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歷史上的唐高宗,真的是人們口中的傀儡皇帝嗎?

歷史上的唐高宗,真的是人們口中的傀儡皇帝嗎?

下文經出版社授權摘編自《唐高宗的真相》,作者:孟憲實,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高宗為主 武后為輔

後世為了抹黑篡位的武則天,連帶把高宗也說成了懦弱無能的傀儡式帝王。實際上,高宗決策果斷,敢作敢為,而高宗在世時的武則天,也是真正的賢內助,跟高宗一唱一和,配合緊密。

在唐高宗和武則天之間,現有的流行史書的基本描寫是高宗柔弱甚至窩囊。武則天則是動物兇猛、步步進逼。一切都是武則天做主,高宗如同一個沒有骨頭的老人,最多在一邊求求情,可憐兮兮。這種關係,在他們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尤其表現突出。然而,這一切都不是歷史真相,這是舊史學努力營造的結果,武則天是被妖魔化了,唐高宗呢,則被弱智化。

那麼,高宗與武則天夫妻兩人的關係,真相到底如何呢?

現在,我們努力尋找說明唐高宗性格的新資料,尋找能夠證明唐高宗和武則天關係的新資料,就是為了復原歷史的原本狀況。

麟德元年(664),河北的魏州刺史出了問題:貪贓。用現在的說法就是貪汙。案情嚴重,肯定是貪汙數額巨大。但是,這個人不是一般人,他是郇國公李孝協,皇帝的叔叔,屬於皇室成員。皇室成員的問題一般由宗正寺負責,於是宗正寺就提出,按照法律,李孝協應該處死,但是,他的父親為國家捐軀,他本人也沒有兄弟,如果處死,就會絕嗣。所謂絕嗣,就是絕戶,沒有了後人。通常,這種情況是要給予認真考慮的。但是,唐高宗很堅決,回答說:“畫一之法,不以親疏異制,苟害百姓,雖皇太子亦所不赦。孝協有一子,何憂乏祀乎!”(《資治通鑑》卷二〇一)他的意思是:法律講究的是一致對待,不能因為親疏關係而發生變化,如果侵害百姓,就是皇太子也不能赦免。何況李孝協有兒子,哪裡存在絕嗣問題。最後還是下令,使李孝協在家中自盡。

這件事,原本宗正寺是要從中袒護李孝協,把沒有兄弟說成是絕嗣,而絕嗣的真正含義是沒有後代。宗正寺含糊其辭,指望皇帝一馬虎,那麼李孝協就可以保住性命了。哪裡想到,皇帝一點不含糊,概念清晰,法制觀念也不淡薄,乾淨利索地把李孝協處置了。十分堅定地維護法律,即使是皇親國戚也一律法辦,這是唐高宗內心世界的一種真實顯現,是唐高宗性格的充分展現。從這裡我們看到的唐高宗是態度鮮明,意志堅定,處事果敢。這跟我們一般對唐高宗的印象很不一致。

哪一個唐高宗才是真實的呢?

讓我們再看一個事例。顯慶五年(660),房州刺史梁王李忠被廢為庶人。《黜梁王忠庶人詔》列舉了梁王李忠的一系列罪狀,如為反對派說情,派人偵察兩宮動靜,說夢見什麼什麼,又私下跟巫師占卜等,總之根據他的罪行,“考之大義,應從極刑”。這就是說本來要處以死刑的。但是為什麼最後沒有這麼辦,而是免為庶人呢?這是因為皇后武則天的請求。詔書中這樣寫道:“皇后情在哀矜,興言垂涕,再三陳請,特希全宥。”(《唐大詔令集》)

在這裡,我們對於唐高宗和武則天都得到了不同以往的印象。通常給我們的印象是武則天對於高宗這些親戚,都是趕盡殺絕而後快。通常,唐高宗對於武則天的決策或者袖手旁觀,或者無能為力。幸虧這個原始檔案被儲存下來,我們才知道對於李忠,唐高宗是主張殺的,而武則天是說情的。唐高宗是堅決的,而武則天是多情的。武則天是流著眼淚,再三陳請。於是,我們又得到了一個不同的武則天形象。以往,我們會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整天兇巴巴的女毒物,不是殺這個就是殺那個。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唐高宗的身邊,一邊流淚、一邊陳述的武則天。本來主張堅決處理的唐高宗,面對武則天的不斷求情,只好妥協,保全了這個皇子的性命。

