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人間無病藥生塵

人間無病藥生塵

我國的中醫,不僅是一門治病救人的科學,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歷史上,中醫有四種叫法:岐黃、懸壺、青囊、杏林。傳說黃帝與其臣子岐伯常論醫談藥作《內經》,所以他倆被看作中醫之祖,後來“岐黃”成了中醫的代稱。據《後漢書》載,東漢方士(古代將求仙煉丹之人稱“方士”)費長房見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座,市罷,跳入壺內。古代醫和藥被視為一體,後來“懸壺”被作為行醫的代稱;說“懸壺濟世”是對醫生的點贊。三國時名醫華佗被曹操殺害,華佗臨死前將一裝滿醫書的青囊交給獄吏,使部分醫術得以儲存和流傳,青囊也成了醫術的代稱。相傳三國時還有位叫董奉的醫生,他為人治病不取報酬,只求愈者種杏樹若干棵,幾年後得杏樹十餘萬株,蔚然成林。從此,杏林便用來稱謂醫家或整個醫界。

外國留學生在中國求學時選中醫學為專業的不少,僅中醫學中的文化內涵就足以吸引他們。一次,一位在我國某大學教德語的德籍老師請我幫他搞清一個問題:在中國,醫生為何也可叫“大夫”,醫生、大夫、郎中,有區別嗎?過了很久,我終於可以向他交差了:大夫在中國古代純粹是官名,和醫官沒有關係。至宋代,我國的醫務體制有了很大發展,產生了很多負責醫療事務的行政官職,翰林醫官院的醫官就分為好幾級,官階有大夫、郎中、醫效、祇侯等。鑑於大夫是醫官中的最高職位,就把大夫作為醫生的尊稱;郎中在第二位。其實,大夫和郎中還是小有區別的:通常把開醫館瞧病的醫生稱為大夫,草藥店坐堂或流動行醫的稱郎中。後來,醫院的醫生一概稱大夫,當面不叫郎中。

看病後需憑醫生的藥方才能配藥,現代醫院配藥通常就在醫院藥房,但在國外,也有讓患者自己去街上的藥房買藥的。有時私人醫生或家庭醫生只管看病開藥方,由病人或病人家屬自己去配藥。不過有一點做得挺好的,街區和馬路多設有藥方收集站(即郵筒),受藥房的委託,每天都有藥房派出的專人去開郵筒取走藥方。2018年底,在德國出現了數字化藥方收集站——電腦終端。只要將處方塞進輸入縫,藥方就被數字化處理,隨即被髮往相關的藥房,處方原件仍留在終端。數字處方機的優點是速度快,不需人工傳送,碰到藥物斷貨,可及時補訂;正常情況下,患者當天就能透過快遞收到藥品。很多人建議在全德推廣數字化藥方收集站,但有人估計會碰到與法律有關的不同意見。

古今中外,醫和藥的初心是救死扶傷、普濟萬民。醫和患本來也是目標一致的,都是懷著一顆慈愛的心在助人和救人。“廣安堂”也好,“保和堂”也罷,希望都能做到對聯上寫的那樣:但願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陳鈺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