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魏延之死 千古奇冤 魏延之死究竟是誰之過?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魏延作戰勇猛,性格孤傲,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魏延爭鬥落敗,為馬岱所追斬,夷滅三族。魏延之死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魏延之死 千古奇冤 魏延之死究竟是誰之過?

蜀國名將魏延,勇猛過人,智勇雙全,他為了蜀漢事業南征北戰,功赫赫,立下不朽功勳。然而,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魏延卻揹負了一個“謀反”的罪名。這是典型的寫人“亦頗有失”。魏延之死,是三國蜀漢一個令人唏噓的冤案。當劉備被曹操大軍打得落花流水,帶領新野樊城百姓,打算投奔襄陽的劉琮時,劉琮不僅不接納,反而命令蔡瑁,張允亂箭要射殺劉備。

在劉備危亡之際,魏延殺死守門將士,呼喚劉備進城。由於劉備怕驚擾百姓,轉奔江陵而去。魏延逃離襄陽後,因尋找不到劉備,無奈之下只好轉投長沙太守韓玄。由此可見,魏延是仰慕劉備的仁義,在劉備危難敗北之際真心相投,並非追名逐利之輩,他投奔劉備的決心是堅定的。

關羽攻打長沙時,關羽與黃忠惺惺相惜。當長沙太守韓玄要殺黃忠時 , 魏延挺身而出,剷除了“輕於殺戮、眾皆惡之”的韓玄,冒死救下黃忠,一起投奔關羽。由此可見,魏延對劉備是忠肝義膽。此後, 魏延跟隨著劉備、諸葛亮下西川,取漢中,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魏延無不身先士卒, 每逢衝鋒陷陣,攻無不克,立下累累戰功。爭奪漢中之役。魏延大戰曹操猛將龐德,又一箭射中曹操人中。在《三國演義》的大小千百次戰鬥中,直接傷及曹操者,只有魏延一人,其功績絕不亞於關雲長。

魏延之死 千古奇冤 魏延之死究竟是誰之過?

諸葛亮北伐中原, “五虎將”多已先後亡故,趙雲年事已高,北伐重任都落到了魏延的肩上。諸葛亮每次出征,“喚諸將聽令”,為首第一人乃魏延”,其重要性僅次於諸葛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忠義良將,怎麼就成了““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並被馬岱斬殺的叛將呢

長沙之戰後,當關羽引魏延去見諸葛亮時,諸葛亮當即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幸虧劉備說情,才得以保全性命。諸葛亮的理由是:魏延“不忠”、“不義”,“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 ! ”這實在是站不住腳。東漢末年,群雄為建霸業,都在招攬四方豪傑。魏延敬劉備仁德,寬厚愛人,殺韓玄是為民除害,順乎民心,對劉備不算“不忠 ”。彼時,天下分崩,英雄擇主而事,魏延殺韓玄投劉備,是棄暗投明,算不得“不義”。

把魏延和其他投蜀的英雄人物對比一下:法正食劉璋之祿,居益州之地,卻為劉備出謀劃策,奪取益州。老將嚴顏,本為劉璋巴郡太守,不僅自己投降了張飛,還招降沿途關隘四十五處。劉備攻取雒城時,劉璋部將張翼在城上砍殺劉璝,開門投降。劉備取西蜀時,劉璋部將降者甚多,當時諸葛亮都熱烈表示歡迎。如此說來,劉備麾下“不忠不義”之人可謂不少。為何唯獨魏延“殺韓玄、獻長沙”的義舉被諸葛亮喝令要殺之呢?

再者,古代的大將征戰疆場,均全身鎧甲,諸葛亮是如何透過魏延的頭盔,看到他“腦後有反骨”呢?這實在是令人疑惑,也令人覺得荒唐可笑。只能說,魏延投降的不是時候。撥開歷史迷霧看真相,在中國歷史上,千百年來被人讚頌,德才兼備的忠臣諸葛亮,也有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權力的地方,就有爭鬥。有紛爭,就少不了算計和陰謀。從古至今,概莫能外。關羽攻長沙,大戰旗鼓相當的老將黃忠。黃忠論武功,不亞於關羽,論弓箭百步穿楊,絕對在關羽之上。諸葛亮的本意是坐看關羽出醜,最好是死於黃忠的箭下。誰讓這個不可一世的二將軍,不把大軍師孔明先生放在眼裡,又屢次破壞他的連吳抗曹的隆中大計呢。

魏延之死 千古奇冤 魏延之死究竟是誰之過?