那麼,唐高宗和武則天兩人的關係呢?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高宗為主,武則天為輔的基本關係。高宗在世的時候,究竟哪個武則天形象更令人信服呢?聯絡唐高宗對於李孝協的處置,我們可以相信,這樣的資料透露出來的資訊應該是更可靠的。

歷史上的唐高宗,真的是人們口中的傀儡皇帝嗎?

電視劇《武則天》(1995)劇照。

夫妻搭檔 親密戰友

唐高宗力排眾議確立武則天為皇后,因為阻力太大,在清除了所有的阻力以後,為了自我證明,唐高宗竭盡全力樹立武則天的威信。讓武則天拋頭露面,讓武則天參與朝政。部分因素,就是要表演給世人看:你們越是否定武則天,我就越發抬舉武則天。武則天威信的樹立,最有功勞的人當然就是唐高宗。

為了樹立武則天的威信,唐高宗與武則天配合默契。

廢王立武之後的和解,

用武則天上表的方式昭示給世人

高宗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皇帝下詔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宣佈立武則天為皇后。同月二十一日大赦天下。就在大赦天下的那一天,武則天上表給皇帝,說當初韓瑗、來濟反對任命自己為宸妃,敢於面爭廷諫,是一種真正為國的表現,希望皇帝給予嘉獎。

《資治通鑑》卷二〇〇的記載是:

丁巳,赦天下。是日,皇后上表稱:“陛下前以妾為宸妃,韓瑗、來濟面折廷爭,此既事之極難,豈非深情為國!乞加褒賞。”上以表示瑗等,瑗等彌憂懼,屢請去位,上不許。

前面,我們提到過這件事,說這是為了表達皇后的寬宏大量。僅僅如此嗎?當然不是。經過廢王立武的事件,朝廷經過了劇烈的動盪,如果繼續鬥爭下去,只能對政局發生更嚴重的破壞。這就如同經過玄武門之變,國家受到極大的傷害,唐太宗所以在控制局面以後立刻實行全面和解一樣,唐高宗如今也有和解的需要。但是,這個和解政策,卻不是由唐高宗提出的,而是由新皇后武則天提出的。可以相信,武則天這個原諒韓瑗、來濟的上表,絕不會是擅自做主,一定是與高宗商量之後才提出的。

那麼,為什麼由皇后提出,而不是皇帝提出呢?

第一,提出的問題不是關鍵問題。在廢王立武的過程中,關鍵的問題是長孫無忌為首的反對派反對武則天當皇后。在看到反對派勢力強大以後,高宗與武則天有所退縮,退而求其次,於是提出不當皇后當宸妃的要求。結果,遭到韓瑗、來濟的反對,沒有成功。高宗與武則天不得已繼續要求廢王立武,讓武則天當皇后,而最後終於成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韓瑗、來濟當初不反對武則天當宸妃的話,那麼武則天就不會當上皇后。所以從當皇后的意義上說,韓瑗、來濟是有正面作用的。所以,提出表彰韓瑗、來濟是有道理的。設想,高宗和武則天會表彰韓瑗、來濟他們反對武則天當皇后嗎?不會。所以,他們選擇的是一個非關鍵問題。

第二,提出表彰韓瑗、來濟,其實也有拉攏兩人,瓦解長孫無忌陣營的意義。一方面,給天下人看看,皇上和皇后不計前嫌,寬宏大量。如果韓瑗、來濟不接受,那就是典型的敬酒不吃。

