcolumn)是構成乾的基本結構,由33~34塊椎骨和椎間盤組成。椎骨可分為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脆椎5塊、尾椎4~5塊。5塊骶椎癒合形成骶骨,尾椎癒合形成尾骨。所以,骶椎和尾椎稱假椎,其他椎骨稱真椎。

頸 椎

構成脊柱頸段的7塊頸椎中,有3塊可容易地辯認出來:第1頸椎,即

寰椎

(atlas)、第2頸椎,或稱

樞椎

(axis)和第7頸椎,又稱

隆椎

(vertebra prominens)。第 3、4、5、6頸椎的特徵差異非常小。椎體(ACDEFG1,vertebral body)向後與椎弓(A2,vertebral arches)相續,每側椎弓由前面的椎弓根(AD3,pedicle)和後面的椎弓板(A4,lamina)兩部分組成。在這兩部分的連結處,可見上關節突(EF5,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突向顱側,下關節突(F6,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突向尾側。在上關節突和椎體之間有一明顯的凹陷,稱椎上切跡(CE7,superior vertebral notch),在下關節突和椎體之間有一較大的椎下切跡(F8,inferior vertebral notch)。關節突上有關節面(AEF9,articular surfaces);上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背側,下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腹側。兩側椎弓終於棘突(ADF10,spinous process),棘突突向背側,第3~6頸椎的棘突末端分叉。椎體和椎弓圍成椎孔(ADG11,vertbral foramen),頸椎椎孔相對較大。橫突(AD12,transverse process)伸向外側,由椎骨部和肋部組成,在發育過程中兩部分沒有完全癒合,因而形成橫突孔(AD13,foramen transversarium)。橫突分為前結節(AF14,anterior tubercle)和後結節(AD15,posterior tubercle),兩個結節借溝狀的骨橋相連結,骨橋的溝稱脊神經溝(ADF16,sulcus for a spinal nerve)。第3頸椎的兩個上關節突的關節面之間形成一個向後的142°的角(B,Putz)。第4~7頸椎,此角的度數約等於180°。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第6頸椎橫突的前結節特別隆凸,稱為頸動脈結節(C17,carotid tubercle)。第3~7頸椎椎體的兩側緣向上突起,稱椎體鉤(ADE18,uncal processes or unci)。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第7頸椎的棘突粗大,是脊柱中可觸及的位置最高的棘突,有重要的應用意義,因而第7頸椎稱為隆椎。但是,其橫突通常缺少前結節(E)。

變異:第7頸椎橫突發育不良(G),肋部(G19)沒有完全癒合,所以起自肋原基的部分可清楚地與椎骨相區分。如果肋部保持獨立,可發育成頸肋(G20,cervicalrib)。頸肋通常出現於雙側。如果僅出現於1側時,常常是左側較右側多見。在不同的椎骨,橫突孔可被分隔成兩個孔。

經典解剖 | 脊柱:頸椎(一)

臨床提示:頸肋的存在可引起三種綜合症狀:①由於血管變形而引起疼痛。②與臂叢有關的疼痛(感覺失調,尤其是尺神經)。③在鎖骨上大窩可觸及畸形(頸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