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萎縮性胃炎,如何預防癌變?如何治療?

在我國,慢性胃炎發病率很高,約佔胃鏡檢查患者的80%~90%,其中約1/3的慢性胃炎患者有萎縮性改變,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50歲以上者發病率可達50%。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特別是腸型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萎縮性胃炎,如何預防癌變?如何治療?

萎縮性胃炎也稱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為特徵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

常表現為

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食慾不振,或消瘦、貧血等,無特異性。

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

萎縮性胃炎,如何預防癌變?如何治療?

既往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形成後,病變部位萎縮的腺體不能恢復,病變不能逆轉,從而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不能治癒。

但是臨床與實驗的研究進展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若早期發現,及時積極治療,病變部位萎縮的腺體是可以恢復的,其可轉化為淺表性胃炎或被治癒,改變了以往人們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可逆轉的認識。

萎縮性胃炎的癌變機率

根據國內多年隨訪資料分析,其絕大多數預後良好,一般認為其癌變率是:

5 10年癌變率3% 5%,

10年以上 10%,

輕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2。5% 11%,

中度異型增生10 年癌變率4% 35%,

重度異型增生10年癌變率10% 83%。

其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伴中、重度腸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或伴癌胚抗原陽性的患者,癌變率更高,應引起高度重視,定期隨訪,每3 6個月複查胃鏡一次,手術後萎縮性殘胃炎者因其長期受膽汁反流的刺激,癌變率亦較高,應積極採取措施,減輕鹼性反流液的刺激,預防癌變的發生。

目前慢性萎縮性胃炎尚無直接藥物預防其癌變,但是祛除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及糾正其病理狀態,起到預防胃癌發生的作用。

一、內鏡下切除高危的癌前病變

內鏡下切除較重的癌前病變黏膜是有效的預防胃癌的手段。與傳統手術比較,內鏡下治療不僅療效相當,而且創傷小,併發症少,費用相對低廉。因此被推薦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包括重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的首選治療方法。

二、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促發胃癌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的 細胞毒性因子 會導致胃黏膜發生增生性或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胃癌發病率是非感染的3-6倍,殺滅幽門螺桿菌可有效預防癌變。

萎縮性胃炎,如何預防癌變?如何治療?

特別是在胃癌高發區,根除H。p對於輕度慢性萎縮性胃炎將來的癌變有較好的預防作用。根除H。p對於癌前病變組織病理學的好轉有利,可以明顯減緩癌前病變的進展,並有可能減少胃癌發生的危險。

三、積極對症治療定期複查

對於有反酸燒心、食慾不振,疼痛,痞滿等症狀,要積極對症治療,予以抑酸劑、粘膜保護劑、抑制膽汁反流,促胃動力藥物等,以消除症狀為目的,防止病情發展。

定期複查胃鏡很重要,一般建議的複查頻度為:

1。萎縮性胃炎不伴腸化生和異型增生者可每1~2年作內鏡和病理隨訪,

2。中~重度萎縮或伴腸化生者每1年隨訪一次,

3。輕度異型增生,每6個月隨訪一次,

4。重度異型增生者需立即複查內鏡和活檢病理檢查,必要時手術治療或內鏡下區域性治療。

結語:萎縮性胃炎並不可怕

總之,慢性萎縮性胃炎作為胃癌最常見的癌前疾病,其癌變的預警和早期發現、診斷與預防,是有效地控制胃癌發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應予以特別重視。

但是,它並不可怕,腸化和異型增生要發展成胃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