第三,這個政策要和解,要拉攏,如果由皇帝提出不是更好嗎?不。因為對方的心理還不清楚,如果皇上被人拒絕,那就難以收場,而皇后提出,即使被拒絕,也可以由皇帝收場。

後來的事實證明,和解也好,寬容也好,對方都沒有接受。不久以後,韓瑗上書,為褚遂良求情,認為褚遂良沒有錯。如果褚遂良不錯,那就是皇帝錯了。所以和解不成。唐高宗開始有步驟地打擊對手,先把韓瑗、來濟貶出朝廷,然後再收拾長孫無忌。這些,在第十講,講廢王立武的對立派下場的時候已經講過。

皇后的身份特殊,既不等於皇帝,又能代表皇帝。正確的就算作是皇帝的,需要修正的則是皇后的建議而已。從此以後,唐高宗和皇后武則天經常以這樣的方式,用不同的態度發表意見,使得皇帝治理天下的靈活性有了充分的體現,彈性變得很大。有的時候,用皇后的名義宣佈政策,有的時候,以皇帝的名義宣佈政策。然後,或者是皇帝,或者是皇后,再進行第二步行動,從而使得整個政策進退有餘,伸縮自由。皇帝與皇后的配合,親密無間,十分融洽。

歷史上的唐高宗,真的是人們口中的傀儡皇帝嗎?

唐高宗像。

皇帝要御駕親征,

皇后阻攔

高宗時期,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奉行親唐政策,百濟與日本關係密切。高宗顯慶五年(660),百濟倚仗高句麗的支援,加緊進攻新羅,侵佔新羅多座城市。新羅再次派使者,請求唐朝出兵。唐高宗派出蘇定方大將軍統兵十多萬,水陸並進,攻打百濟。四月出兵,八月傳來捷報,在新羅的配合下,蘇定方一舉攻克百濟首都,俘虜百濟國王。十一月,獻俘儀式在洛陽舉行。十二月,高宗作出決定,要乘勢攻取高句麗並且御駕親征。

轉年是公元661年,高宗年號是龍朔元年。《新唐書·東夷傳》的記載比較籠統,說“龍朔元年,大募兵,拜置諸將,天子欲自行”,高宗繼續在全國招兵,並且繼續堅持御駕親征。

到了四月,35萬大軍已經集合,各路將軍已經選派,主要的分工和基本的戰略都已經部署完畢。與此同時,唐高宗宣佈,親自率領大軍在諸將的後面跟進。可見,進軍的部署和自身的位置,都已經安排停當。

整個戰爭的部署都已經完成,當天也沒有見到武則天說什麼。好幾個月的準備期間,也沒有見到武則天說什麼。但是,當這些命令宣佈14天以後,皇后武則天突然發言了。《資治通鑑》卷二〇〇記載:“皇后抗表諫親征高麗。”結果呢?大家都知道了,如《新唐書·東夷傳》的記載:“武后苦邀,帝乃止。”

皇帝御駕親征,唐太宗已經有前車之鑑。連能征慣戰的唐太宗,尚且不能打贏一切戰爭,對於戰爭沒有任何經驗的唐高宗如果親臨前線的話,恐怕只能成為將軍們的拖累。如果失敗,對於皇帝的損失,也是很清楚的。其一,是身體的損害不可避免。即使是皇帝,也要表達跟戰士們同甘共苦的姿態,身體當然吃不消。當初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就嚴重地損害了身體。其二,精神上的損失也不可避免。因為是皇帝決策,牽動方面很多,影響會更大,皇上為此承擔的後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這些因素,並非事到臨頭才可以想到啊,為什麼高宗還是提出御駕親征呢?我以為,皇帝親征有利於提高士氣,可以加大動員力度,可以誘發群眾的參戰熱情。這應該就是皇帝提出親征的動機。

