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文史|歷史上的“八賢王”到底是誰

文史|歷史上的“八賢王”到底是誰

《包青天》《寇老西兒》《楊家將》等影視劇裡,都有個牛哄哄的王爺,手持八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號稱“全無敵”。劇中管他叫趙德芳,或者尊稱“八王爺”“八賢王”。

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四個兒子。《宋史·宗室傳一》記載:“太祖四子:長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徽宗時,追賜名及王封。”

也有人認為,八賢王應該是宋太祖第二子趙德昭。

但趙德昭和趙德芳都死在了宋太宗時代。不管是論排位,還是找史料,都沒有這兩人被冊封為“八賢王”的記載。就算封為“賢王”,也不應該排行第八啊!

那麼,歷史上的“八賢王”到底是誰呢?

“八大王”

“八賢王”是趙元儼。為什麼是他?我們只要對照幾個要素就清楚了。

宋太宗第八子。“八王爺”“八賢王”的“八”字,就有了確切的出處。歷史文獻裡也確實稱其為“八大王”。

《宋史》有傳,字數不少,有故事。說明史有其人,有猛料。

宋太宗趙光義有九個兒子,趙元儼排行第八。老父親通常會偏心小兒子,宋太宗也不例外。他甚至覺得,趙元儼年紀還小,倒不如在自己身邊待到二十歲,再開府封王。於是,趙元儼在宮裡多了個綽號:“二十八太保”。

宋真宗趙恆上臺後,對這位八弟關愛有加,很快就授檢校太保、左衛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封曹國公。這是趙元儼職業生涯的第一組官職和爵位。四年後,趙元儼離開皇宮,開府單住,時年十七歲。

大中祥符八年(1015),榮王府發生火災。從凌晨燒到中午。王府就在宮裡,導致王府被毀,還殃及皇宮多個建築,損失巨大。

當起火原因查清後,一向溫和的宋真宗發飆了。原來,趙元儼的侍婢盜賣金器,擔心東窗事發,故意縱火,企圖銷燬罪證。宋真宗很生氣,嚴懲直接責任人後,也對趙元儼開出了罰單:免去武信軍節度使,從榮王降為端王,趕出皇宮,安排住到駙馬都尉石寶吉的宅子裡。

趙元儼闖了大禍,嚇得夠嗆。對於一個長期狂妄的王爺來說,能知錯認錯,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宋真宗也沒想把弟弟往死裡整,只是象徵性地敲打一下而已。

“兄終弟不及”

皇宮火災之後,趙元儼就告別了皇宮,遠離了皇權中心。可是,宋真宗彌留之際,各種傳言甚囂塵上。其中就有趙元儼企圖接班當皇帝的說法。北宋官員邵伯溫在《邵氏見聞錄》裡說,宋真宗病危時,宰相李迪等人在內殿祈福和守候,趙元儼進宮探視病情,賴在宮裡不走,想借機爭奪皇儲大位。

李迪等人覺得不妥,畢竟太子趙禎名分已定,趙元儼作為王爺,長期留在宮裡多有不便。可是,誰也不敢趕他走。這可咋辦呢?

恰好,翰林司的人端著一盆熱水,說這是八王爺趙元儼要的。李迪急中生智,從桌案上抄起毛筆,蘸上墨汁,把熱水攪黑,再讓端過去。趙元儼一看,大驚失色,以為水裡有毒,不敢在皇宮待了,趕緊離開。

故事很傳奇,但也有漏洞:此時李迪已經被貶官,去做鄆州知州了,不可能還在宰相的位子上。

文史|歷史上的“八賢王”到底是誰

趙元儼

另外《仁宗實錄》記載,宋真宗駕崩時,趙元儼沒有伴駕,而是在家養病。直到宮裡派宦官登門告知皇帝駕崩,趙元儼才抱病趕往皇宮,見劉太后,號啕大哭,而後在皇宮門外的小房子裡暫住守喪。從這個記載來看,趙元儼沒有賴在後宮裡。

