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不同劑型的口服藥物,你用對了嗎?

基層醫生治病用藥以口服藥物為主,口服藥物中又以片劑為主。而藥片除了大小、形狀、顏色不同外,構造也有不同,因此藥片又分很多種。特別是近年隨著製藥工業的不斷髮展,又出現了不少新型片劑。這麼多種片劑在用法上也不一樣。如果千篇一律,溫開水送下“一服了之”,則很難發揮藥物的最佳療效。因此,基層醫生一定要搞清楚:同是口服藥片,吃法大不相同。

1

咀嚼片

口服藥片一般要求整片溫開水送服。但咀嚼片則要求嚼細了再咽,才能充分溶解、吸收。吃咀嚼片的過程,就像在吃不同口味的糖果。這是因為,咀嚼片常常會加入甜味或略帶酸味的矯味劑,如蔗糖、乳糖、單糖漿等。有時還會新增甘露醇、山梨醇,這是製作薄荷味口香糖常用的原料。

這樣的咀嚼片吃起來滿嘴涼爽的感覺,更方便吞服。即使在缺水條件下,也能按時用藥。眾多研究表明,咀嚼片在治療各類疾病上,具有頗多實用性和有效性。像常用藥阿司匹林是率先做成咀嚼片的品種之一。

阿司匹林普通片對胃黏膜刺激較強,腸溶片起效較慢,而咀嚼片經口腔黏膜吸收,不但可降低胃腸道的不良反應,還能迅速起效。如碳酸鈣D3咀嚼片用於兒童、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更年期婦女、老年人等的鈣補充劑,並幫助防治骨質疏鬆症。常見咀嚼片還有鋁碳酸鎂、維生素C、維D鈣等。

服用咀嚼片常犯的錯誤是把藥片吞服。

如胃舒平、西咪替丁、碳酸鈣等屬於咀嚼片,它們的特點是透過在口腔內嚼碎溶解後再嚥下,能夠在胃腸道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如果不嚼碎而整片吞下,則療效大打折扣,甚或貽誤治療時間。

2

泡騰片

泡騰片一旦進入水中,即刻冒出大量氣泡,上下翻滾,還會像汽水發出沙沙聲響,水中的碳酸味能掩蓋藥片的苦澀。這種藥物劑型深受兒童和吞嚥有困難者的歡迎。由於藥物成分能迅速分解成微小顆粒,更易被人體吸收,藥效明顯,特別適用於需要迅速起效的藥物。要強調的是,泡騰片需要放在溫水裡溶化。服用後半小時內不要喝茶,以免茶鹼干擾藥效。

需要強調的是:泡騰片遇水後會冒出大量氣泡,泡騰片在整個崩解過程中需要1~5分鐘的時間。

泡騰片需等到完全溶解或者氣泡完全消失後才能喝,防止未被崩解的藥物進入口腔、食道和胃內繼續崩解,以免導致腹痛腹瀉或打嗝。不能幹吃泡騰片,在泡騰片中有大量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若干吃的話遇到口腔唾沫會崩解,從而產生氣體。若進入呼吸道中可能會引起嗆咳,甚至影響呼吸。

另外泡騰片需現喝現泡,用40℃左右的溫水就能沖泡開,不需額外用開水沖泡,開水沖泡的話有可能會導致營養物質流失。常用泡騰片如維生素C泡騰片。平時蔬菜水果吃得少,適當補充維C泡騰片。

但要注意,維生素C容易被氧化而失效,因此要現泡現喝,而且水溫不宜超過80攝氏度。退熱藥泡騰片,如對乙醯氨基酚泡騰片等。感冒發燒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用這類退熱藥泡騰片。尤其是對於兒童和老年人,泡騰片不僅服用方便,而且容易掌握用藥劑量。可根據說明書,將一杯“藥水”分出合適的藥量服用。如乙醯半胱氨酸泡騰片,用於治療分泌大量濃稠痰液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系統感染。

另外有一類抗菌藥陰道泡騰片,如甲硝唑陰道泡騰片。其優點是藥片崩解產生大量泡沫,與病變部位接觸更充分,利於吸收,能更好地發揮藥效。但要注意,該藥只能外用,不能口服,而且,雖然是非處方藥但刺激性較大,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後再使用。

3

分散片

分散片是遇水迅速崩解並均勻分散的片劑。特點是在水中能迅速崩解並均勻分散為混懸液,比片劑和膠囊劑崩解快,服用相對簡便,比較適宜於老人、孩子和其他一些吞嚥困難患者服用。服用方法:一般要求加水分散後口服,也可咀嚼或含服。

分散片和泡騰片有異曲同工之處,均能在水中迅速崩解,差別僅在於分散片不會產生氣泡。若著急服藥,手邊又沒有水,有些分散片可以與果汁、牛奶等同服,也可以吞服、咀嚼、含吮。分散片在19℃~21℃的水中,3分鐘內就能完全分解,大大提高了藥物的吸收度。