動員完畢,皇帝其實是不能真的到前線去的。可是,皇帝能夠自己再提出不去嗎?不能。那樣會給人以懦弱的感覺,臨陣脫逃。而皇后提出就比較恰當。皇后比別人更瞭解皇帝的龍體狀況,皇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現在的身體不容許親臨前線等,反正皇后一番義正辭嚴的堅持,皇帝就不再堅持了。這是什麼?這就是政治上的雙簧演出,只有皇帝和皇后配合最有利,這樣的戲碼皇帝是不能跟大臣合演的,否則會讓大臣看扁。皇帝御駕親征泡湯了,將軍們應該更高興,否則陪著皇帝打仗,負擔一定更重。士兵們大概不希望如此,有皇帝參戰,政府投入應該更大,為鼓舞士氣一定更花本錢。但是,已經集合起來的戰士和隊伍,能夠因為皇帝變卦了就退出嗎?當然不能。

這是一次皇帝、皇后的密切配合。相信說他們配合默契,大家應該沒有異議。

歷史上的唐高宗,真的是人們口中的傀儡皇帝嗎?

唐高宗的影視形象。

建言十二事,是誰的戰略?

唐高宗的統治,可以大體區分為兩個階段。前20年,高宗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幾乎是四面出擊。好在天公作美,風調雨順,農業豐收。軍事上,將軍努力,四海安逸,東西進攻都成功。從高宗即位,到總章三年(670),唐高宗的治理達到高峰。

但是,從咸亨年間開始,出現了問題。咸亨元年(670),天下大旱,為了這個旱災,高宗特意把年號改作咸亨。接下去,吐蕃迅速崛起,侵佔吐谷渾的地盤(青海),咸亨三年(672),唐朝的軍隊與吐蕃大戰,結果全軍覆沒。與此同時,東方的朝鮮半島再出問題,新羅要統一朝鮮,與唐朝發生摩擦。不得已,唐朝在上元元年(674)正月派出軍隊前往朝鮮半島。

對於唐高宗而言,面臨的問題是選擇:是否繼續以往的政策?如果繼續兩線作戰,力量不支。比如,咸亨元年(670)的時候,唐朝已經討論出兵青海,但是因為年收成不好,供應有問題,所以推遲一年才出兵。國家的財政出現了困難,而且是很明顯的困難。

如果不堅持,那就必須改變,而改變就意味著收縮,那麼官場和社會是否能夠理解和支援呢?這也是一個問題。面臨重大的政策轉變,醞釀和實施必須有一個過程,輿論宣傳和說服都是必要的。

這就是武則天所謂“建言十二事”出現的背景。

上元元年(674)十二月,武則天提出“建言十二事”,就是12條重要建議。這12項建議,《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的武則天部分有記錄:

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十、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帝皆下詔略施行之。

這些建議,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經濟上開源節流(一、二、三、四、五);政治上納諫防奸(六、七);意識形態上提高《老子》和母親的待遇(八、九);提高下層官吏的待遇和提升機會(十、十一、十二)。通常大家都是這麼看的。尤其很多人喜歡從皇后、皇帝的鬥爭哲學高度看待這個問題,認為這是武則天獨立施展個人政治水準的標誌。

其他條款都容易理解。對於第九條,“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通常大家都認為最能代表武則天的女性特色。其實,這樣看,僅僅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而且是一個不重要的方面。我們知道,父親去世,兒子要守孝三年,這是國家禮儀規定的。那麼,什麼人都必須如此嗎?有沒有強制性的措施呢?事實上,這樣具體地遵守孝道,適用者有一定的範圍,即那些國家官員和讀書人。官員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要離職離崗。讀書人呢,這期間就不要再去參加科舉考試或者官員的推舉。對於普通百姓,其實是沒有具體要求的。

這條建議,看起來更尊重母親了,至少把母親與父親的地位拉平了。因為此前,母親去世如果父親健在的話只要求守孝一年。現在變成三年,多出了兩年,這有什麼意義呢?除了在觀念上提高母親的待遇以外,最重要的不是在這裡,最重要的在於緩解官場上的矛盾。

這是怎麼回事呢?

