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有人陪伴固然好,但即使是最親密的父母、愛人,也不可能複製出一條完全相同的人生路。也許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要學著去接受,人生終歸是要獨行的,而相遇和離別,則是常態。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有那麼一段時間,特別害怕獨行,感覺獨行就是“不合群”、“沒朋友”、“性格不好”的代名詞。於是,寧願去不喜歡的餐廳、參與不感興趣的話題、妥協無聊的活動,也要讓自己身邊看上去“有人”,讓那顆不安的心不必再擔心被人指指點點。

就這麼折磨了自己十多年,終於開始接受,我就是一個獨行者。有人陪伴固然好,但即使是最親密的父母、愛人,也不可能複製出一條完全相同的人生路。

也許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要學著去接受,人生終歸是要獨行的,而相遇和離別,已是常態。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一個人的獨行路

獨行者,難免經歷孤獨。但這種孤獨,不是簡單的有人陪伴就能化解的,而是內心不得不經歷的,一個人的戰爭……

就像白巖松說的:“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這樣的時候,一個人的戰爭。這種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這種孤獨,註定是難以被理解的,就好像看到一片秋葉飄落,聽到一首熟悉的老歌,悲傷突然湧上心頭。你不會,也不想向旁人解釋這背後的故事,因為總覺得說了也沒人懂。在旁人眼裡,你不過是有些傷春悲秋罷了。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僧人經過一片草叢,聽見一隻蜉蝣在哭泣,僧人忍不住好奇問道:“你為什麼在這裡痛哭?”

蜉蝣回答道:“我的太太中午剛剛去世了,我覺得很難過。”

僧人好笑地說道:“到了晚上你也會死去,又何必把生命僅剩的一下午都用在悲傷上?”

蜉蝣聽了,背過身去,再沒有搭理僧人。

蜉蝣朝生夕死,在它眼裡,也許生命只夠做一件事,僧人想要同情它,卻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共情。

所謂獨行者,他要走的路,便是如此。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人獨心不獨

獨行,在旁人看來,或許是一種精神、一種意境、一種內心的泰然,一種現實的無奈。

就好像詩人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旁人看來,這或許是一個高雅、淡泊的獨居者,可在他自己看來,又何嘗不是與內心的獨處。

李白月下獨酌,無友亦可以“對影成三人”;

蘇軾與孤鴻作陪,“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老翁隨一葉孤舟,獨釣於茫茫江雪……

一個獨行者,他的內心未必孤獨。他可以引來明月、影子、飛鳥作陪,也可以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即使孤獨到了極致,還可以將這份念想留給後人。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就好像愛因斯坦,擁有高智商的頭腦,讓他人生所能看到的高度註定與他人不同,甚至與大多數世人的認知是相悖的。而這一切,也將他推向了獨行者的道路。

即便如此,他依然在死後留下了一封留給未來人的信,也許在他心裡,即使不為世人理解,在遙遠的未來,也定能找到心意相通的同路人。

獨行者,人獨,心不獨……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有的人看似朋友環繞,深夜卻只能對月獨酌;有的人獨來獨往,可古人、詩人,都是他精神上的好友。

如果覺得身處繁華卻又內心荒蕪,不妨獨行一程吧!

畢竟這世間,本心最難。

感悟人生 | 我就是一個獨行者

END

圖片 | 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