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孝莊太后的遺體為何在宮中停留37年才被下葬?與多爾袞有無關係?

康熙二十六年12月,也就是公元1688年1月,清初有名的賢后——孝莊文皇后因病去世,壽75歲。她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在丈夫皇太極突然去世,大清面臨內亂之際,以其果敢、堅毅穩定了局勢,同時輔佐了清初兩個君王,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

孝莊太后的遺體為何在宮中停留37年才被下葬?與多爾袞有無關係?

但令人意外的是,孝莊太后去世整整37年,一直都沒有下葬,這也引得外界對康熙皇帝的孝心產生了質疑。為什麼要停屍這麼多年?難道康熙皇帝真的有什麼難言的苦衷嗎?

還真的是,孝莊太后去世在當時來說是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特別是康熙皇帝對於祖母的去世更加難過。要知道,康熙幼年繼位,如果不是孝莊太后在後面扶持,小小年紀的康熙如何能夠鬥得過像鰲拜這樣手握重兵的權臣。

所以孝莊去世,無論如何也要風光大葬。但是據《清史稿》記載,關於自己的身後事,孝莊太后是有明確指示的,那就是就地安葬,不去盛京。原來她作為皇太極的側福晉,死後按理是要把棺槨抬回盛京,和皇太極安葬在一起的。

孝莊太后的遺體為何在宮中停留37年才被下葬?與多爾袞有無關係?

但是當時從北京到盛京,路途遙遠,孝莊不願意讓自己的身後事勞民傷財,此外,她也不想遠離自己的兒孫,還想著和兒孫們永遠在一起。這道遺願一下,康熙沒轍了,只能遵從祖母的遺願,在北京給她找地安葬。

但是遵照清朝的相關典制,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應該把孝莊葬在哪裡。康熙沒有辦法,只好採取變通的方式,把祖母生前居住的慈寧宮五大殿給拆掉,然後易地原樣重新,地點就選在順治陵墓的紅牆以外。寓意孝莊永遠看著自己的孩子,作為孫輩,康熙是每年都去重建的慈寧宮參拜。

這一拖就是整整37年,這其中康熙皇帝也想過要重新給祖母找地方,但是始終因為各種事情耽擱下來了。直到他去世,孝莊也還沒有下葬,真正把這件事情圓滿處理的是雍正皇帝。他一看時間都這麼久了,乾脆把停放了屍體37年之久的新慈寧宮改成陵墓,這樣一來,既圓滿達成了孝莊太后的意願,同時也沒有違背祖制。

所以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清昭西陵,這是清王朝第二座皇后陵,同時也是最高級別的皇后陵。

孝莊太后的遺體為何在宮中停留37年才被下葬?與多爾袞有無關係?

至於民間所傳的孝莊是因為下嫁多爾袞,導致自己身份模糊而無法下葬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史傳他們成親的地點就是慈寧宮,可是孝莊入駐慈寧宮的時間是公元1653年,也就是順治十年。

而多爾袞在三年以前就不幸去世了,所以不存在所謂的下嫁一說。真實情況就如同上面所說的一樣,是孝莊自己的意願,自古死者為大,更何況孝莊是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康熙雖然貴為皇帝,但是他也不能違背祖母的意願擅自行事,所以只能是長時間的停屍,直到他想出更好的處理辦法來。可惜的是,這個辦法直到他去世也沒有想出來。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