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主動脈夾層怎麼治療?專家教你拆“炸彈”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主動脈夾層指主動脈腔內的血液從主動脈內膜撕裂處進入主動脈中膜,使中膜分離,沿主動脈長軸方向擴充套件形成主動脈壁的真假兩腔分離狀態。65%~70%的患者在急性期死於心臟壓塞、心律失常等,故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必要。

為此,小界特意邀請來自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鄭智老師

製作了本期課程《基層醫生遇到“人體炸彈”:主動脈夾層系列講座(四)——膽大心細拆“炸彈”》,帶我們一起學習主動脈夾層的治療策略。

一、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歷史

1838年:Penneck報道了世界上首例主動脈夾層病例;

1855年:Swain報道了第1例在生前得以診斷的病例,而在此之前所有夾層病例都是透過屍檢診斷的;

1935年:Gurin應用右髂動脈開窗術治療主動脈夾層;

1954年:Debakey應用外科手術治療主動脈夾層;

1968年:Bentall創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升主動脈夾層手術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1981年:Carpentier應用曠置夾層的手術方法治療降主動脈夾層,現臨床已棄用。

在治療方面還有兩個重要時間點,一是1960年代,β受體阻滯劑應用於主動脈夾層的治療,這是藥物治療的開始;二是1999年,Dake應用腔內支架技術治療主動脈夾層,這是支架治療的開始。

二、主動脈夾層現代治療策略

在主動脈夾層的現代治療中,藥物治療是基礎,貫穿整個治療全過程;而外科手術和腔內治療是根本,根據病情選擇;雜交手術則是融合,根據病情選擇。

主動脈夾層進展與主動脈壁剪應力密切相關,而主動脈壁剪應力與心室內壓力變化率(dP/dt)、心率和血壓有關。

在藥物治療方面,如上一節所說,β受體阻滯劑於1960年代起被應用於主動脈夾層的治療。其作用原理為降低心肌收縮力,降低心室內壓力變化率(dP/dt),減慢心率。

而降壓則用到以下幾種藥物:

(1)血管擴張劑:硝普鈉、硝酸甘油(通常不單獨應用,而是與β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可增加主動脈壁剪應力,反射性增加心率,但可能加重夾層進展);

(2)鈣離子拮抗劑;

(3)α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

(4)利尿劑。

藥物選擇原則包括以下4點:

(1)迅速控制心率、血壓;

(2)降壓同時保持重要器官血供(心、腦、腎);

(3)單藥控制不好,則聯合用藥;

(4)靜脈用藥,逐步過渡到口服。

藥物治療以控制心率、血壓為主線,還應同時兼顧以下幾點:

(1)鎮痛鎮靜治療;

(2)保持大便通暢;

(3)改善缺氧;

(4)控制血脂。

根據《2017年主動脈夾層診斷與治療規範中國專家共識》,治療目標為收縮壓100~120mmHg,心率60~80次/分。但需要明確的是,目前心率、血壓目標仍無統一標準。且藥物治療具有兩面性——雖是治療的基礎,但有侷限性,在藥物更新發展快的前提下遠期療效並未有明顯改善。

三、總結

看到這,大家應該已經瞭解了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歷史演變過程,知道其現代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外科手術、腔內治療和雜交手術,以及藥物選擇原則和藥物治療中需要注意的要點等。

由於篇幅原因,小界今天就講到這,接下來鄭智老師不僅詳細闡述了

外科手術、腔內治療、雜交手術

的要點,還對

特殊主動脈夾層病例的救治和主動脈夾層治療的困境與展望

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小界誠摯邀請您移步醫生站檢視完整課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