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抑鬱症療愈初期,改變患者的認知不如呵護患者的情緒更有效

這個世界,好人很多,但對你好的,可能只有一個。我們不會因為好人很多,會認可世界是美好的,但因為那個人的存在,整個世界變得與眾不同。

為什麼那個人的存在會改變我們的認知,而眾多的好人卻不能?

原因是,我們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被當下的情緒左右。內心投射了世界,情緒卻能干擾並扭曲投射的結果。

大多數人如此,抑鬱症患者也不例外。

一位抑鬱症患者前來控訴她的父母,說父母當年如何如何忽視了她的情感依賴,忽視了她的感受。她認為父母的過錯不可饒恕,他們欠她一個幸福的童年。

在清理有害影象資訊過程中發現,她的母親當年一個人帶三個孩子,她是最小的。她很依賴母親,每次母親離開家去田地幹活,她都感覺母親要拋棄她似的。所以,每當母親出去幹活的時候,她都哭鬧著不讓母親離開。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為了孩子的學費,母親不得已對她進行體罰。父親長年出差在外地,有一次,父親回家帶了許多糖果,她感覺很幸福。可當她小心翼翼地靠近父親的膝蓋時,父親卻看著她的眼睛說“這是誰家的小孩兒,還不回家?”。一瞬間,她的表情凝固了,心裡的甜蜜降到了冰點。她恐懼地望著父親的臉,感覺父親的臉陌生起來,難道父親也不要我了?。

童年的有害影象資訊不定時的遙控她的情緒,不斷被閃回的情緒讓她認為父母虧欠她很多很多,在情緒風暴的影響下,她認為父母的過錯不可原諒。

當有害影象資訊清理結束後,她慢慢地意識到,當年的父母是多麼的不容易,多麼的疼她愛她。雖然她還無法做到立刻愛她的父母,但她說,“我真的原諒我的父母了”。

這名患者的錯誤認知是其情緒干擾的結果。也就是說,患者的認知基本沒問題,只是某個時刻受到了情緒的干擾。

所以,很多抑鬱症患者說,當我抑鬱的時候,最怕身邊人跟我講人生的道理。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當我們還在費盡心思地想如何改變抑鬱症患者的錯誤認知時,也許,我們的認知也需要改變。我們真的瞭解抑鬱症患者的感受嗎?真的理解患者的情緒是如何的不受控嗎?在情緒感受方面,患者是專家,而我們則可能是在盲人摸象。

療愈抑鬱症的初期,避開生硬地改變患者認知的思維,從患者的情緒入手,認可並呵護患者的情緒也許是一條更有效的思路。

幫助患者清理潛意識有害影象資訊遠比直接改變患者的認知更有用,情緒平穩了,患者認知的改變也許是自然而然的事。

認知出自大腦上額皮層的理性區,情緒源於間腦的本能區。和本能相比,理性的力量相當渺小。

所以,潛意識有害影象資訊的清理應該放在抑鬱症療愈的首位。

反過來,如果生硬地改變患者的認知,不僅效果不理想,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患者可能會出現生理性認知障礙。

因為,在環境壓力和潛意識有害影象資訊作用下,週期性出現的,自我攻擊的情緒風暴會不斷損傷患者大腦神經元網路,生理性認知障礙就會發生。比如判斷力不夠,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等。

生理性認知障礙一旦發生,扭轉它則是相當漫長的過程,它需要腦內相關神經遞質的平衡以及神經元網路的逐步修復。

清理潛意識有害影象資訊雖然不能完全解決抑鬱症,但它卻是抑鬱症療愈中不可缺失的首要程式,是防止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的有效方法。

心能雙驅廿四載 微信公眾號,只做獨家原創。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