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周易》的智慧(11)

《周易》的智慧(11)

《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

”。

所謂群經,就是《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其中《樂經》已失傳,所以通常稱“五經”。

作為《周易》,不僅僅是一部高內涵的哲學著作,還是一部占卜預測的神技秘法,自古以來頗受各界民眾追捧。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也具備指導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周易》的智慧(11)

哲理是包羅永珍的,不管是從做人還是做事,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啟迪。因此,《周易》也就成為我們當今社會與生活相關的必需品。

歷史上很多名人偉人,他們的成功和傑出的貢獻大多源於得益在《易經》的指導和感染。甚至作為道家的重磅思想也是根據周易演變出來的。

我們都見過太極圖,太極圖是一條白魚和黑魚構成旋轉。

這就像白天和晚上,就像男人和女人,對立和諧統一。

就像我們做人,善、惡、好、壞、是、非、都有,哪個也少不了

所以,我們人性中也是如此。

我們自己,有時候有沒有感覺到自己的矛盾心理?想去做一件事,可是瞻前顧後又不能做?想買一件衣服,又捨不得花錢;想做某事的時候,自己又懂得剋制一下?這就是上面說講的矛盾的共存之理。

《周易》的智慧(11)

一點也不矛盾,這個人生就是這樣。

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陰晴風雨,愁苦喜感,無不是按照陰陽轉動的模式在執行,這是天地秩序,四時季節,生老病死,是那麼的灑脫自然。

人性剛正,必有受克之災

這裡我們講一個故事,其實這樣的故事非常多,因為生活已經驗證就是這個理。曾國潘年輕的時候脾氣非常倔,就像一頭水牛,認定的事情就往死裡幹,盡顯剛正不阿的風骨。

可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就是因為他的處世之道過於激烈,招惹了許多麻煩,以至於中年時期入獄受刑,實在是自作自受。可是人們一旦吃虧,經歷困境,就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言語是否合情?與人是否為善?遇事是否在理?正是因為曾國潘的反思總結,性情也就變得柔軟了許多。

這不是懦弱,這是明智

這是堅強的改革。

由於曾國潘的改變,使得人際關係變得很好,故而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援。

所以自己的改變不是退步,只要方法正確那就是進步,這就是陰陽相生的道理,這就是《周易》轉動的智慧。一時的後退不是認輸,而是為了更好的進步。猶如家庭矛盾,婆媳關係,兄弟不合,鄰里不安。

《周易》的智慧(11)

只有不懂變通的人

而沒有不能變通的事情。

所以,當一個人捨得放下自己虛偽的面子,就可以接近成功的法門。只是生活中凡事也要有喜怒哀樂,因為佛道修行,是反覆入世出世的過程,少不得變通,入世一次,修一次,出世一次,成一次。

一個人的道行,要看能不能入世後再出世,這是考驗變通能力的重點。

因為有的人入得世後出不去,迷在了那裡,找不到方向,看不見自己,這叫做障礙。

法不入心,道業難成。

心不入道,法境皆空。

而勵法之術,必然要在生克中求來。有了生克,人生就活了,就豐富了,七情六慾就真了。這樣也就具備了入世的條件,和出世的困難。

其實,在純粹的修行之路上,沒有質的區別,所有的區別都是自己量的積累和感悟,一分的感悟也能是十分的智慧。

所有的障礙是自己的糊塗的表現,所有的清晰是自己靈識的通透。只有清醒的認識自己的本心本性,才能開闢幸福的路和豁達的人生。

《周易》的智慧(11)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我們只有去體會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體,把真和假融並相見,那麼在人生路上,還有這些惱人的困惑嗎?

修到“無思、無為”就是道之體,同天地自然萬物之體一樣。這個體是“寂然不動”,但並不是個死東西。“感而遂通”有所感,馬上通,通萬感,通天下之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才是宇宙萬法。

以修道而言,孤陰就不生

孤陽就不長,彼此要交感而通。

所以他說我們老祖宗這一門學問,是中國文化之根,是根之根。“非天下之至神”,這個“神”是形容詞,神妙到不可思議,這個神包括了佛教講的佛、道教講的神、天主教、基督教講的上帝;至神不是普通的神。“其孰能與於此”?孰就是誰。假設不是天下最高最妙的神明,誰的境界能有如此高超絕倫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