平心而論,宋真宗彌留之際,不管趙元儼是否賴在宮裡不走,也不管是否冒出傳位給趙元儼的想法,僅就宋真宗去世前後的政治局勢來看,趙元儼當皇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太子趙禎才十三歲,年紀太小。宋真宗的兄弟裡,只剩趙元佐、趙元儼還健在。趙元佐已經被廢,只有趙元儼得寵。所以,趙元儼成為傳言中的皇儲熱門人選,並不意外。

趙元儼雖然常幹奇葩事,但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特殊,過於扎眼,容易遭到議論。於是,他沒有跳出來搶皇位,而是主動稱病,躲了起來。

事實證明,他對皇位或許有夢想,但從沒敢染指。夢還沒做全,就破滅了。

閉門絕事

宋仁宗上臺,劉娥升格為太后,臨朝聽政,實際掌握了大權。

趙元儼以皇叔身份,獲得了諸多特殊待遇,比如太尉、尚書令、太師,以及鎮安、忠武二鎮節度使等頭銜,贊拜不名、詔書不名、劍履上殿。

眼前的浮華,沒讓趙元儼衝昏頭腦。他很清楚,這些特殊待遇都是燙手山芋。於是,他主動退了。趙元儼關門閉戶不見客人,請假不上班,在奏章裡胡言亂語,讓劉太后覺得他瘋瘋癲癲,近乎呆傻。

明道二年(1033),這是宋仁宗親政的第二年。坊間傳言,趙元儼將成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內侍抓獲了散佈傳言之人,三司順藤摸瓜,抓了涉案人員好幾百人。

宋仁宗很生氣,覺得這種傳言絕非空穴來風,肯定是有源頭的,必須把源頭挖出來,而且越快越好。於是,他讓御史中丞蔡齊親自負責此案。

為了趕緊結案,還趙元儼一個清白,蔡齊也是拼了。一天三次上書,反覆講傳言之人都是小老百姓,愚昧無知,就是傳個稀罕,沒別的意思,千萬不能因此給八王爺扣帽子。

宋仁宗這才意識到,案子越拖,傳言越像真的,還不如趕緊結案,讓謠言止於智者。於是,這樁案子迅速結案,牽連進來的幾百人裡,只有幾個人捱了板子。

“狸貓換太子”謎底的揭曉,趙元儼是有功的。是他講了真話,讓宋仁宗終於知道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並非劉太后,而是李宸妃。這件事讓宋仁宗和趙元儼之間的關係迅速修復和升溫。趙元儼終於度過了“閉門絕事”的十一年艱難歲月,迎來了再次得寵的好日子。

慶曆四年(1044),趙元儼病逝,享年六十歲。宋仁宗釋出制書,對他的一生高度評價,其中提到了八個字:“名重天下,聞於四夷。”

有血有肉

歷史上的“八賢王”,能否當得起“賢”字呢?

趙元儼對北宋王朝的最大貢獻,就是揭開了“狸貓換太子”的真相,成全了宋仁宗的“仁孝”美名。可是,僅僅這點貢獻,還夠不上“賢”。

大多數歷史文獻,都把趙元儼描述成“性謹約,寡嗜慾”的王爺,這可能跟他在劉太后時期“閉門絕事”有關。這樣的生活狀態,也反映了他對政治的態度。

不上班的日子,趙元儼除了裝瘋賣傻自保外,主要熱衷於讀書寫字、講經論史、管絃絲竹、自娛自樂。

他非常孝順親生母親王德妃,母親有病,不但焚香禱告,而且親自煎藥,母親吃多少,他吃多少,母親吃不下,他也不吃了。

看得出,他是個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王爺。

他沒有經常參與朝政,也沒有威懾契丹的本事,更沒有當皇帝的野心,頂多只是做過這樣的夢,被動地捲入了幾次政潮而已。他的行為有很多瑕疵,比如年少輕狂,比如禮數不周,比如生活奢華,比如不識大體,比如不管不問國家大事,一心只惦記自己的得失。

這才是一個真實的王爺。只要是真實,就當得起這個“賢”。

作者:唐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