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曹植很浪漫的一首《白馬篇》,最後10字成絕唱,李白同題都不如他

文/ 青

【引子】

今天來聊一下《白馬篇》,說到這個名字我都滿心激動。

為什麼呢?

白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本身就是一個極浪漫且極高貴的象徵:或是高頭大馬高坐明堂,翩翩儒臣筆安天下;或是遊俠繫馬垂楊下,健兒揚名邊疆遙。

而以《白馬篇》為題的詩人,大都屬於這種灑落不羈,視死如歸之人,有著浩大的抱負和浪漫的想象。寫及夢想,幾可窮盡世間繁華豪烈詞。

第一個創此名號的,是三國時期的曹植,出自齊瑟行(齊瑟行是樂府雜曲歌辭之名),同屬齊瑟行的,還有曹植的《名都篇》和《美女篇》。

曹植很浪漫的一首《白馬篇》,最後10字成絕唱,李白同題都不如他

【詩篇】

白馬篇

曹植 〔兩漢〕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很浪漫的一首《白馬篇》,最後10字成絕唱,李白同題都不如他

【臨境】

迫不及待想問大家,你們第一次聽到或讀到這首詩是於何時何地?

我第一次讀到應該是上學時,第一次聽到則是看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時候,劇中曹植及其知己邊舞劍邊唱,聽到“視死忽如歸”時,我眼淚都已經到嘴邊了。

也是這一次“聽”的經驗,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一是驚歎於吟哦朗誦古典詩詞的表現力之強;二是感動於《白馬篇》本身精神上的魅力。

曹植本身是一個才高八斗又浪漫至極的人,他寫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這樣的句子並不足為奇。需要注意的,是潛藏在這句詩背後的情感。

曹植很浪漫的一首《白馬篇》,最後10字成絕唱,李白同題都不如他

曹植與其父兄曹操、曹丕並稱三曹。三人文學風格各有千秋,曹植浪漫,曹丕細膩,曹操則如海如山,厚重豪雄又胸懷浩大。而在政治上,曹植與父兄的關係並不是很好,以至於在三國魏晉這樣的亂世,竟沒有一絲建功立業的機會。

曹植的後半生,尤其是曹丕登基之後,在政治上是極為壓抑的。你看他在《白馬篇》中表現得越激昂,越渴望,越視死如歸,在現實中就只有加倍的鬱悶惆悵。

這一點可以看他的《美人篇》,“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文中佳人即曹植自喻,藉以表達自己空有大好年華滿腔抱負卻不遇明君難以施展的苦悶壓抑。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這一句幾可以說是直抒胸臆,再不顧佳人與自己的分隔。

瞭解曹植的處境之後,我們再來看這首激昂憤慨的《白馬篇》。

曹植很浪漫的一首《白馬篇》,最後10字成絕唱,李白同題都不如他

【誦析】

《白馬篇》的原文較長,我們按照結構分成四段來看。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前兩句為一段,刻畫了一幅遊俠少年策馬揚鞭奔赴沙場的場景。首先,“白馬飾金羈”,通體雪白的馬兒配純金之飾,一個接一個往西北賓士而去。路人看見這些瀟灑的身影,不禁去問路邊人,這些是什麼人那?

他們是幽並兩州的少年,如今聽說沙場告急,為立功揚名而去。

後面的五句為一段,是對上文”幽並遊俠“一個簡單的介紹。他們很小就離開了故鄉,揚名在沙塵漫天的邊疆戰場。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也許是小時候規矩的日子過得太多,這種生命狀態是我如今很羨慕的一種。

日日夜夜背掛良弓,後面的箭矢參差不齊卻相同的鋒利。

曹植很浪漫的一首《白馬篇》,最後10字成絕唱,李白同題都不如他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這是一句互文,控弦、右發都是動作,而左的、月支則是他們的目標。尤其破和摧兩個動詞,給人一種舉重若輕、摧枯拉朽的快感。在曹植的想象中,邊疆的生活就是釋放生命的熱情,快意生殺。

後面又是連著兩個動作兩個比喻,將遊俠兒簡直誇到了天上。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再後面三句為一段,為我們介紹戰場情況。

許多邊城頻頻告急,胡人騎兵數度入侵;道道羽檄從北方發來,遊俠驅馬登高,遙望邊塞河山。

後面又是一句互文,句子意思本身不難理解,還是要體會其中曹植對於生命狀態的理解,對釋放熱情無所保留的嚮往。

”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最後4句為一段,也是我認為最為精彩的一段。這裡如果要唱的話,一定是用最激昂的語調,最大幅的動作才能表現出其中激情。

此身早已棄置鋒刃之端,鋒刃斷時,亦是吾命折時。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頭綁在褲腰帶上過日子,還擔心什麼生死的問題呢?

前一句說自己,後面就更加激進,連父母的養育之恩都顧不上了,還談什麼妻子兒女的責任。名字列在軍書中,對男兒就是一種神聖不可推卸的責任,完成他,既是對朝廷的忠誠,更是對自己生命的忠誠,所以前赴後繼,沒有私心。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這是最後一句,我想不是憋到一定程度是說不出來這種話的。曹植就是現實中憋得太狠、太壓抑了,才只好在文學的世界裡自由釋放。

我們現在還在用視死如歸,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視死如歸是幹嘛,代表了怎樣的精神。歸就是歸去、迴歸,迴歸到生命最本初的地方。

就像老話說的,生從土裡來,死到土裡去。是人皆貪生,但是對國難的同仇讓這些遊俠超脫了生死,死後所歸不過生之所來,又有何懼?

我有一個希望,希望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裡,也能找到一個物件,或人、或信念,讓你視死如歸。

曹植很浪漫的一首《白馬篇》,最後10字成絕唱,李白同題都不如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