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雙上肢顫抖,手抖,端杯子、拿筷子手抖

雙上肢顫抖,手抖,端杯子、拿筷子手抖

【患者資訊】

劉某,男,53歲。

【主訴】

雙手顫抖,端杯子、拿筷子手抖,冷的時候厲害,安靜時而抖時而不抖。患者5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不自主震顫、2年前加重,多方求治( 具體不詳) ,效果不佳

【症狀】

雙上肢顫抖,右手明顯,心情緊張加重,做精細動作困難,如寫字、端杯子等。腰膝痠軟,行動遲緩,面色萎黃,血壓正常,大小便正常,有飲酒史,少量飲酒能減輕,愛流涎,口乾,納呆,眠差,舌體瘦小,舌質黯紅,苔薄黃膩,脈沉細。

【家族史】

父母及家族中無類似病史。

【中醫辨證】

肝腎虧虛,陰虛風動。

【中醫治療】

治宜健脾補肝腎,滋陰熄風,給予“百草熄風飲”原方加減。

雙上肢顫抖,手抖,端杯子、拿筷子手抖

一診:

以健脾化痰為主,顧護後天,以生氣血,榮四末;滋補肝腎,育陰熄風為輔,以生陰液,養清竅。加用杜仲、川斷、桑寄生、五味子、天冬、當歸、石斛等藥以補肝腎、養精血;陳皮、半夏、茯苓、生龍牡、遠志、石菖蒲等藥以化痰安神;

二診:

情緒緊張緩解,口角流涎緩解,眠差,易醒,醒後較難入眠,舌體瘦,苔黃,少津,守上方,加枸杞子,山萸肉繼服一療程;

三診:

上肢顫抖緩解,痰溼漸去,脾氣漸復,仍有陰液不足,再加枸杞子、山萸肉以增強滋陰熄風之功;

四診:

患者病情穩定,舌質淡紅、脈象沉穩,在臨症處方中酌加培補機體正氣之品,升麻、熟地黃、巴戟天等平衡機體陰陽,調節人體正氣。

方藥:

陳皮,半夏,茯苓,炒萊菔子,焦山楂,焦建曲,連翹,杜仲,川斷,桑寄生,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遠志,石菖蒲,石斛,天冬,當歸,太子參,麥冬,五味子,木香,甘草等(為部分方藥,具體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隨症用藥)

【中醫分析】

按患者中老年,久病脾虛,肝腎漸衰,陰液枯竭,不能濡養筋脈肌肉,以致風從內生,發為震顫;脾氣虛弱,不能攝津,出現流涎;運化無力,溼邪蘊結,則表現為面色萎黃。故以百草熄風飲健脾補肝腎,滋陰熄風為治,透過全面調理臟腑功能,散瘀滯,通竅活絡,標本兼顧,使肝脾腎得補,內風得熄,經絡得通,故獲良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