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句老祖宗的勸告,不得不聽!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句老祖宗的勸告,不得不聽!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看似簡單的生活瑣事,卻並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合格”,而這些日常的瑣事往往會影響日後的身體健康。雖然人們已經對心理健康與身體的亞健康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知,但實際行動中能夠做到或者堅持下去的人寥寥無幾。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28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日常的瑣事與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變化,尤其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早已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脾氣秉性也是“根深蒂固”,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良好的習慣,仍舊在揮霍自已的身體而渾然不知。

古人的一句警世醒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那麼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呢?其中又透露著古人怎樣的智慧呢?

一、老洩殘精,人窮壽盡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是老祖宗總結出的天人相應養生之法,那麼這句話包含著怎樣的深層含義呢?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句話時,都會把“精”字理解為人體的“精液”,“窮”字是“窮盡”,這樣理解也沒錯,提醒人到了一定年齡就要控制自已的生理慾望,過度消耗會縮減自已的壽命。而這些是可以理解並能做到的基本養生措施,而更深層的含義、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卻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古人講究天人相應的養生之法,並把精、氣、神作為人體構成的三個重要元素,《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記載:“餘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這裡面對精、氣、神之間天人相應的關係作了極好的詮釋。

“精”是指維持生命延續的物質基礎;“氣”則是老天之祖氣與水谷之精氣以及所吸入大氣所合併而成的動力;“神”指一切意識、知覺和思維活動。

這樣我們很容易理解“移精變氣”的含義:那就是要想把“精”轉化成“氣”,則需要“神”的引導,這三者之間缺一不可,而“精”與“神”則是生產“氣”的原動力,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過度疲憊就會說“沒精神頭兒了”,就是這個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新陳代謝也越來越緩慢,精、氣、神之間的“溝通”也形成了“障礙”,這時候就需要養生來調整並改善三者之間的“溝通障礙”,以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如果聽之任之自已的身體“散漫”下去,一些疾病就會纏上身來。

因此,“老洩殘精,人窮壽盡”的更深層含義就是指人的精神、精力,過度消耗自已的精神、精力就會使自已的生命走到盡頭。

《三國演義》中有寫:懿問曰:“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懿顧謂諸將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諸葛亮在營中事事親為,殫精竭慮、勞神過度,再加上飲食作息不當,司馬懿以此推斷諸葛亮命不久矣,而事實也是如此,不久諸葛亮就含恨離世,司馬懿成了最後的贏家。諸葛亮日夜操勞,極度消耗了自已的精神與精力,正應了古人所說的“老洩殘精,人窮壽盡”。

現代很多到了年紀的人,都不愛惜自已的身體,熬夜、酗酒等等諸多的不良生活作息,人為的損耗自已的精神與精力,年輕人還有恢復的本錢,而年老的人卻不再有那麼好的身體恢復機制,只會讓自已的身體大傷元氣。

還有一些老人總是天天胡思亂想,也就是所謂的“操心的命”,思慮過度也是一種“老洩殘精”的表現,最後病由心生、久病難醫,“人窮壽盡”。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同時也在不斷驗證這句話的真諦所在。

“老洩精殘,人窮壽盡”已經道出天人相應的養生之術,而它的下半句更經典,“少食壯火,自取其禍”,無一處不透露著老祖宗的智慧。

二、少食壯火,自取其禍

這裡的“少”字是“年少、青年”的意思,老祖宗在告誡年輕人不要吃過補的東西,否則會給自已的身體埋下“禍患”,而這裡的“禍”字則是指“疾病”。

前段時間有個網路上的戲言,說90後都已經開始保溫杯泡枸杞了,我們可以當作調侃,適當的調養身體是有助於健康的,而且枸杞屬於溫補的藥食,不過量食用對身體還是有益處的,但過於大補則會讓年輕人起到相反的作用。

年輕人本身體質就好,無論是身體素質和內在的執行機能,都是處於最佳的狀態,這時候從“陰陽五行”學說來講,各個系統正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狀態,不需要外界的因素來調整。

如果年輕人食用人參、鹿茸這樣大補的補品,會打破原有的平衡狀態,會出現陽盛火旺,輕則會流鼻血,重則會傷及內臟。

任何養生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過量大補會欲速則不達,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這與中醫中的“虛不受補”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大病初癒的人也是不建議大補的,老祖宗的智慧早早就已經在做警醒,只是仍然還有許多人還不知其厲害關係。

三、古學養生、天人相應

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醫也是華夏璀璨文明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醫學理論,並且和道家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絡。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詳細記載了“醫道相通”的說法,在道家思想的基礎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養生學”等等。

陰陽五行作為中醫的理論基礎,與人體生理形成了對應關係系統,透過望、聞、問切來判斷一個人五臟六腑、氣血津液、邪正消長的變化,最後作出診斷結果,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陰陽”學說單從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理解,在自然界中向光為陽、背光為陰,在古代哲學中是互不相容又緊密聯絡的兩個對立屬性,這種對立性使二者之間相互排斥的同時也會形成互補的矛盾關係,當這種微妙的矛盾關係激化時就會在身體上出現不同的症狀。

“五行”學說則是指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金、木、水、火、土來對應人體的五臟,以此來判斷人體內是否保持相對平衡和穩定,如果失調則需要進行對應的調節以達到治療或養生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養生重視的是天人相應,把自然、哲學、人體形成互相呼應的執行系統,透過各個系統之間的執行變化來推斷身體是否康健,經過漫長的摸索和實踐,得出了諸多的養生之道。

小結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少食壯火,自取其禍”,前者提醒老人身體機能雖然會衰退,但精神不會,要學會控制並調整自已的精神狀態;後者則是告誡年輕人懂得身體的發展規律,不要盲目的大補,否則對身體有害無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