唐高宗的時候,官場上已經存在嚴重的官多職少的問題。想當官的人、有資格當官的人很多,而官位很少,可以說這是官場的基本矛盾。早在顯慶二年(657),吏部侍郎劉祥道就因為入流的官員太多而職位不足,建議朝廷改革。“今選司取士傷濫,每年入流之數,過一千四百,雜色入流,曾不銓簡。即日內外文武官一品至九品,凡萬三千四百六十五員,約準三十年,則萬三千餘人略盡矣。若年別入流者五百人,足充所須之數。望有釐革。”(《資治通鑑》卷二〇〇)當時新的官員有1500人,而官場實際需要只有500人,造成等待官職的人嚴重積壓以及官場矛盾。

《資治通鑑》記載總章二年(669),在裴行儉主持下,實行“長名姓歷榜”辦法,把每個人的歷官和官衙的級別詳細分等,然後按照資格逐漸升級。“時承平既久,選人益多,是歲,司列少常伯裴行儉始與員外郎張仁,設長名姓歷榜,引銓注之法。又定州縣升降、官資高下。其後遂為永制,無能革之者。”(《資治通鑑》卷二〇一)這個辦法當時評價很高,但是官場的基本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因為這個辦法是增加了官員升遷的等級,延緩了每個官員升遷的速度,但是不能解決崗位少而待崗官員人多的基本矛盾。

母親的孝假,從一年變成三年,迫使一部分官員離職,給其他人騰出兩年的位置。這樣一來,全國官員按照13465名計算,加上父親去世的孝假,每個官員就有整整6年的時間必須離開崗位。就武則天的建議來說,每個官員增加了兩年的孝假,全國官員總共增加了26930年。唐朝的官員4年一個考核期,4年之後考核,考核之後先離崗,然後再任職。那麼每人多兩年的孝假,等於4年一共多出了6732個崗位。這個建議,母親是否得到尊重是說不清的,但是肯定緩解了官場上的基本壓力,這是確實的。

在我看來,“建言十二事”,最重要的是“息兵,以道德化天下”的具體建議。其實,所謂讀《老子》我以為也可以從這個意義上去看待。李唐重視老子,認老子為自家的老祖宗,這是從高祖的時候開始的。這個時候再提出讀《老子》,我以為是因為透過《老子》一書,可以閱讀出來皇帝要進行政策轉移的依據。無為無不為,是《老子》一書中有關辯證思想的多種表述之一。皇帝要戰略轉移,理論從哪裡來呢?從老子這裡出發,合理合法。皇帝的戰略轉移,廣泛地說是戰略收縮,具體的講就是放棄東西兩線作戰的現狀,集中力量對付西部。

就在武則天提出“建言十二事”的當年正月,朝鮮半島又出現問題,唐朝再次派出大軍與新羅作戰。就在建言提出以後的二月以後,上元二年(675)二月,宰相劉仁軌率領唐朝大軍打敗新羅,而新羅表現得很乖,立刻承認錯誤派使求和。一年以後,唐朝撤出所有軍隊,所有唐人擔任的當地官員全部換人。唐朝讓新羅順利統一朝鮮半島,從而換取雙方的和平,而唐朝必須把國家的力量全部用在西部戰場上來。唐朝平穩地實現了戰略轉移。

那麼,武則天的“建言十二事”,究竟有什麼意義呢?通常,人們總是喜歡從權力鬥爭的角度看待這件事,說是武則天顯示自己政治智慧的宣言書。在我看來,其實這就是唐高宗放棄全面作戰路線,戰略重點開始由東部轉變為西部的輿論宣傳。反映的是國家已經沒有實力兩面作戰,什麼以道德化天下,不過是美妙的說辭而已。

那麼,為什麼由皇后提出,由皇帝肯定,而不是乾脆由皇帝提出來呢?這其實就是道家主張的君無為、臣有為的觀點。由皇后提出,可以試探大家的看法,如果不可以,由皇帝宣佈修改或者收回,在確保皇帝權威的基礎上,擁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後來,對於武則天的“建言十二事”,結果是“帝皆下詔略施行之”。這個“略施行”,其實就是大略施行,並不是照單全收。這可以證明唐高宗行政方面的謹慎,也證明唐高宗和武則天配合的默契。

撰文|孟憲實

摘編、編輯|李永博

導語校對|吳興發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