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儒家和法家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中最為鼎盛的兩大派別,也是分歧最大的兩個派別。儒家的思想總體比較偏於保守,不利於戰國列強的改革奮進。而法家思想主張順應潮流,變法圖強,但是忽視了民生和文化建設,缺乏道德感化力。兩大派別的優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從戰國後期開始,儒法兩派就開始相互吸收對方的精華。這種趨勢一直延續到了西漢前期,最終形成了“儒法合流”的大一統思想。

一,戰國時代:從相互對立到相互吸收

儒家思想產生於禮儀之邦的魯國,在治國方面主張維護周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反對進行了社會變革。法家產生於公室蕩盡的三晉之地,他們主張廢除貴族政治特權,加強中央集權,實行了法治。兩派思想截然不同,勢如水火。法家想要推動改革,就必須在思想上否定復古、傳統的陳舊觀念。法家學派的代表人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期間就禁止儒家思想的傳播,將儒家的禮樂、仁義、誠信、孝悌等稱之為“六蝨”,實行“燔詩書而明法令”的政策。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雖然兩派相爭不止,但是兩派的相互借鑑早就開始了。例如在魏文侯師事儒門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又重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等為將,開闢了“內儒外法”的先河。魏國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李悝是子夏的弟子,成為相國後推行變法,使得魏國走向強盛。李悝變法給商鞅變法和吳起變法提供了借鑑的藍本。從李悝變法可以看出,在魏國,儒家和法家思想有了初步的相互學習或者吸收,甚至融合。但魏文侯去世後,魏國的人才政策發生改變,中斷了初期的儒法合流。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魏文侯禮賢下士

魏國衰落後,戰國時代的文化中心轉移到了齊國。齊國有泱泱大國之範,在經濟上實行了農商並重的政策,在文化上也實行了兼收幷蓄的措施。齊威王為“招致賢人而尊寵之”,在齊國臨淄建立了稷下學宮。稷下學宮建立後很快成為了百家爭鳴的舞臺,諸子各派的許多重要人物都在此進行辯論、詰難、著作。在這個過程中,百家思想也相互吸收。最終稷下學宮的學術家門編著出了《管子》,這本書以黃老思想為主,兼收法家、儒家的思想,成為了百家融合的傑出代表。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也同樣以黃老思想為主,兼收百家思想的鉅著。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稷下學宮

戰國後期,百家思想的融合加快了。以儒學大師荀子為例,他曾擔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對法家思想了解也較多,也曾西遊秦國,對商鞅變法後的秦國稱讚有加。因此,荀子大規模吸收法家思想,推動儒學的創新。他吸收法家以法治國的思想,結合儒家禮治思想,提出了“禮法並用”;吸收法家的“霸道”,結合儒家的仁政王道,提出“王霸兼用”;吸收法家的性惡論,結合儒家性善論,提出了性偽論……荀子對儒學的創新開創了新儒學的先河,漢朝儒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二,秦朝到漢初:官方和民間儒法融合探索

秦朝建立後,為統一治國理念,實行了“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政策,將法家思想封為基本治國準則。為了鞏固法家思想的地位,秦始皇不惜採取“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然而法家思想“嚴而少恩”,難以緩解社會矛盾。因此秦始皇也不得不採取一些儒家思想來加強民間道德建設。如秦始皇在齊魯招攬大量的博士,以供顧問,這些博士中大部分是儒生;秦始皇巡遊天下,刻石無數,除了宣揚自己的功勳以外,也十分重視端正地方的禮儀教化。秦朝竹簡《為吏之道》中也充滿了寬容忠信、善度民力、慈愛萬姓等儒家的道德訓導。

“以此為人君則鬼,為人臣則忠;為人父則慈,為人子則孝;能審行此,無官不治,無志不徹,為人上則明,為人下則聖。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志徹官治,上明下聖,治之紀也。”——睡虎地秦墓竹簡《為吏之道》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秦始皇

