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一對患有強迫症的父子

一天門診,在呼叫了一位病人後,進來了一位中年男子,跟隨著一個小男孩和一個青年女性,看樣子像是一家三口。

男子坐下後張口說道,大夫,我叫XX,後面的這個是我兒子,我給娃也掛了一個號,你也給他看看。

我很好奇,問到:行,那先看誰呢?

他答道:先看我兒子吧。順道用手指了指孩子。

01

不到10歲

的強迫症小孩

小孩只有8歲,一臉地稚嫩,但是面對陌生的醫生,卻不羞赧。他大大方方地走到我跟前,說了句,“伯伯好”,甚至還有點奶聲奶氣。

我問他,“小朋友,你是怎麼不好了呀?”。這時他略帶羞澀,望向了那位青年女性,也就是他的母親。

她說,孩子下樓梯時總是特別害怕,一級一級臺階下得特別慢。通常把樓梯周圍都看好幾遍才往下踩。催促他也沒有用。還有,帶他去草坪玩,他也不敢進去,就在外圍看著別的小孩玩,家裡人怎麼叫都沒用。感覺孩子膽子變得好小,別人的小孩子都在草坪裡玩得多開心呢。而且他以前也不這樣。

家長無法記清楚孩子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這種表現,但大體覺得今年以來比較明顯。

我來了好奇心,他為什麼會如此擔心、害怕呢?

小男孩說,在樓梯上小心是因為他害怕從樓梯上摔下去;不敢進草坪,是因為有人告訴他草坪裡有狗屎,他害怕自己踩到狗屎。

小孩子的擔心一般不會是空穴來風,多是生活中受到一些影響,他們的行為改變/異常通常只是結果。於是我問他,“你以前走樓梯摔下去過嗎?或者在電視裡/書裡看到有人摔下樓梯了?草坪裡的狗屎你踩到過嗎,或者看到別人踩了?”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沒有。

“那如果你走樓梯摔倒了,或者到草坪上踩到狗屎了,把衣服弄髒了,你的爸爸媽媽會很嚴厲地批評你嗎?或者你擔心他們會說你?”

“沒有,衣服玩髒了爸爸媽媽不會說我的,我從不擔心”。從小男孩稚嫩的聲音裡說出這樣的話,讓我覺得他的家庭一定是有愛的氛圍。

這時,我就有些納悶,那麼這些過分地擔心是從何產生的呢?我決定先從他的父親的問診入手。

02

自幼就有些強迫症的父親

這位父親十分健談,不等我開口問,他便主動訴說。

大概他4-5歲的時候,有一次給家人拿了個東西拿錯了,遭到家人狠狠地批評,從此以後他就特別害怕自己犯錯誤,一直較為小心、謹慎。工作以後,他作為一名工程師,負責一些電路相關的工作。因為有時電路異常會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有時操作完成下班後,他會擔心一些電路沒關,回家後反覆會想,自己到底把電路關了沒,甚至還會給仍在上班的同事打電話,讓他們去幫忙看一下。但是一直只是確認一遍。在家裡出門時還會擔心門沒關,每次鎖門會推一下。停車時也是如此,有時還帶著孩子去確認一下車門關了沒。但是也只確認一遍。

每次送孩子上學,孩子進入校門之後,必須要看到孩子完全看不到為止。因為擔心小孩子發生什麼意外。有時妻子去接孩子,沒接到時也總會擔心孩子出意外。但是也不會去打電話求證,自己做著事情一會就忘了這個擔心了。總之,他覺得他雖然有一些不太正常的地方,但總體不是很嚴重,自己也不是很苦惱。只是自己會疑惑自己是否有強迫症,因此也順便帶著孩子來看看。

03

其實,他們都有原因

每次遇到疑似強迫症的患者,都會例行問一下患者有沒有潔癖、有沒有完美主義、對自己要求高的傾向,而這爺倆的回答都是:沒有。

這時,家長問了一句,大夫,你說我孩子這樣是不是平時我對他學習要求比較嚴格的原因?我心裡咯噔一下,原本以為家長不會批評孩子弄髒衣服這個家庭的氛圍是輕鬆的,而沒想到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

於是我便追問,你們都是怎麼要求他的呢?

家長似乎開始反思自己,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大意是每次做作業時總是催促他,嫌他寫得慢。當孩子加快速度時,錯誤率就高了,於是又被家長批評成績不好了,諸如此類,基本都是集中在學習上面。

由於門診的時間有限,我與兩位患者沒有更多地交流,但僅有的交流時間裡,給我的印象是,爺倆都有一定的強迫症狀,父親自幼就有一些症狀,受教育方式的影響,成年後症狀突出了。兒子也同樣可能是受到了教育方式的影響,更多地表現在行為上,需要仔細去問。並且,父親比兒子似乎嚴重一些,但兩者均不嚴重,反強迫、焦慮的感覺更是不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而對於這種並不嚴重的強迫症患者,首選心理治療(其中的認知治療、森田療法、正念療法都有效),而不是藥物治療。

——《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

一對患有強迫症的父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