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中醫專家提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近年來,腫瘤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且漸趨年輕化,患者經常有這樣的疑問“一不嚼檳榔二不抽菸三不宵夜,為何就被腫瘤‘偏愛’了呢?”、“醫生,我是腫瘤患者,中醫能不能治療?”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中醫專家提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劉華教授介紹:對腫瘤的正確認知是腫瘤防治的關鍵。

本文將從“種子-土壤”學說談一談腫瘤的發生、發展以及中醫對腫瘤防治。

腫瘤種子的產生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中醫專家提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其實人體也像汽車一樣,具有剎車和油門系統,剎車(幫助控制細胞有序分裂或導致細胞適時凋亡)、油門(促進細胞生長分裂和存活的特定基因)。

如果剎車失靈或者油門踩得過猛,體內正常的細胞就獲得了無限增殖的“超能力”而發生了惡變,這就是種子的形成。

更加令人抓狂的是,它除了自己會無限的生長,還會轉移侵犯其他的器官和組織,導致癌症“種子”遍佈全身。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中醫專家提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1989年英國的一名外科醫生Paget首次提出腫瘤轉移的“種子-土壤”學說,他提出,“植物結籽時,種子被帶向四面八方,但只有落在合適的土壤上,它們才能生存和生長”。

如果種子指的癌細胞,那麼土壤就是癌細胞轉移的目的地,癌細胞不只停留在初發的位置上還會隨著淋巴、血管進行擴散轉移,而腫瘤的轉移亦需要一個適合的“土壤”,“土壤”從醫學上來講就是適合腫瘤生長的微環境。

如何預防“種子”的產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劉華教授認為關鍵在於“培養正氣”、“外避邪氣”,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中醫專家提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培養正氣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與人體正氣充盛與否密切相關,正氣充沛,則氣血旺盛,臟腑功能強健,機體抗病能力強。

因此,未病先防的關鍵是調養正氣以抵禦外邪。

培養正氣要從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進行調養,結合適量的運動,氣機調暢,津血流行,關節疏利,正氣充盛,抗病力強,病邪無由入其腠理。

除了日常調護,患者還可以採取中醫“四法合一”的措施,即內服、膏藥貼敷、針刺、灸法以達扶助正氣的目的。

外避邪氣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某些腫瘤的病因與病毒、不潔生活習慣、黴菌等相關。

比如宮頸癌發病主要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相關,病毒性肝炎、食用黃麴黴素是導致肝癌發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應注重衛生,防止環境、水源和食物汙染,對六淫,疫病等應避其毒氣。

如何處理“種子”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中醫專家提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如果癌症種子已經產生,中醫認為需“既病早治”,腫瘤屬於形氣神當中的形質病,即已經生成了有形之異物,發生與“虛、痰、毒、瘀”密切相關。

“虛”:指氣血陰陽虧虛、臟腑功能失調,正氣虧虛不僅會導致腫瘤的發生,手術及放化療亦會損傷體內氣血;因此如何有效扶助正氣,增強人體免疫監控能力從而提高腫瘤的治癒率,是中醫治療腫瘤的關鍵。

“痰”:既是發病因素,又是病理產物,百病皆由痰作祟,中醫對某些頑症痼疾、堅硬的癌腫,均認為與痰相關。

“瘀”:腫瘤通常表現為堅硬如石,牢不可動,痛處不移者,中醫認為乃瘀血所致,現代醫學表明腫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高粘、高聚狀態,容易發生栓塞性疾病。

“毒”:中醫把能奪人生命之惡性腫瘤,視為有“癌毒”,毒根深藏,常藥難以奏效。

以上四種因素往往不是單一存在,而是在整個病程中交替發生、夾雜從化,使腫瘤趨於複雜化。

因此透過扶正、化痰、祛瘀、解毒再結合西醫治療手段,腫瘤或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治癒。

如何改變“土壤”環境

腫瘤“種子”喜歡這樣的土壤,中醫專家提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腫瘤透過中醫辨證論治、西醫的手術及放化療等手段,往往可以達到帶瘤生存甚至治癒、無瘤生存狀態。

這時候改變土壤環境(微環境),預防腫瘤的復發及轉移,中醫治未病思想中的“瘥後防復”就顯得尤為重要。

怎樣的微環境適合癌瘤種子的復發及轉移呢?

免疫力低下的環境

免疫力相當於中醫所說的正氣,“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藥能夠扶助正氣,調節免疫細胞所處微環境,提高免疫細胞數量及活性,增強機體免疫監視功能,抑制免疫逃逸,決定著預後轉歸。

慢性炎症的環境

研究發現痰溼體質患者體內TNF-α及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明顯升高,痰隨氣機升降,淫溢流竄,遍生癌腫,現今所論轉移的淋巴結,亦認為是痰凝的結果。

氧供障礙的環境

對血瘀證多年的研究證實“血瘀”的病理生理本質就是氧供障礙,缺血缺氧環境可在基因水平上調控血管生成因子的表達,促使其分泌增加,誘導腫瘤血管新生來恢復血流供應,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及轉移,中醫防治腫瘤離不開化瘀散結這一原則。

因此當腫瘤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完全緩解後,應繼續予以一段時間的鞏固治療,從“虛”、“痰”、“瘀”論治,調節人體陰陽,防止“種子”的播散。

基於“種子-土壤”學說探討中醫防治惡性腫瘤,突顯出了中醫治未病之“未病先防(預防種子產生)、既病早治(處理種子)、瘥後防復(改變土壤環境)”的治療理念,將“治未病”的思想貫穿於中醫腫瘤學領域,對腫瘤發生、發展的各個環節的提前干預。

臨床上還需辨證與辨病、扶正與驅邪相結合,靈活運用扶正、化痰、祛瘀、解毒法,遵從“多學科個體化”治療原則,結合現代醫學,對於延緩和減少腫瘤的發生,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患者的總生存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腫瘤科 李杳瑤 劉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