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分享幾本最近在看的治癒系書

分享幾本最近在看的治癒系書

作者/七天路過,頭圖基於CC0協議使用

1

一定會在某個時刻,你需要書籍帶領你穿越迷霧,走到開闊之地。

我最近就在經歷這樣的時刻,彷彿置身於一個深淵之中,拼命向周圍求救,發出各種幽怨或者悲慘的訊號,想要被治癒,想要被安慰。

但終於意識到,能夠拯救的,只有我自己。

在某個時刻的某個領悟,不應該是別人疊加給你的,而是你自己經歷了重重泥濘後拾獲的。

1.《好心情手冊》

分享幾本最近在看的治癒系書

允許自己有不好的心情,才是好心情存在的必要條件。

書裡有個有趣的概念叫做杏仁核劫持,也就是位於我們大腦的邊緣系統,是從最原始的基因裡傳遞出來的保護自我的機制,它能夠更快的接收到大腦發出的訊號,並且條件反射般地專注於我們有可能面臨的危險,有時還會過分誇大,所以我們時常會感受到莫名其妙的焦慮、對未來的擔憂、對未知的恐懼。

而大腦中還有另外一條比較慢的傳遞路線,將資訊傳遞到大腦皮層,它能夠促進我們理性思考,解決問題。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於被焦慮情緒劫持的當下,每天上班都面臨如上墳的崩潰心情。

但是它告訴我,情緒是可以訓練的,不必要放任自己一直在失控的狀態下,可以透過冥想的方式,深呼吸或者寫日記,練習情緒的覺察能力。

2.《假性親密關係》

分享幾本最近在看的治癒系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播客博主steve說,在他的播客《steve說》裡,也是用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決具體的問題。

在這本書裡,他用接地氣的案例來分享關於親密關係的種種誤讀和偏差的認知。

你究竟想要的是親密關係,還僅僅是因為不需要面對寂寞?

想要和需要,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你可能需要的是被認可被接納,但想要的卻變成了希望儘快跟一個人走入婚姻。

還有一個點就是如何提升自我認知,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

他講了路徑分為:

1 將自己的人生分為8個階段,從出生到當下

2 從每個階段中找出10件對你影響對重大的事情。

3 分析這件事給你帶來認知上的什麼變化,帶來什麼情感上的衝擊和影響,以及這件事如何塑造了現在的你。

steve說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寫了一萬多字,也是他覺得迄今為止做過的最重要的幾件事之一。

對於自我認知的剖析,能夠讓你更容易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不會因此而感受到挫敗。

3.《被討厭的勇氣》

分享幾本最近在看的治癒系書

在這本書裡有一個很有啟發的點,就是要學會發展橫向關係,而不是縱向關係。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經歷縱向關係,比如命令孩子“好好學習”的父母就是縱向關係,正是因為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才會去幹涉。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對對方提建議和幫助的前提,是接受課題分離。

在理解了學習是孩子的課題這個基礎上再去考慮能做的事情,具體就是不去居高臨下地命令其學習,而是努力地幫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夠學習”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獨立應對課題的能力。

如果你是因為得到了別人的認可而感到快樂,那也是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縱向關係的影響。

如果以獲得表揚為目的,那最終就會選擇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

我其實就會有類似的問題,很容易把對於自己的認可轉移到別人的反饋身上。

因為發生了一些小事情而影響情緒的波動。

但如果對於自我的肯定總是來源於他人,習慣了這種縱向關係,就很難保持用平常心來面對起起伏伏。

還有一點關於工作的心得就是,要建立他者信賴,正式抱著“人人都是夥伴”的意識,願意做出他者貢獻,發展橫向關係,才能獲得關於工作倖福的勇氣呀。

記住一句話:對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歡自己。

分享幾本最近在看的治癒系書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