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四大要藥之大黃

大黃是臨床極為常用的一味中藥,若能用好大黃,能治許多大病急症,但大黃不可濫用,以免傷正。

明代大醫張景嶽總結出四大要藥,認為人參、熟地如良相,大黃、附子為大將。此四藥既能健身養生,又能戡亂救急,號稱“四維”。本文專談大黃。

《神農本草經》言大黃:“味苦寒,生山谷。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藏”。

我臨證之餘喜讀國醫大師張志遠教授的著述。張老臨證七十餘載,理論紮實,臨床豐富。張老對大黃應用頗多,且見解獨到。張才認為:大黃掃庭犁穴,為無名虎,是臨床使用中一味良藥。其功效有5個方面:降氣,制逆氣上衝,與代赭石、半夏組方;寒涼止衄,與黃芩、小薊組方;瀉火通便,下三焦熱邪,與山梔子、芒硝組方;驅積導滯,助消化,與枳殼、厚朴、神曲、檳榔組方;調理衝脈,治月經病,與桃仁、紅花、桂枝、蟅蟲、當歸、益母草組方。

以上這五點總結非常實用,可以有效地指導我的臨床實踐。我常在臨床辨證的基礎上參考張老的經驗。

四大要藥之大黃

一、胃病用大黃

比如,我治療胃病常用大黃。我的理由如下:

一則,大黃有清熱解毒之功,可以抑制幽門螺桿菌(HP)。有研究發現,大黃對HP的抑制作用超過慶大毒素與氨苄西林。我臨床常用半夏瀉心湯治療HP感染導致的胃炎,方中的主要配伍即是大黃配合黃連、黃芩、蒲公英。

二則,大黃有攻逐降濁之功。胃以降為順,以通為用,大便暢通是胃腸升降出入平衡的保證。凡陽明腑實、胃腸滯熱或積滯蘊久化熱生火,尤見大便秘結者,皆可用大黃清腑熱,祛積滯。不管是胃炎急性期還是慢性期,只要見有大黃秘結,亦首選大黃。我常用大黃配伍枳實,或枳殼,或厚朴,以增強其理氣消脹之功。

三則,大黃有活血化瘀之功。慢性萎縮性胃炎屬為胃炎的後期,往往見有瘀血入絡的病機。此時病程久,病情重,要想取得滿意的療效,非考慮化瘀不可。大黃是活血化瘀通絡的要藥,有研究發現,大黃能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改善區域性微迴圈,有利於組織恢復。我常伍以丹參,以加強化瘀效果。

大黃色黃,入中焦脾胃。大黃其性善走力猛,可直走腸胃,善瀉除有形積熱,這是大黃能治療胃病的根本原因。

胃病應用大黃的指徵是:其一,大便無溏瀉;其二,兼見以下幾種症狀或體徵:脘腹脹滿,厭食,燒心,噯氣頻繁,口苦,大便乾結,排便不暢,舌紅,苔黃,HP陽性,胃黏膜糜爛,胃黏膜出血等。

大黃其味大苦,其性大寒,苦寒皆傷陽氣,故大黃不可濫用,亦不可過用。我的體會是,胃病多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當補,標實當瀉。大黃是瀉藥,但苦寒易敗胃,故不可過用,亦不可久用,當中病即止。

個別胃病患者見脘腹脹滿明顯,但又伴大便溏薄。若諸法乏效,不妨試用制大黃2-3克加入辨證藥方,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慢性腎衰用大黃

慢性腎衰是由多種慢性疾病造成的腎單位明顯減少,使機體在排洩代謝產物,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等方面出現紊亂的臨床綜合徵。腎性腎衰的症狀複雜,治療頗為棘手。

此病我常用大黃,我的理由如下。

一則,大黃能瀉血分之伏火、瘀滯,有祛瘀通經、涼血止血之功。慢性腎衰本虛而標實,本虛在脾腎虧虛,標實在濁毒瘀血蘊結,甚至濁毒瘀血瀰漫三焦。用大黃可以利溼瀉濁、解毒化瘀,從而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研究發現,大黃能改善氮質血癥,還能促使尿中尿素和肌酐排洩量增加,並能降低血磷,升高血鈣,改善高磷低鈣血癥。

二則,大黃有通腑洩濁之功,而這正是治療慢性腎衰的關鍵。臨床所見,慢性腎衰在健脾補腎的基礎上,需重視祛溼洩濁通腑。大黃為“大苦大寒,性稟直遂,長於下通”之品,只要劑量合適,即能迅速改善濁瘀熱毒的積滯。

我的臨床體會是,大黃比較苦寒,其力猛,其性急,故臨床運用大黃時必須嚴格掌握病人的症狀及大便的次數。若病人體質已很虛弱、頭昏乏力、體力不支時不能隨便應用。再者,脾虛患者大便質軟次頻時也要忌用大黃。

我的方法是,從小劑量開始應用大黃,比如,可先用3-6克,若大黃未下,可再適當增加用量。有的病人可增加至15克,甚至30克。這樣做的好處是,能避免因瀉下無度而使脾胃受損。

三、大黃可治急性炎症和精神類疾病

我們知道,急性炎症往往屬於火毒,而大黃即有清熱解毒之功,兼可降濁攻下,能治療急性炎症。

張志遠教授臨床多年發現,凡遇急性炎症,無論大便乾燥與否,只要屬於實邪,在處方內加入大黃3-6g,可通行鬱阻、清熱、活血、祛瘀、利痰、瀉下、宣開經絡,防止藥物守而不走,能起嚮導與助力作用。

我的臨床體會是,在辨證應用清熱解毒的藥方中配合小量的大黃,可增強治療急性炎症的療效。

另外,張老亦認為,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痰、火、氣、血凝結,非用大黃不可。

我臨床治療精神類疾病,若脈見弦象,或病人兼有煩躁、胸部滿悶、易驚等不適症狀,常喜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其方中即不離大黃。若病人大便不下,則重用大黃,而且非重用不可。重時可用至30克以上,一定要攻下積滯,則火毒瀉出,不能上擾於神明,精神自爽。若病人大便稀,亦可用大黃3克,取其調氣之功,雖無攻逐之力,但亦能提高療效。

小結:

大黃是一味臨床非常重要的中藥,其別名將軍,足見歷代醫家對大黃的重視。歷史上擅長應用大黃的醫家很多,也各有經驗。我的體會是,當臨床需要用大黃時,往往是其他中藥所不能替代的。此時若畏大黃之峻猛而不敢用,容易導致病情纏綿,甚至誤事。

進一步說,作為一個臨床中醫人,亦必需學會應用大黃。用好大黃,不但能治急症重症,亦能提高治療慢性疾病的療效。但應用大黃的原則是,必需對證,用量要講究,絕不可孟浪濫用,以免傷損脾陽,反致他症。(董洪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