在威信和權力面前,沒人可以做到絕對的無私和高尚。諸葛亮亦是如此。諸葛亮本以為關羽拿不下長沙,可偏偏冒出個出場不是時候的魏延,協助關羽輕取長沙。魏延此舉,使大軍師的心思落了空。壞了人家的如意算盤,人家不恨你才怪。所以,諸葛亮對魏延見面就要殺,即使殺不掉,也要挫一挫關羽等將領的威風,也讓主子劉備看看自己首席大軍師的魄力。

諸葛亮此舉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幫助關羽者,就是得罪我孔明先生,在我這裡就是死路一條。所以,我們就不奇怪,關羽孤軍伐曹,失荊州後敗走麥城,成都方面卻未出兵相救,甚至連個象徵性的動作也沒有。我們也不奇怪,當關羽被殺的噩耗傳到成都 , 劉備“哭倒在地”, 而諸葛亮卻淡淡的說:“主上少憂。自古道:‘死生有命’;關公平日剛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禍 。

諸葛亮和關羽將相不和,但有劉備在,諸葛亮只能隱忍在心裡,沒有爆發而已。諸葛亮不敢輕易動二將軍關羽,因為他的分量太重。而魏延,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又非常受重用,立下赫赫戰功,也是沒有機會輕易剷除的。但是,樑子結下了,除掉你只是早晚的事。人,永遠是知面不知心。人性,也就是這麼複雜。

但魏延也是有缺點的,他和關羽一樣,驕傲自大,剛愎自用。再就是不識時務,嘴欠。更加劇了他的悲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謀”,想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出於用兵謹慎,故棄而不用。但諸葛亮在駕馭下屬的方法上,是有明顯問題的。

諸葛亮對魏延的大膽建議,即使不採用,也應該給予鼓勵和保護,以免挫傷魏延和其他將領的積極性。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不僅如此,由於諸葛亮不信任魏延,守街亭這樣的重任,當眾人都以為要交給魏延時, 諸葛亮偏偏交給了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還要把魏延當小孩哄,說什麼:“前鋒破敵者, 乃偏裨之將耳”,而讓魏延側應,則是“大都督之任也”。魏延久經戰陣,智勇雙全,豈是那麼好騙的?只不過,魏延心裡恨恨的罵著娘,表面上假裝應承罷了。

果然,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蜀國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對諸葛亮而言,則承擔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按說,這個時候,要是識相的,就應該給頂頭上司諸葛亮以安慰,或者乾脆沉默不語。可不識時務的魏延,偏偏大發不滿,“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這不是在諸葛亮傷口上撒鹽嗎?

再者,諸葛亮是蜀漢鼎國丞相,是北伐的統帥,仗怎麼打,自有他的全盤謀劃,他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服從。這才一出岐山,魏延就如此不服,這以後還怎麼駕馭,這是諸葛亮所擔心的。總之,兩人之間互相懷著恨,導致矛盾日深。諸葛亮處處壓制魏延 , 並多次揚言要殺他。由此,諸葛亮殺心已定,而且無法再挽回。

歷史上,玩大刀的,永遠鬥不過玩權謀的。尤其是有人從中挑唆的時候,這種誤解和仇恨只會進一步加深。魏延和楊儀各有性格缺陷 , 魏延“性矜高”, 而楊儀 “性狷狹” 。兩個人互相不對付,關係 “有如水火”。他們之間的矛盾, 蜀漢內部盡人皆知。這在任何一個集團內部,包括當今的企業,都無法避免。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

但是,對這兩個死對頭 , 諸葛亮沒有采取任何調和措施,或將兩人分開。而是把他們都放在戰爭的前線,做自己的左右手。只有下屬內鬥,都把上司做救命稻草,這樣都能有效駕馭,從古至今,用人的權術,莫不如此。

