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烏梅丸的臨床應用與析疑

導讀

烏梅丸為仲景諸方中較為複雜難懂的一首方劑,因其方中用藥“矛盾”,內含大寒、大熱之品,臨證應用令人困惑,烏梅丸方證的主要特點為何?從六經八綱角度如何理解本方?本期內容為大家分享烏梅丸的臨床應用與方證疑難解析。

烏梅丸方

烏梅丸見於《傷寒論》第338條: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髒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髒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方藥組成: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桂枝六兩(去皮),人參六兩,黃柏六兩

臨證應用

烏梅丸可能是《傷寒論》中最複雜的一首方劑,方中彙集了大寒大熱的藥物,溫熱藥物除了我們常用的附子乾薑,還有桂枝、細辛和蜀椒。寒涼清熱的有黃連、黃柏,寒涼藥雖然只有兩味,但黃連(十六兩)卻是方中劑量最大的藥物。

我們把烏梅丸看作寒熱藥並用的代表方,和柴胡桂枝幹薑湯一樣,視作厥陰病的代表方

透過方藥組成來推測臨床的適應症:首先,烏梅丸不具備明顯的解表效果,雖然方中有桂枝六兩,但是劑量相對較輕,而且還是丸劑,我們之前分析了,桂枝湯的解肌發汗作用更多在於輔汗法及生薑的輔助作用,

因此烏梅丸中雖然有桂枝,但劑量相對較小,而且是丸劑,所以烏梅丸不具備解表發汗的效果,不屬於表證

從方藥組成來看,既有清熱的藥物,又有溫陽的藥物,

以方測證來看本方證存在著寒熱錯雜的情況,同時寒熱症狀相對都比較明顯

。方中除了清熱溫陽的藥物之外,還有兩個補虛的藥物,一個是人參,一個是當歸,起到益氣養血補虛的作用。

目前報道烏梅丸所治療的疾病大多數是關於下利、久利的,沿用烏梅丸的“又主久利”。

故六經辨證為厥陰病,出現了寒熱錯雜且以久利為主症的時候,就是烏梅丸方證

臨床應用時,第一我們要先辨六經,辨六經是屬於半表半里證,寒熱錯雜,厥陰病的時候,同時又是以久利為主要症狀的時候,

表現為大便頻、便溏、病程久的時候

,我們可以考慮是烏梅丸方證。

方證疑難解析

有人認為烏梅丸是病位在裡的陽證與病位在裡的陰證合病,也就是陽明太陰合病,以方測證來看似乎沒有問題,但我們並不認為烏梅丸屬於陽明太陰合病,這是什麼原因呢?

陽明病是偏於熱的,太陰病是偏於虛的

,從六經角度來說,與其把烏梅丸歸為陽明太陰合病,不如把它歸為厥陰病更為合適,因為

厥陰病本身是寒熱錯雜的,病位在半表半里,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下利的症狀

。下利、久利,屬於胃腸症狀,之前講太陰病篇的時候說過,胃腸道症狀多屬於太陰,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出現,比如厥陰病提綱條文第326條: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條文就有“利不止”。

厥陰病本身屬於上熱下寒,下寒的重的情況下,或者給予了錯誤的下法加重了下寒,就會導致“利不止

”。因此把烏梅丸歸屬為厥陰病,而不是陽明太陰合病,也不是少陽太陰合病。

柴胡桂枝幹薑湯和烏梅丸有什麼區別?

兩個方證共同點都是屬於厥陰病,屬於厥陰病的上熱下寒,用藥都是寒熱並用

,但是柴胡桂枝幹薑湯由小柴胡湯化裁而來,用柴胡、黃芩、天花粉、生牡蠣來清熱,因此

柴桂薑湯的上熱和小柴胡湯有相似性,口苦咽乾目眩心煩眠差更為常見

烏梅丸主久利,苦能堅陰燥溼,可以止瀉,所以烏梅丸用的是黃連黃柏來清熱,同時黃連黃柏的苦寒也可以達到止瀉的作用

,不論是後世的二妙散中的黃柏,還是古人治療下利用的黃連,包括當前的黃連素(鹽酸小檗鹼),都是這個道理。條文中烏梅丸又主久利,在久病的情況下,往往會形成虛實寒熱錯雜的情況。雖然都是上熱,但用藥還是不同的,需要根據病情來選擇合適的用藥。

柴桂薑湯的下寒可以表現為大便溏,也可以表現為大便幹,程度相對輕

,所以只用桂枝幹姜,如果下寒明顯的話,我們可以再加四逆湯或四君子湯等。

烏梅丸的又主久利,下寒自然更重,在桂枝幹姜的基礎上,加入附子、細辛、蜀椒來增強溫陽散寒的作用,力量明顯大於柴桂薑湯

。加附子能理解,蜀椒辛溫可以散寒,宣通陽氣,

加細辛是因為久利一般會存在水飲,細辛能溫陽化飲,如小青龍湯方證中的細辛、乾薑

馮世綸教授醫案學習

王某,女,51歲,病例號205096,初診日期1987年7月7日。

星期三下午3點,突發嘔吐,右上腹攻痛,每5分鐘嘔吐一次,為胃內容物及黃水,於本單位(農科公司)肌注阿托品及杜冷丁,腹痛暫緩解,但不久腹痛又作。4點來本院急診做B超,診斷為“膽道蛔蟲症”,注射阿托品及嗎啡後疼痛緩解。10點又疼痛難忍,故來急診輸液,青黴素滴注,效不顯,準備手術治療。第二天又噁心嘔吐黃水,右上腹痛甚,要求中醫會診。症見:口苦,咽乾,但不思飲,自覺往來寒熱,大便稀溏,右上腹壓痛,舌暗舌苔白潤,脈沉細。

此屬上熱下寒的半表半里陰證,予烏梅丸去黃柏加黃芩湯

:烏梅15克,黨參10克,川椒15克,細辛6克,黃連6克,乾薑6克,桂枝10克,制附片6克,當歸10克,黃芩10克。結果:午後1:00服藥,2:00痛止、吐止。繼服二劑,痛未再發。B超未見異常。

按:本案為烏梅丸驗案,臨床辨治思路是先辨六經再辨方證,我們看到主要症狀就是

口苦咽乾,自覺往來寒熱,這屬於典型的半表半里證

。有的醫者說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如果只看到這裡就盲目的給予小柴胡湯就錯了,應認真採集四診資訊後再下結論。我們再看,患者

同時伴有不思飲、大便溏稀、脈沉細、舌暗苔白潤,這是明顯的上熱下寒,從臟腑辨證角度來說是膽熱脾寒,從經方角度來說,這就是一個半表半里證的上熱下寒,所以辨證為厥陰病

。六經辨病清楚後,還需要細辨方證,這個患者的主症特點是什麼?腹痛、大便溏稀,雖然不是久利,但近似於下利,因此屬於烏梅丸方證。這個醫案用了烏梅丸去黃柏加黃芩,是因為上熱比較明顯,所以用黃芩來清上熱,治療效果較好。

節選自:馬家駒。《胡希恕經方醫學-六經入門講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