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之間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之間

常言道:人如其食。不同的飲食習慣成就了不同的腸道微生物組(即腸道菌群)。眾所周知,這個被稱為“第二大腦”腸道生態系統與各種人類疾病密切相關,如癌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壓,以及老年痴呆症和精神類疾病等。換言之,腸道微生物組直接影響腸道中促炎和抗炎反應的平衡。

近日,發表在《Gut》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揭示了飲食、腸道菌群及其誘導腸道炎症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定的飲食模式透過促炎或抗炎機制影響腸道內的炎症反應。改變飲食習慣將有助於預防一些慢性病中的腸道炎症過程。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之間

已知腸道菌群失衡與越來越多的炎症性疾病有關,除了區域性免疫反應,它還影響全身免疫反應,並與越來越多免疫介導的炎性疾病有關,包括糖尿病、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然而目前還不清楚特定的食物或飲食模式是否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從而導致腸道內的炎症反應。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觀察了1425個參與者的日常飲食、腸道微生物組和腸道炎症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克羅恩病(CD)205人、潰瘍性結腸炎(UC)331人、腸易激綜合徵(IBS)223人,以及871名健康個體。每個參與者均提供了糞便樣本,以進行宏基因組測序和炎性標誌物檢測,還填寫了一份食物頻率調查問卷,以量化平均每日營養素攝入量。研究人員將他們的飲食彙總為25種模式(見下圖)。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之間

經過分析後,研究人員確定了飲食模式與特定菌群之間的38種關聯。此外,在健康個體與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徵的薈萃分析中,61種食物和營養素與61種細菌和249種代謝過程有關。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之間

研究人員發現,加工食品和動物源性食品始終與相對丰度較高的“機會性”細菌(敵菌)物種相關,包括厚壁菌門(Firmicutes)和瘤胃球菌屬的某些細菌(Ruminococcus sp。),它們都參與促炎活動。

另一方面,堅果、水果、蔬菜和穀物等植物性食物則與 “友好 ”細菌種類有關,如Faecalibacterium sp。,這些有益菌可以產生短鏈脂肪酸

(SCFA)

,能夠將纖維和果膠發酵成乙酸鹽和丁酸鹽,具有抗炎和保護腸內細胞完整性的作用。

咖啡攝入量也與較高的顫桿菌克屬(Oscillibacter)丰度和糖酵解途徑增加相關,而食用乳酪和酸奶等發酵乳製品顯示出與乳酸菌丰度、丁二醇和肽聚糖合成密切相關。

麵包、豆類、魚和堅果的食物群與 “機會性 ”細菌的相對丰度和促炎症活性較低一致相關。

由肉類、炸薯條、蛋黃醬和軟飲料組成的快餐組飲食與所有研究參與者中的 "敵菌 "相關

,如梭狀芽孢桿菌、糞芽孢菌屬(Coprobacillus)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在缺乏纖維素的情況下,這些細菌會轉向腸道粘液層覓食,導致腸道的完整性受到侵蝕。結腸粘液層作為隔絕腸道內容物和上皮細胞的屏障,也是第一道屏障,它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對人體的健康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酒精和糖的長期攝入與較高的醌合成途徑相關,這與炎症性腸病(IBD)患者腸道中醌類合成增加的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動物源性食品、加工肉類、酒精和糖的大量攝入與腸道內的促炎細菌有關;而富含植物性食物的飲食與具有抗炎作用的腸道細菌有關。因此,調整飲食或能有助於緩解體內炎症。

研究人員在所有研究參與者中都觀察到了這些模式,這表明健康人與炎症性腸病或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飲食和腸道微生物組資訊存在重疊。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之間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項觀察性的研究,因此還無法確定因果關係,也尚不清楚腸道細菌對飲食變化做出反應需要多長時間。

但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存在這些侷限性,他們仍能得出與已知細菌和功能相關的飲食模式,以推斷腸粘膜保護和抗炎作用。在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徵患者和普通人群中,腸道菌群對飲食的反應可能也與其他疾病有關,其中炎症、腸道菌群變化和營養是一條共同線索。

論文連結: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1/03/08/gutjnl-2020-322670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