《三國志·董允傳》 中裴注引 《襄陽記》,以及裴松之引 《漢晉春秋》、《資治通鑑》,以及嘉靖版本的《三國志演義》, 都講了這樣一件事:諸葛亮六出祁山前,派費禕出使東吳, 吳主孫權設宴招待他。“吳主問曰:`丞相軍前, 善識兵機 ,當先破敵 , 用誰 ? ‘ 答曰: `獨魏延為首也 。吳主又問曰 : `記建功勞,兼管糧草,用誰? ’ 答曰 : `長史楊儀也 。吳主笑曰 :`朕雖未見此二人 , 久知其行, 真乃小輩兒 ,於國何益 ? 若一朝無孔明 , 必為兩人取敗矣! 卿等於君前 , 何不深議也?曰: 陛下之言是也 。臣今歸去 , 嚴加計之。 費禕將孫權議論魏延、楊儀之事告訴諸葛亮。

吳主孫權說魏延,楊儀都是小人,對蜀國沒好處。如果諸葛亮不在了,蜀國必亡於此二人。暗示費禕要提醒諸葛亮,我可是為你們好啊。在這裡,孫權挑撥了諸葛亮和下屬的關係,使了壞,是有他的政治考量的。東吳和蜀國亦敵亦友,都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孫權並不希望蜀國君臣團結,也不希望諸葛亮北伐成功,只有讓他們內耗,東吳才能得漁翁之利。而費禕,為了向諸葛亮邀功,如實打了小報告。

對於孫權的看法 ,諸葛亮聞之, 以為知言。對諸葛亮而言,本來就忌諱防範魏延,連孫權都這麼說了,就更加堅定了他要除掉魏延的決心。這事兒放在現在也一樣,你辛苦為老闆賣命。老闆用人時間長了,就感覺不到你的好了,內心深處會隱隱的猜測你是否有什麼問題。而一旦有一個分量很重的人,說幾句壞話,挑唆一下,你的老闆可能立馬就信了,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有先見之明。人,就是這麼怪。

孔明嘆曰 : 真聰明之主也! 此二人吾非不知,為惜其智勇,不忍殺之。費禕曰:丞相早宜去處。‘孔明曰:`已定奪下了。’拜辭, 回成都去了。不僅有外人挑事兒,再加上身邊一個信任的內臣敲邊鼓,那你的罪名就坐實了。對魏延而言,不殺你殺誰。但是,魏延並沒有表現出謀反跡象,除了偶有抱怨,這屬於性格原因,其他的真找不出殺他的理由。所以,除掉魏延,要做得巧妙。

諸葛亮六出岐山,派魏延領兵引誘司馬懿進入上方谷,打算用火燒的方式把司馬懿父子燒死在上方谷。諸葛亮火燒上方谷,除了要燒死司馬懿,還要一同燒死魏延。這一石二鳥之計,巧妙,狠毒。眼看此二人都將葬身於火海,誰料天降大雨,將大火撲滅。司馬懿僥倖逃脫,魏延也撿了一條命。魏延不是傻子,他難道不明白?魏延質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諸葛亮佯裝大怒,把責任都推給了馬岱。諸葛亮深知,讓馬岱背黑鍋,又怎能瞞得過魏延?諸葛亮授計馬岱,讓他傳話給魏延,說是楊儀的陰謀。此二人素來不合,魏延自然就信了。以魏延的性格,更加憤恨楊儀。所以說,玩大刀的,終究是玩不過耍權術的。諸葛亮此舉,自以為聰明,但卻是大大的失了一招,為他死後蜀漢政權內亂種下了禍根。

諸葛亮玩得這手太過陰險毒辣,自然是有人看不下去了。此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李卓吾。

李卓吾在《孔明火燒木柵寨 孔明秋夜祭北斗》 評論:“孔明如此謀殺魏延, 彼何肯服? 何不明正其罪 , 乃為詭計乎 ? 此正道之所無也。……如此舉動, 卻也羞人……李卓吾毫不留情的痛斥了諸葛亮,在魏延沒有絲毫“反跡”,並且功勳卓著的情況下,要把他和司馬懿父子一起燒死。陰謀敗露之後,又嫁禍楊儀,激化兩人的矛盾。李卓吾痛斥諸葛亮,與“奸雄”曹操有何區別?

