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在太史公的筆下,項羽被渲染成一位悲劇英雄。

悲劇色彩主要表現在那首《垓下歌》,和烏江自刎這件事上。

但司馬遷撰寫得太過傳神,人物間的對話,項羽與虞姬賬中悲嘆的詩歌,無不透露著悽惻哀婉。

要知道,當時天下洶洶兵荒馬亂,可沒有舔筆史官在一旁記錄,太史公的這些篇章,多少還是帶了點藝術加工的味道。

歷代以來,眾多文人豪客也都傾慕於項羽的霸烈勇武,而主動忽略其剛愎自用,喜歡屠城這些缺點。不過亂世紛紛,人命如草芥,特殊時期自然另當別論。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項羽的成名戰有兩個,第一是鉅鹿之戰,再一個是彭城之戰。

彭城之戰沒什麼可說的,三萬人追著幾十萬人打,充分證明韓信說得很對,劉邦不善將兵。

而鉅鹿之戰的含金量則有所不同,項羽對戰秦國兩大名將,還都按地上摩擦了。

但鉅鹿之戰的具體細節,太史公記述的還是不夠細。雙方兵力的具體資料,以及行軍布陳都沒有詳細記載,只有破釜沉舟,殺蘇角,虜王離這些慷慨之詞。

所以我們只能從其他的列傳和年表中,推斷一下戰爭的具體過程。

首先分析一下雙方的兵力對比。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我們都知道鉅鹿之戰中,秦軍有兩大集團軍,一個是章邯領導的囚徒軍,另一個是王離率領的戍邊長城軍。

囚徒軍的具體人數是多少,史書上沒有具體記載,但驪山囚徒七十餘萬,這在《始皇本紀》中是有具體數字。

不過秦二世發動了多少無從考證,是七十萬全都劃拉給了章邯,還是隻動員一半,剩下的繼續幹活,也不得而知。我們只能從項羽坑殺的20萬降卒推斷,鉅鹿之戰囚徒軍不下20萬。

再說王離的長城軍。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長城軍在《蒙恬列傳》中有具體數字,

蒙恬將兵三十萬北逐匈奴

。但在《匈奴列傳》中又有

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

這樣的記載。這三十萬之數,應當是後來移民實邊,慢慢填補上去的。不過等到蒙恬賜死天下大亂,這些實邊民眾都跑了回來,那麼這個時候,還有沒有三十萬長城軍就另當別論。

而且秦二世調王離平亂,總不能把長城守軍都帶走,好歹要留下鎮守的兵士,防範匈奴人擾邊侵襲,所以王離南下的長城軍不可能有30萬人。

同時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是,項羽渡河後把王離軍圍住了,這個“圍”字很能說明問題。

《孫子兵法》有云:

十則圍之。

如果王離真有30萬人,那麼項羽要用多人來圍困它呢?即使是士卒奮戰,個個用命,但又不是高武世界,人人都能小宇宙爆發,做到以一圍十,況且王離帶領的還是精銳部隊,所以長城軍有十萬上下就很不錯了。

接下來分析項羽的兵力。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項羽是叔叔項梁帶出來的,《史記》明確記載項梁北上渡過淮河時,兵力在六七萬左右。

等到被章邯殺破,懷王收攏部隊,讓宋義將兵北上救趙,後又被項羽斬頭奪權,其時的兵力不會超過六七萬。

我們從項羽派英布率兩萬人渡河救鉅鹿的情況也可以看出,留下未渡河計程車卒肯定不多,不然用不著破釜沉舟。所以鉅鹿之戰項羽部隊人數五六萬最恰當。

那麼最後就要分析分許戰爭的過程。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打仗並不是兒戲,頭腦一熱便能克敵制勝的話,那就太理所當然了。《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中對戰爭過程,描述的比較符合邏輯。

項羽渡河先打的是章邯軍團,當時章邯的囚徒軍駐紮在鉅鹿南邊,給圍困鉅鹿的王離軍輸送糧食。不過在項羽的攻勢下章邯選擇收攏退縮,這樣就使得供給長城軍的甬道被截斷。

所以作壁上觀的各路諸侯便看到了機會,紛紛投入戰場,和項羽一起把王離給圍住。

被圍的長城軍由於糧道斷絕,軍心不穩,王離雖為名將但無力迴天,最後被起義軍給吞滅,自身也成了俘虜,長城軍團就此灰飛煙滅。

但說到這裡又有一個疑問產生了,那就是王離被圍時,章邯又在做什麼呢?答案是作壁上觀。

章邯起初是秦國少府,一個官錢糧的官員,與出身名門的王離身份存在差距。

《項羽本紀》中記載,章邯曾下令王離、涉間圍困鉅鹿,這和秦楚月表記載有些出入,而且他們二人之間的從屬關係到底誰高誰底呢?

王離對這新蹦出來的少府大將軍,心裡怕是多少有點不服。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但這都是猜測,不過根據章邯的表現來看,兩位將軍之間肯定存在齷齪。王離都被起義軍打崩了,章邯手裡還捏著20萬軍隊,他心裡恐怕早就產生了想法。

所以秦國的覆滅那是必然的,到了這時候朝堂上,軍隊中還在勾心鬥角,有勁不往一處使。

同樣我們從這場戰鬥中也能看出,項羽雖然坐不得天下,但帶兵打仗還是有一手的,先震懾戰鬥力較弱的囚徒軍,然後再死啃長城軍。

最後長城精銳被吃掉,剩下的章邯首鼠兩端,坑掉20萬士卒。

鉅鹿之戰真的以少勝多?原來項羽也會兵法,破釜沉舟只是表面現象

所以行兵打仗不存在真正的以少勝多,相同的條件,一個人打100人也得累死。項羽破釜沉舟後更不是毀天滅地,一下子幹翻所有人,同樣用了各個擊破的手段,才取得了鉅鹿之戰的輝煌。

只是項羽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經營天下,最後身死東城,譜寫了一曲慷慨悲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