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趙匡胤生前最後半年發生了什麼?兩件事情與傳位之謎有關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趙匡胤暴死於宮中,終年五十歲。同日,趙匡胤的弟弟、晉王趙光義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

趙匡胤的突然離世在歷史上是一件千古謎案,《宋史》中對此事的描述僅一句話“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既無前因,也無後果,趙匡胤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趙匡胤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德昭(時年26歲),卻傳位給了弟弟趙光義,這顯然違背了人性,畢竟兄弟關係再好也沒自己兒子親。

趙匡胤生前最後半年發生了什麼?兩件事情與傳位之謎有關

本著受益原則,趙光義自然成了趙匡胤離奇死亡案件的最大嫌疑人。雖然史料上並沒有查到關於趙光義弒兄的記載,但這說明不了任何問題。畢竟趙光義是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史書上哪些能寫,哪些不能寫,最終還是皇帝說了算。

既然無據可查,那麼趙匡胤之死是不是就這樣塵埃落定了呢?其實也不然。“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歷史記載雖然可以篡改,但很多事件都是環環相扣,緊密連線。透過對一些事件的前因後果進行分析,往往就能找出些許蛛絲馬跡。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趙匡胤生前最後半年發生了什麼。

趙匡胤生前最後半年發生了什麼?兩件事情與傳位之謎有關

《宋史·太祖本紀》中關於北宋開寶九年的記載共有將近一千五百字,其中有不少都是雜事,比如去趙光義府中參觀新造的水池(幸晉王第觀新池),去趙光美(趙匡胤四弟,後改名為趙廷美)府中探病(幸京兆尹光美第視疾)。不得不說,連這些小事都有明確記載,卻在去世這件大事上只有諱莫如深的一句話,怎麼能不令人起疑。當然,這些並不能成為指控趙光義是兇手的證據。不過,接下去要說的兩件事情,可能就與後來的傳位之謎存在重大關聯了。

開寶九年(960年)二月,早已向北宋稱臣的吳越國王錢俶來到開封朝拜。按照慣例,趙匡胤都會派趙光義負責接待工作,然而這次他卻讓次子趙德昭親赴宋州迎接。從表面來看,這只是更換了接待負責人而已,但這裡面卻隱藏著一個訊號,那就是趙匡胤開始有意安排自己的兒子接手一些重要工作了。如果往更深一層去想,這樣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削弱趙光義的威信和勢力,另一方面也是鍛鍊兒子的能力,為未來接班做準備。

趙匡胤生前最後半年發生了什麼?兩件事情與傳位之謎有關

同年,趙匡胤帶著趙光義巡幸洛陽。在這次行程中,趙匡胤對眾人透露了一個在他心中可能已醞釀了很久的計劃:遷都。

趙匡胤的設想是先將都城從開封遷到洛陽,今後再視情況決定要不要遷至長安。理由很簡單,開封地處平原,周圍無險可守。而洛陽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相比開封要安全很多。至於長安就更不用說了,關中平原周圍就是一個巨型的天然堡壘,敵方若沒有絕對優勢兵力是根本不可能攻破這座堡壘的。

當然,趙匡胤的遷都設想很可能還有一層目的,那就是削弱趙光義的勢力。自從北宋建立後,趙匡胤對自己這位弟弟那真是傾盡心力地培養,不僅提拔他擔任要職,而且每次趙匡胤離開京師,都會安排趙光義鎮守後方。長此以往,趙光義在京師的勢力日漸盤根錯節,暗地裡的人脈關係已遠遠超出了趙匡胤的掌控範圍,甚至達到了在開封城內可以一手遮天的程度。

趙匡胤生前最後半年發生了什麼?兩件事情與傳位之謎有關

趙匡胤當時威望如日中天,根本不會擔心趙光義對他有什麼威脅。那麼他想要削弱趙光義勢力的目的就只有一個:為自己兒子將來接班鋪平道路。畢竟他的兩個兒子在當時都只能算“職場新人”,無論是威望還是手段都遠不及他們的三叔(趙光義),所以提前打好“預防針”還是很有必要的,何況遷都也確實符合大宋王朝的長遠利益。退一步說,即便趙匡胤遷都計劃不是衝著趙光義,但事實上還是侵害到了趙光義的利益。

因此,無論外交接待換人,還是遷都洛陽的提議,都對趙光義非常不利,而對趙德昭非常有利。趙匡胤是個非常精明的皇帝,他所作出的決定往往都會仔細掂量事情的前因後果,因此在這兩件事情上的安排與後來“傳位”給趙光義存在明顯的矛盾之處,所以趙光義這個皇帝寶座究竟如何得來,恐怕光憑他的一面之詞是無法令人信服的。

參考文獻:《宋史》、《涑水記聞》、《續資治通鑑長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