只不過,到了清初,一個幫諸葛亮兜老底,做掩飾的重要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文學批評家毛宗崗)。毛宗崗為了迎合當朝統治者,本著“擁劉反曹”的強烈傾向,對《三國志演義》進行大肆加工改造。在毛宗崗版本《三國演義》裡,把諸葛亮對待魏延的一切錯誤統統勾銷。諸葛亮早就看出他腦後長了“反骨” , 對他的種種算計都是合情合理的。遺計斬魏延更證明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毛宗崗盡全力塑造諸葛亮“奇絕” 的人物形象,極力美化諸葛亮。把諸葛亮微小的不足都要加以文飾,把曹操塑造成“大惡”的“奸雄”形象,竭盡全力歌頌諸葛亮 。把諸葛亮塑造成一個光彩照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良臣賢相的楷模。這個造神運動很成功,諸葛亮成為了民族精神的象徵,歷來被世人讚頌。但是,這種篡改用力過猛。魯迅先生評價:“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謂一針見血。現在世人所讚頌的千古良相諸葛亮,那只是文學作品中一個虛化的諸葛亮,早已不是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死後,魏延繼續以振興蜀漢為己任,主張繼續北伐。魏延說:“垂相雖亡,吾自當率兵擊賊,云何以一人之死,廢天下之事耶 !”魏延這些話,絲毫沒有背反之心,反而說明了他要繼續“率諸軍擊賊”,不能因諸葛亮之死而中斷北伐事業的雄心壯志。《三國演義》中,有魏延“背反”的故事情節,也有諸葛亮遺計斬魏延的妙策。這純粹是毛宗崗的篡改虛構。而且這種虛構也完全站不住腳。

如果魏延真要叛反,又何必從五丈原撤退時,搶在楊儀之前南返呢 ?他完全可以 率領本部人馬,在前線倒戈,投降曹魏。如果魏延真要叛反,完全可以回軍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軍臨成都城下,奪取蜀國政權。又何必一次次表奏楊儀造反,讓蜀主來裁斷,他完全可以帶兵直接殺掉楊儀。但魏延都沒有這樣做。陳壽在《三國志·魏延傳》中已作了比較客觀的結論:“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這都印證了魏延根本沒有叛反之心。

但是,君子鬥不過小人。一代名將魏延,沒能死於他征戰幾十年的沙場,卻死於叛臣楊儀之手。諸葛亮沒能做到的事,楊儀替他做到了。楊儀是個反覆無常,爭權奪利的小人。諸葛亮死後,楊儀自以為功大,應當代諸葛亮把持朝政。他平日處事,在達不到自己目的時,便“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楊儀傳》楊儀後來終於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他對費禕說:“往者垂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 令人追悔不可復及。”

事實證明,真正想叛反的是楊儀,只是當時時機未到。諸葛亮臨死前指定的繼承人是蔣琬而非楊儀,楊儀以不正當的手段,竊取大權後,殺害了魏延,並且夷滅了魏延三族。一代名將魏延,為蜀漢事業征伐一生,功勳卓著,卻慘死於權臣之手,留下了蜀國曆史上最大的冤案。而智絕一生的諸葛亮,卻始終沒有看清叛賊楊儀的真面目,給他窮極一生打造的蜀漢政權,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也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縱觀中國歷史,廉頗、藺相如“將相和” 的故事,之所以傳為千古美談。說明了將相不和,文臣與武將爭鬥,是中國封建政治的常態。文武不和,在三國時代,也是屢見不鮮。就蜀漢政權為例 , 諸葛亮與關羽、魏延不和,劉巴與張飛不和,彭羕與馬超不和。文臣輕視武人,由來已久。諸葛亮用人與曹操有很大的不同,曹操重“才”,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濟濟,各顯其能。諸葛亮重“德”,充其量只能使用二流人才。

魏延之死 千古奇冤 魏延之死究竟是誰之過?

況且,諸葛亮所謂的“德”,更大程度上是以是否忠於他來衡量的,所以他駕馭不了像關羽、魏延這樣的一流人才。由於他不善於培養人才,造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人才凋敝的局面。由於他對誰都不放心,事必躬親,累得心力憔悴,最終病逝五丈原。五虎將之後,魏延成了蜀國僅存的一員大將,一直奔走疆場,殺敵立功,對蜀國忠心耿耿。

諸葛亮不僅沒有好好的用他,還處處的壓制他,迫害他。以至於最終被權臣所害。名將魏延之死,是一場將才毀於權臣的悲劇,也是蜀國的悲劇,這個蜀國政權中最大的冤案,留下了歷史的慨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