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八旬老人深夜腦卒中昏迷 醫生20分鐘精準捕獲“血栓”

有一種病,可以瞬間讓你口眼歪斜、肢體麻木、癱瘓在床,這就是腦卒中。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為卒中而永久致殘。在我國,腦卒中已成為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第一殺手。

值得注意的是,腦卒中雖“猛如虎”,但也可防可治。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腦病科主任王利軍表示,人體的腦組織結構特殊,一旦發生卒中,腦細胞缺血缺氧5-10分鐘之後就會以每分鐘大約190萬個的速度大量死亡,導致大腦發生不可逆的損傷。因此,早期識別和儘快到院尤為重要,可為後續的救治爭取更多的時間。

近日,86歲的張奶奶(化名)因突發腦卒中,被緊急送往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下簡稱廣中醫深圳醫院)。經過醫院多學科的共同合作,成功為張奶奶實施了介入治療,打通了腦供血的動脈,術後恢復良好,並順利出院。

醫院開闢“綠色通道”與病魔搶時間

某日零時許,張奶奶突然感覺身體不大舒服,想出門卻使不上勁,只能透過敲擊房門引起外界注意,這也剛好被回到家的孩子聽見。孩子推開門,發現母親病倒在地,言語不清,當下便立即將其就近送往廣中醫深圳醫院。

到醫院時,張奶奶已經陷入昏迷狀態,呼之不應,半邊身體也已無法動彈。彼時,醫院腦卒中“綠色通道”迅速啟動,溶栓團隊在進行溶栓後,王利軍帶領的介入團隊第一時間趕回醫院。經過頭顱CT和抽血化驗等檢查,排除了顱內出血的情況,並最終很快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八旬老人深夜腦卒中昏迷 醫生20分鐘精準捕獲“血栓”

王利軍提出,由於張奶奶尚處於動脈溶栓和取栓時間窗內,如積極採用血管內介入治療,將使張奶奶獲益得到最大化。

在與家屬溝通同意後,介入團隊第一時間準備為張奶奶進行介入治療。全腦血管造影術中,王利軍在患者大腿股動脈處扎入粗細約為兩毫米的導管鞘,建立通往閉塞血管的通道,而後再置入一根微導管,打入造影劑,可以清晰看見是大腦動脈閉塞。微導管造影血管遠端通暢,用中間導管1次抽吸,就將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血栓”精準捕獲並拉出體外。僅2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成功取出血栓,患者血管恢復再通,血流速度正常。

術後,張奶奶回到病房接受內科治療,第二天,她意識恢復清醒,可以正常溝通交流,肢體活動功能改善,醫生和家屬懸著的心終於放下。目前,張奶奶已經順利出院。

患者到院半小時內就能上臺手術,從穿刺股動脈到血管再通僅耗時20分鐘,這是廣中醫深圳醫院“綠色通道”的高效率,也是急診科、麻醉科、介入科、影像科、手術室等各個相關科室通力協作的力量。

事實上,類似的緊急卒中手術是腦病科的常態。近一個月以來,由王利軍帶領的團隊已經陸續接治了8例腦卒中夜間手術。“患者必須第一時間得到治療,這與白天黑夜無關。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手機都不會開啟靜音模式,即便休息前也會再三確認是否有急診資訊。不管什麼時間只要有患者送至醫院,我們都會立馬為其開闢綠色通道,團隊成員第一時間趕往醫院進行手術。無論有多少困難,生命的通道永遠暢通。” 王利軍表示。

把握“4.5小時黃金時間窗”

據瞭解,腦卒中(“中風”)是因供血動脈異常引起的腦組織損傷,通常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其中,缺血性卒中又稱“腦梗死”,是腦血管堵塞導致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出血性卒中則是指顱內血管破裂,血液溢位,也就是俗稱的腦出血或腦溢血。腦卒中是神經科的急危重症,具有發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等特點。

王利軍指出,此類病症常出現於40歲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人群,父母輩或爺爺奶奶輩有過心梗或腦梗病史的人也容易出現,且該類病症近年有“年輕化”發展趨勢。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識別腦卒中?王利軍介紹,可以透過“120口訣”快速識別腦卒中。“1”即看“1張臉”,是否不對稱、口角歪斜;“2”即“查2只胳膊”,是否平行舉起時單側無力;“0”即“0(聆)聽語言”,是否言語不清、表達困難。

“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千萬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快速前往附近有中風救治能力的醫院就醫,而不是留在家裡自己觀察,更不是反覆找親朋好友協商。時間就是大腦,最佳的救治時機是發病後的4。5小時,萬萬不可耽誤。”

王利軍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腦卒中應做到戒菸限酒,非常多的科學實驗證實吸菸對腦血管、心血管有非常大的危害作用,而酒能不喝則儘量不喝;健康飲食,多吃綠色的蔬菜或五穀雜糧,過於油膩的食物、動物內臟等儘量少吃;適當運動,建議成年人一週進行3~4次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保持心態平和,少犯事,少糾結,少發火,這樣才可避免血壓急劇波動,減少卒中機率。

【記者】陳熊海

【通訊員】馬曉群

【作者】 陳熊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