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揭秘!閬中天宮“將軍廟”裡的將軍究竟是誰?原來是他…

我曾寫過《白虎洞與將軍廟》一文(見本公眾號《閬中至天宮院高速路上有“將軍廟隧道”,此為何方將軍?》和閬中《名城研究》2015年卷)。拙文認為,根據世代口口相傳,認定將軍廟很有可能是當地先民為祈禱趙雲將軍的神靈保佑一方平安而建。之後,我又作了一些調查和初步探索,更加確信和加深了這一觀點。

先說實地調查。我數次回鄉,問了不少人:“將軍廟供奉的是哪一位將軍?”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趙雲!”我又問:“你為什麼認為是趙雲?”答曰:“老一輩人都是這樣說的,而且還講了不少故事。”現已退休的洞灣村村支書繆永飛,就他父親繆文凱所講的有關將軍廟與趙雲的故事,不僅講給我聽,而且還形諸文字,列印成冊,送了我一本。繆文凱自新中國成立後,數十年一直做村的行政負責人,90多歲逝世;他也是根據上一輩人的口傳面述。

揭秘!閬中天宮“將軍廟”裡的將軍究竟是誰?原來是他…

故事一

:趙雲曾帶兵路過,在此安營紮寨。他夜來忽做一夢,騎著一隻白虎,飛空御風而來,降落在一個大石洞前,石洞猶如大張的虎口,兩邊的飛瀑猶似獠牙。洞坪可容千人,往裡走,深不可測,洞天石扉,訇然中開。一隻白虎橫臥,眈眈虎視來人。忽然,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飄然而至。唸唸有詞:“一山難容二虎,任重道遠,必有一傷。”語畢,飄然而去。夢醒,翌日,趙雲果然發現山灣裡頭有一個大而且深的山洞,便名之為白虎洞。後,將安營紮寨的地方就叫“校場嶺”。

故事二

:三國時的趙雲傳說是白虎星下凡。他率軍途經白虎洞時,轉世白虎與山洞白虎相遇,兩虎相峙,必有一斗。騎白馬的趙雲,大吼一聲,躍上左邊山嘴,策馬騰空飛越到右邊山嘴,白馬前腿騰空,後腿直立,嘯嘯長鳴,令洞中白虎匍匐在地,表示認輸。

兩個故事,雖為當地老輩人口頭演繹的傳說,但也說明:白虎洞與趙雲有一定關聯,而白虎洞確實客觀存在,就在洞灣村內,與將軍廟遺址直線距離不過數百米。廟在尖山子和羅家山之間的埡口左側小山包上,小山包是尖山子衍生出來的,洞在尖山子腳下。

鐫刻在洞左側一塊巨石上的“白虎洞”斗大的三個字,誠為我少時親見;村民中識字者也有見過的,家父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4月,我與成都文化幹部繆永舒(洞灣村人),應鄧雨、繆永飛等村幹部之邀,去白虎洞舊地重遊,實地探查。無奈滿坡荊棘,藤蔓遮蔽,灌叢橫礙,折騰半天,終不達三字刻石處。

20世紀70年代初,天宮鄉小學有一位老教師繆覺,他家住隆山驛村,與我所在的村毗鄰。他是黃埔軍校最後一期學生,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教書。前幾年去世,享年93歲。當時我曾問過他:“將軍廟的將軍是誰?”老師說:“趙雲!”我又問:“有何證據?”繆說:“是否有文字記載,我也沒見過。但廟裡塑的神像就是常山趙子龍,塑像白盔白甲,我見過。新中國成立後時泥塑打爛搬出,騰屋作了教室。”

2019年秋,我與我的小學恩師孫先根先生在茶舍小坐閒聊。他雖已八旬有餘,但身板硬朗,談鋒甚健。20世紀50年代他曾在將軍鄉小學任教,校舍就是將軍廟。我向他請教:“將軍是誰?”老師脫口而出:“趙雲。”又問:“有何依據?”老師答:“當時同事們都如此說。”繆覺和孫先根兩位老師,他們是鄉賢,其言不虛。世代傳說,植根此地,將軍神靈,已融入廟周百姓的精神世界。將軍何人?皆道趙雲。村民把虎威將軍作為一方安寧的守護神,常年供奉,香火繚繞,唯祈平安幸福而已!

