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養生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冬季屬陰,人的身體受到天氣的影響也會出現陰盛陽衰狀態,各個臟器的生理功能也隨之變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中醫認為,冬季的養生,以補陽、藏陽為主。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在中醫外養法中,艾灸補陽在冬季也是尤為重要的。而艾草屬陽,加熱或燃燒後作用力更強,所以艾灸是補陽的最佳養生法。

所以,這個冬天最愜意的事莫過於,坐在家中,曬著太陽,靜靜做艾灸!

冬季,兩種人最適合艾灸

1、脾腎虧虛,陽氣不足者

多數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會表現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懶言懶語,嗜睡喜臥,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痠腿軟,小便清長等症狀。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這些均是脾腎虧虛,陽氣不足的表現。人之陰陽與生俱來,需要通過後天的水谷精華不斷補充,才能維持長久。

有這方面表現的灸友,尤其是現代白領,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補充陽氣,為來年的好身體打下基礎!

2、陰陽失調,久寒侵體的人群

艾灸療法的產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曆史。所謂艾灸,就是把艾草的藥力透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溫通氣血,扶正祛邪。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艾灸具有調和陰陽、溫經驅寒、溫陽補氣等治病養生功效。

諸如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關節痛症;以及婦科痛經、宮寒;還有哮喘、慢性胃腸炎等因陰陽失調,久寒侵體引起的症狀,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驅寒補陽之功!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艾灸兩個穴,勝吃老母雞

冬季補陽灸兩穴,精神抖擻人樂觀,手腳暖和胃口開!兩穴即是命門穴和足三里穴。

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多屬一致。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本穴因其位處腰背的正中部位,內連脊骨,故艾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艾灸命門穴又可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絡,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執行。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足部被稱為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且往往寒由腳生,陽氣不足時足部常明顯地表現為怕冷。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艾灸足三里部位,一方面可改善足部怕冷症狀,另一方面,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而足三里是陽明經的合穴,是人體經氣深入合於臟腑的部位,故調補足三里,是養生保健,保暖護陽的要穴。

實際上,艾灸已不僅限於治療疾病,大多數人將其作為一種養生保健方式,自己在家艾灸。

很多人到了冬天就手腳冰冷,熱水袋、暖寶寶這些都是來自體外熱量,而艾灸卻能增強自己的產熱,手腳冰涼,是表象,實質是人體氣血虧虛所致,找到穴位艾灸能祛溼寒,對緩解手腳冰冷有幫助。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特別是對於身體較虛弱畏寒的老年人,艾灸不失為一種簡單便利的養生保健方法。

這個冬季應該怎麼灸

1、容易感冒(抵抗力低)

取穴:大椎穴、肺俞穴

施灸方法:左右兩穴各灸5~10分鐘,可早晚各灸1次。特別是天氣變化,易感冒的季節艾灸更有療效。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2、手腳怕冷者

取穴:大椎穴、神闕穴、命門穴,足三里穴,湧泉穴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

3、鼻敏感

取穴:迎香,印堂,攢竹,陽白,太陽

施灸方法:手持艾條懸灸,從迎香開始,就雙側,感覺熱了移到印堂,再到攢竹,陽白,太陽,面部灸下來大約30分鐘到1個小時。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4、鼻炎

取穴:迎香穴,鼻樑,印堂,攢竹,陽白,太陽、肺俞,關元、神闕

施灸方法:時間方面,可以循序漸進,以感覺熱為度。可手持艾條懸灸。

5、哮喘

取穴:風門、肺俞、至陽、次髎、命門、腎俞、關元俞、神闕

施灸方法:先用兩根艾條一起在這些穴位,從上到下逐步艾灸一遍,這個時間大約是5-10分鐘左右,在有氣感明顯的穴位要多停留一會,這個手法是以激發經氣為主,溫熱區域性氣血,開通經絡。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6、類風溼性關節炎

取穴:風市、環跳、陽陵泉、膈俞、血海、三陰交、足三里、患處、肺俞、曲池

施灸方法:開始灸的一段時間內,只灸病患區域性,和腎俞區,每日一次,待區域性症狀明顯緩解後,這幾個部位酌情輪流施灸。

7、頸椎病

取穴:主穴:大椎、百勞、頸四椎旁、肩髎、肩中俞

施灸方法:溫和灸以上穴位,每穴10-15分鐘,每天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中間可休息兩三天。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8、虛寒性胃痛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施灸方法:溫和灸以上穴位,每穴10-15分鐘,每天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中間可休息兩三天。

9、凍瘡

取穴:患處、血海、腎俞、命門、曲池、三陰交

施灸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艾條,對準愛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鐘,以區域性面板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鐘;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里穴3~5分鐘。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10、退行性膝關節炎

取穴:內外膝眼、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足三里、阿是穴

施灸方法:重點內外膝眼灸的時間要久一點。整個患膝灸的時間在20~30分鐘。

11、肩周炎

取穴:頸夾脊、肩髃、肩髎、手三里、肩貞、阿是穴

配穴:天宗、臂臑、曲池

施灸方法:每處穴位依次進行迴旋、雀啄、往返、溫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

秋收冬藏!冬季這兩種人很適合艾灸!灸兩穴勝過老母雞!

12、容易氣虛疲勞者

取穴:中脘、氣海、關元、腎俞、大椎、肺俞、身柱,膏肓穴

施灸方法:可早晚各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