西漢初期,為了恢復經濟,漢初幾代皇帝都將黃老思想奉為治國思想,推行修養生息的政策。但是儒家思想也已經開始悄然登上了政治舞臺。劉邦稱帝后,叔孫通召集魯國儒生三十餘人,制定了新的禮儀制度。這套禮儀制度以周代禮儀為基礎,借鑑了秦朝朝禮,成為歷代禮儀制度的典範。叔孫通制定禮儀得到了後代的高度評價,司馬遷說“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司馬遷肯定了叔孫通對禮儀改造的肯定,並尊為漢儒之宗。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叔孫通制禮

在民間,儒學家們開始積極主動地吸收其他學派的思想,推動儒學的進步。陸賈是西漢第一位提倡儒學治國的思想家,他以儒家為本、融匯黃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義、法先聖,禮法結合、無為而治”的綜合思想。賈誼寫下了《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政治議論文,主張以秦為鑑,施行仁義,“改正朔、易服色、製法度、興禮樂”。同時他又吸收了法家的重農抑商、權勢法制,並針對當時的諸侯問題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針,成為漢代削弱諸侯的指導思想。

“仁義恩厚,此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此人主之斤斧也。勢已定、權已足矣,乃以仁義恩厚因而澤之,故德布而天下有慕志。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釋斤斧之制,而欲嬰以芒刃,臣以為刃不折則缺耳。”——賈誼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賈誼

三,儒法合流的完成——內儒外法

儒法合流的最終完成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繼位時,竇太后掌權,地方諸侯依然具有一定的勢力,邊患也日益嚴重。漢武帝力圖改變黃老學派無為而治的局面。由於漢武帝從小受到儒家教育,竇嬰田蚡等大臣都傾向儒學,因此推行儒學已經是大勢所趨。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此舉遭到了竇太后的反對,儒生轅固生被殺,罷黜百家暫時告一段落。公元前136年,漢武帝設定“五經”博士,儒學開始成為官方思想。第二年,竇太后去世,“罷黜百家”得以實現。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漢武帝

此時,儒家吸收百家思想改造儒學已經基本完成,新儒學誕生,其代表為董仲舒。董仲舒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等觀念,提出了“春秋大一統”、“君權神授”;又結合陰陽學派的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理論,並將儒家的綱常總結為“三綱五常”。董仲舒完成了自荀子以來的儒法思想大綜合。公元前134年,他在《天人三策》《舉賢良對策》中向漢武帝闡釋了自己的思想主張,得到了漢武帝的推崇。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董仲舒

隨後漢武帝根據董仲舒的主張實行了“獨尊儒術”,建立太學“養天下之士”,行封禪之禮,進行太初改制,建立年號以鼓吹儒家天命觀。在選官方面實行察舉制,以儒家的孝廉作為選官依據。在地方建立學校體系,教育的教材為“五經”。這一些列的改革標誌著儒學成為了中國的正統思想。隨著這一系列制度的推行,儒家思想滲透到了帝國政治、法律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戰國到西漢,長達百年的儒法合流:最終演變成了中國的正統思想

漢代太學和獨尊儒術

這裡的成為正統的儒學並非是先秦孔孟之學,而是儒法合流後的新儒學。新儒學成為了正統,其他學派並沒有完全遭到摒棄。漢武帝身邊人才濟濟,有信仰道家的司馬談,劉德,有法家酷吏張湯、公孫弘等。漢武帝尤其注重法家思想,在很多人看來儒學只是帝國的輔助和裝飾,法家才是其內在。“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人們將這種治國理念稱為“內儒外法”,這一理念成為了漢朝的治國基本理念。漢宣帝曾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漢代之後,法家作為一個單獨的學派便走向了消失,其主要原因在於儒法合流的形成,使得法家思想和儒家趨同;另外獨尊儒術的推行實行天下文人基本都成為了“儒生”。儒法合流是學術的一次大綜合,也是大一統時代在文化領域的表現。儒法合流給儒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得儒學得以復興。相容幷蓄,眾採百家之長成為了儒學在歷史長河中保持生機的根本原因。

歡迎關注公眾號:

文史北斗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