再說我的初步探索和思考。趙雲是否過境閬中?說具體點,是否過境將軍廟所在地區?這個很難回答:一是時間太久遠,相隔約1800年;二是又不是什麼重大歷史事件;三是有關廟的文字資料,除了當代閬中縣誌上有其廟名外,其餘幾乎是空白。只能用一些其他文字材料作為佐證,作一些推斷論定。

首先,我想到了陳壽的《三國志》,它是正史。《三國志 蜀書六》載《關張馬黃趙傳》,傳曰:“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也……先主自葭萌(昭化)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西江而上,平定郡縣。至江州(九江),分遣雲從外水(四川以涪江為內水,岷江為外水)上江陽(瀘州),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候,遷鎮東將軍。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與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七年卒,追諡順平侯。

”(注:括號內的文字為筆者註譯)

揭秘!閬中天宮“將軍廟”裡的將軍究竟是誰?原來是他…

從這段文字,可以得出這樣幾點:(1)趙雲隨諸葛亮,受劉備之召,攻成都(益州)劉璋。成都既定後,一直到劉禪時代。建興五年時,趙雲又隨諸葛亮北伐,駐軍漢中。(2)建興六年的箕谷之戰,是趙雲軍事生涯的最後一戰,也是他以少敵強最精彩的一戰。第二年趙雲病逝成都。

(3)其他文字記載,建興七年起雲去世,因他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後主敕葬銀屏山山麓。四川大邑縣城東銀屏山下有趙雲墓祠,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上刻“順平侯趙雲墓”。也就是說,趙雲曾率兵在成都與漢中之間,至少有一個往返來回。

這一點十分重要!

(4)箕谷之戰後,趙雲回成都的路線、經歷,文獻隻字未寫。因《三國志記事過簡,我又査閱了裴松之《三國志》有關趙雲的注,雖對箕谷之戰記述詳備,但之後到趙雲去世這段時間的情況,也是略而未注。

往返成都、漢中,趙雲有沒有可能過境閬中地區呢?我搜集和查閱了一些從漢中到成都(或從成都到漢中)的古道資料,理了一下,大致是這樣:古代由漢中通往成都的,主要有米倉道和金牛道。先說米倉道。《辭海》1977年版釋:“米倉道,在今陝西南鄭(漢中)縣南,位於川陝交界,東與大巴山相連。自南鄭經此山(米倉山)入蜀之要道,古代用兵,自陝入蜀,多出此道。”

米倉道創於秦末,興於漢代,是金牛道未開通前唯一的一條川陝要道,一條歷史上極為重要的軍事通道。它以穿越米倉山而得名。它進入巴江,經南江縣,到巴中,過渠縣、合川到達重慶(渝州)。其中有一分支道,從南江,經蒼溪、閬中、南部、三臺、中江而抵達成都。

再說金牛道。它從漢中出發,經勉縣、寧強到廣元(利州)朝天驛至昭化,過劍門關、梓潼、羅江、德陽抵達成都;其中昭化(葭萌)不僅是金牛道的要衝,而且也是重要的水驛,舟船順嘉陵江陵,經閬中可達渝州。陸路:廣元朝天驛至柏林驛,過(昭化)永寧鋪、槐樹驛到雙山驛、瓦窯鋪,經閬中可達成都。

以米倉道和金牛道來看,閬中確實處在一個兩道可以相交的點上。又從閬中到成都來說,一是透過的地方多淺丘、平原,易於行軍和物資補給;二是古驛站不少。說到兩道驛站,趙雲時代是否有呢?難以考證,但常識告訴我們,一定是先有古道,後有驛站。

中國建驛站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最早對驛站的稱呼不一,秦稱為郵,漢武帝稱傳舍,漢昭帝稱置,東漢安帝驛。雖叫法不一,但功能都差不多,是古代專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往來官員途中食宿和換馬的場所。據楊林由著《閬中名勝古蹟考釋》古驛一節載:“錦屏水馬驛,水路上通蒼溪水驛、劍州虎跳驛、昭化龍灘水驛抵廣元問津水馬驛;下通南部盤龍水驛,抵順慶府嘉陵水馬驛。”“陸路西南行,到閬中隆山驛、南部柳邊驛、鹽亭富村驛至潼川(古稱梓州即今三臺)府”,而抵達成都。