這樣一來,藥物起效時間就會明顯縮短。尤其是一些中成藥,製成分散片後,能大大提高藥物發揮作用的時間。它多用於難溶但要快速起效的藥物。

常見的有阿奇黴素分散片、百優解(鹽酸氟西汀分散片)、阿託伐他汀分散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分散片吸溼性強,對包裝材料和儲存環境的阻溼要求更高。如果用藥時發現包裝已經破損,藥片脹大了,說明已經變質,就不能再吃了。此外,分散片生產時,要將原料藥進行微粉化處理,增加了生產工序,成本也略高於普通片。

4

緩釋片

緩釋片是透過適當的方法延長藥物在體內的釋放、吸收,從而達到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的一類片劑。緩釋片進入腸胃後,它會緩慢地釋放藥物。因此,它比普通片釋放得更持久,不僅提高了長期作用的療效,也大大方便了患者。有些疾病需要在24小時內多次服藥。若採用緩釋片,可以從每24小時用藥3~4次,減至1~2次。這顯著提高了服藥依從性,尤其適用於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病患者。

此外,由於緩慢釋放,病情波動少了,用藥總劑量也變少了,可謂是“小投入大回報”。它還能延緩胃腸黏膜對藥物的吸收,具有胃腸道刺激小等優勢。

常見緩釋片製劑如治療中老年支氣管哮喘、肺心病的氨茶鹼緩釋片,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的硝苯地平緩釋片,以及降糖藥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等。

多數緩釋片不能碾碎或掰開服用。

否則,藥物會迅速釋放,一則達不到長效治療的目的,二來可能引起藥物濃度驟然上升,造成藥物中毒。但現在製藥業已經研發出可以掰開服用的緩釋片了,如維拉帕米緩釋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服藥時應仔細予以鑑別。

5

控釋片

控釋片是緩釋片的“升級版”,是對藥物釋放要求最高的劑型,享有“最聰明的藥”之美譽。控釋片是在藥片生產過程中加入了特殊的材料,把藥片內所含的藥物成分,透過特製的隔膜分隔開來,使藥物以緩慢、勻速、恆量的速度釋放出來,血液濃度平穩,沒有高峰,藥效可持續12~24小時。

多用於心血管制劑,如硝苯地平控釋片(拜新同)、格列吡嗪控釋片(瑞易寧)等。一般控釋片比緩釋片血藥濃度更平穩,也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減少不良反應。

多數情況下,緩釋片和控釋片的區別不明顯。但涉及到對劑量要求嚴苛的藥物,如洋地黃毒甙(強心劑)、硫酸嗎啡(鎮痛藥)等,差異就顯現了。這些藥物的使用劑量和危險劑量較接近。若掌握不好,“治病”就可能變成“致命”。而有了控釋片,藥物起效劑量可以得到較好的掌控。最初的控釋片不能揉碎、掰開後服用。

但隨著研發技術提升,這個技術障礙已經被邁過去了。如臨床使用較多的硝苯地平控釋片,它表面就有一道劃痕,患者可以遵醫囑掰開服用。

需要注意:

服用此類劑型的患者有時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竟然在排出的大便裡發現了完整的藥片。這不是藥品質量出了問題。事實上,為了達到使藥物緩慢釋放的目的,一些藥片在製備過程中會給藥物蓋一座完整的“房子”,即藥物外殼,當藥物釋放吸收完後,藥物外殼就會隨大便一起排出。因此,不用擔心此類藥物沒起作用。

6

溶液片

溶液片是臨用前加水溶解成溶液的片劑。一般用於漱口、消毒、洗滌傷口等。

特點:攜帶方便;容易儲存。

使用方法:將溶液片按照說明書要求溶於規定體積的液體中,溶解後使用。

注意事項:按照說明書操作即可;千萬不要口服。如呋喃西林漱口片:1片溶於500ml溫開水中含漱,用於口腔炎、咽喉炎及扁桃腺炎的治療。

還有一種外用片劑千萬不能口服。如殺菌用的高錳酸鉀外用片,一片需要加500毫升的水配成溶液,然後外用。

高錳酸鉀可用於面板感染的消毒目的,清洗小面積潰爛或膿瘡,以及痔瘡坐浴,對各種細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殺滅作用。但高錳酸鉀本身具有強腐蝕性和燒傷性,高錳酸鉀外用片誤服後區域性濃度很高,會對人體產生損害,即使少量也可能對食道、胃黏膜、腸道造成損傷,導致潰瘍或者出血。

臨床上偶爾能碰到由於誤服高錳酸鉀外用片而就診的患者。因此提醒大家千萬要注意,不要看到“片劑”兩個字就以為都是可以吃的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