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如何評價許嵩新歌《昨夜書》?

很感謝大家的點贊和喜歡呀!筆者不是文學專業的,只是憑藉著樸素的感覺粗淺地賞析了一下,只是個人的想法,看到大家評論有很多自己的賞析覺得十分受益!好作品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嘛!歡迎大家補充、批評、指正!

下面是正文啦

小重山·昨夜寒蟄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首先介紹這首詞的背景:這首《小重山》是元帥帳內夜深人靜時岳飛訴說自己內心的苦悶——他反對妥協投降,他相信抗金事業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戰役的勝利,這時宋高宗和秦檜力主召開和議,和金國談判議和。使他無法反抗的命令,這就是紹興八年(1138)宋金“議和”而不準動兵的歷史時期。——來自百度百科

下面是我對詞和這首歌的分析:

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天夜裡蟋蟀(寒蛩:秋天的蟋蟀)不停的在悽鳴。第一句點名時間、季節,渲染淒冷的氛圍。“不住”體現了作者心情的煩躁。寒的既是天氣,又是作者的內心。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把我從遙遠的夢中驚醒,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三更。與其說是蟋蟀孤悽的叫聲驚醒了岳飛,倒不如說是夢中的場景驚醒了他。夢裡面,岳飛回到了千里之外被金人佔領、遭受戰火侵擾的故土,醒來以後,本就異常悲傷的他聽見蟋蟀不住的悽慘的叫聲,更加苦悶煩躁和悲傷。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起來以後,一個人繞著臺階散步。四周靜悄悄,沒有人聲,簾外一輪明月正朦朧。“獨自”與“人悄悄”放在一起,表現出深夜只有岳飛自己被家國之恨的夢驚醒,其他人還在睡夢中酣睡,形成一種對比,側面也能反諷出前線的將士們,尤其是自己想要殺敵報國、收復失地,但無奈廟堂之上的皇帝卻只想“靜悄悄”地安睡,達官顯貴們似乎忘記了家國之恨還在夢鄉之中。

“繞”與前文“不住”相呼應,都體現出岳飛亂糟糟、不耐煩,一心急於報國的心緒。同時,“繞”字更具有畫面感、動態感。“月朧鳴”,月亮明明很亮為什麼還會朦朧呢?朦朧的恐怕不是月亮,而是作者的心緒和自己的壯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月亮總是代表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無論相隔多遠,總能共賞同一輪明月。在這裡,岳飛用月亮代表自己的家鄉,看到天上的明月,以及夢中的家鄉,他又想起了自己收復失地、殺敵報國的“明亮的”壯志,但正如天上的明月前總有一團雲朵遮擋,使得原本明亮的月亮變得朦朧了起來,自己的雄心壯志也被朝廷的那群人給遮住、可能難以實現了!朦朦朧朧看不到實現壯志的希望。頓時心情更加糟糕!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為了建功立業、垂名青史,頭髮已經斑白。家鄉的山上,松竹已經老去,阻斷了回家的路。這一句從前面的寫實,轉入想象,由實到虛:看到前面朦朧的月亮,想到自己模糊的壯志,岳飛想到了自己這些年來,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頭髮已經白了。就連家鄉山上的松樹也老去了,我想老去的不僅僅是松樹,更是岳飛自己,透過描寫松樹襯托自己。看起來像是老去的松樹阻斷了回家的路,而實際上是自己年老體衰,可能再也不能回到自己家鄉故土。暗含了自己年老體弱再難殺敵建功立業,頗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之意,同時也“阻歸程”也是能表現出朝廷議和,使自己無法重回故土的無奈。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心事重重,想要透過彈琴來舒緩心情,奈何知音難尋,就算將琴絃彈斷,又有誰能聽懂呢?這裡,岳飛透過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和自己的處境作對比,伯牙尚能找到鍾子期這樣的知音,而自己在這夜裡就算把琴彈斷了,卻還是隻能一個人承擔這份憂愁,沒有人能夠懂自己此刻的心情。這種寂寞和失望,如果沒有類似的體驗,恐怕很難能夠理解吧!

這句話還可以這樣理解,因為心事太重,憂愁太多,把琴絃都壓斷了,但是仍然沒有一個能感同身受的人。

上聯寫實,下聯寫實景引發的情感。

整首詞兼具聲、景、情,感情真摯。與《滿江紅》時期的岳飛相比,這裡的他顯然是更多的無奈,沒有了當前的熱血。

而許嵩的《昨夜書》以大膽的想象,續寫了岳飛的《小重山》,再次將岳飛內心的失落、孤寂和柔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夢裡披荊斬棘錚錚之鐵衣”對應“驚回千里夢”,夢中的自己還在為收復故土而在戰馬上披荊斬棘、殺敵報國。奈何這樣的場景只是昨夜的一場夢,夢醒以後,戰場上的浴血奮戰也“已乘昨夜長風隨波東流去”了。表面上看起來是說夢醒景去,實際上也是對岳飛壯志不能的一種描寫——議和以後,再也不能上戰場殺敵報國、建功立業、收復失地了!

許嵩深刻地把握到岳飛的這種無奈與失落,似乎跨越千年的時空,重新回到了當時岳飛的所在所處,看到“城外馬歇搖首頓蹄,鵬舉瞰冷雨”。明明還有那麼多的戰馬,沒有去戰場殺敵報國,現在只能在城外搖首頓蹄,徒表憤慨!而“搖首頓蹄”更是表明,就連馬都想要重回戰場,但皇帝卻只想一心議和,這不僅僅是馬的“搖首頓蹄”,更是岳飛(許嵩)因憤怒與無奈而“搖首頓蹄”,頗有“欄杆拍遍”之意。

然而無論再如何憤慨,再如何“搖首頓蹄”,載如何拍遍欄杆,最終只能“鵬舉瞰冷雨”,抬起頭望著天空,體會著寒冷的秋雨拍打在臉上,正好與《小重山》第一句的“寒”相對應。而“鵬舉”出自《逍遙遊》,意味“壯志”和“奮發有為”,但是現在自己當年的壯志卻變成了冷雨,從天上了下來,再也無法實現。“冷”的不僅僅是雨,更是自己的心。

只能“嘆普天之下垂成的同慶”,幻想中功成名就,普天同慶將要實現的場景,就隨著嘆息而煙消雲散了。透過對北伐成功後舉國歡慶場景的描寫,與前面悲傷孤悽的場景和殺敵報國熱血奮戰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加深了“嘆”的無奈,加深了岳飛(許嵩)的悲愴情感。

這首歌大膽的續寫了岳飛的《小重山》,如果沒有對其情感的深刻把握,對歷史環境的深刻了解,是不可能這麼精準的再現岳飛的情和景的,再次體現了許嵩深厚的文化功底!

我嵩牛逼!

作者:Dr。Chen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