這裡需著重提一下,隆山驛遺址距將軍廟大約三里,其驛道中間處,校場嶺橫向伸出,站在嶺上眺望天宮院,盡收眼底。嶺長約一千米,寬百米以上,十分平坦。南坡陡,下是長坪,再下是鄧家坪;北坡舒緩而谷淺。嶺南嶺北谷底各有一條小溪,寬處可行小木船,溪水終年流淌經天宮院,左拐前行流入西河。臨時安營紮寨至少水不成問題。

揭秘!閬中天宮“將軍廟”裡的將軍究竟是誰?原來是他…

我又重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有關趙雲的章節。建安五年,孔明出師北伐,在成都調兵遣將,因趙雲年事已高,未在出徵將領之列。趙卻挺身而出,執意要作先鋒隨亮伐魏。亮苦勸不住,遂了趙雲之意。(見91回)趙隨亮出征,揮戈沙場,不減當年。街亭之戰,孔明斬了馬謖,卻獎了有功的趙雲。街亭之戰後,就再也沒有直接續寫趙雲的文字了(見92至96回)。

第97回:孔明在漢中“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欲出師”,趙雲的長子趙統,次子趙廣忽來漢中,報告了趙雲在成都去世的噩耗。這說明箕谷之戰後,歲月不饒人,趙雲因年老已從漢中回到了成都。他離開漢中時,所率兵馬不會是數萬的大部隊,因諸葛亮的征戰需要人。《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三分史實七分虛構。還是可以參考的。說這麼多無非想作個推斷,趙雲率部出蜀或入蜀,無論走米倉道還是走金牛道,都有可能過境閬中,途經隆山驛。

將軍廟遺址周圍方圓二十里地,我還從未聽說過,歷史上出過或短暫駐守過什麼將軍,哪怕是傳說也行。不僅是我,問其他上了年紀者,皆道沒聽說過,而趙雲卻是個例外。

若問:“既然認定將軍是趙雲,那麼為何不取名趙雲廟?”此問,我也有過。但我認為:將軍廟為何時何人所建?無碑記志書可考,所以不得而知,但建廟年代應該晚於張飛廟許多年。張飛廟歷經1700餘年,且屢廢屢建,廟址又在縣州治所,但將軍廟卻在城南50裡的僻鄉野嶺。我發矇於將軍鄉完全小學,而這所頗具規模的鄉小學,校舍就是這座廟,新中國成立後至20世紀70年代,歷20餘年才將廟拆遷至廟下平壩處新修了校舍。

若建廟千年,風吹雨打,歲月滄桑,豈不成了危房,何以能讓那麼多學生及老師待在裡面?再者閬中境內,已有個張飛廟,官府所建,而將軍廟為民間所修。張飛是巴西郡最高長官,與趙雲同朝為將,皆為五虎上將。取名趙雲廟總覺有點“分庭抗禮”,不如叫將軍廟妥當。

揭秘!閬中天宮“將軍廟”裡的將軍究竟是誰?原來是他…

趙雲廟其實不少。河北正定(古稱真定,屬常山國)縣,乃雲之故鄉,建有趙雲廟,理所當然。十年前,我還偕家人遊過此廟。本欲找點趙雲與閬中有關資料,結果大失所望。還有河南趙雲祠,四川大渡河安靖壩趙雲祠,湖廣桂陽州趙雲祠,它們的存在想必有理,別人應無話可說。但趙雲根本沒去過臺灣,而臺南縣卻有子龍廟,似不可思議,其實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什麼道理?一種精神的象徵和寄託。所以,先民們在隆山驛到天宮院古道旁,修建一座供奉趙雲的廟是有其合理性的。

綜上所述,可以推定將軍就是趙雲。

原標題《再說將軍廟》,本文略有刪節。

▍編 輯:宜 歌

▍來 源:閬中民俗薈 作者/鄧國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