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山海關之戰,多爾袞吊打吳三桂,李自成吃了目光短淺的虧

清軍入關這件事,在之前的文章裡聊過了。但是今天還想再寫一篇來聊聊,重點說說多爾袞是如何逼迫吳三桂一步步接受投降的。

大清入關這件事,其實就是三個男人之間的博弈。

大清幼主福臨繼位後,范文程瞅準時機,建議多爾袞儘快進兵,與李自成爭奪中原。多爾袞同意了他的建議,集結大軍出征。當時,多爾袞選定的路線,不是進攻山海關,而是從長城突破,繞過山海關南下。

李自成這邊,攻入北京之後,飄飄然,感覺非常好。他知道吳三桂駐守山海關,是他統一大業的關鍵一環。所以,他第一時間派人控制了吳三桂在北京的家人,將他們全部軟禁起來。然後寫信招降吳三桂,還不忘附上吳三桂父親吳襄的親筆信。

山海關之戰,多爾袞吊打吳三桂,李自成吃了目光短淺的虧

吳三桂這邊,咱們多說幾句。吳三桂有個舅舅叫祖大壽。他是遼東寧遠人,明末大將,長期帶兵鎮守寧遠。崇禎十四年(1641),在松錦大戰中,明軍大敗,洪承疇投降清朝,祖大壽也率部投降清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吳三桂給舅舅祖大壽寫了一封信,信裡雖然沒有說明投降的事,但是態度曖昧,搖擺不定。祖大壽不敢隱瞞,將信交給皇太極。皇太極看後,親自給吳三桂回信,勸他早下決心。但是,吳三桂並沒有投降。

崇禎十七年正二月間,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快到北京了,大明江山即將覆滅。崇禎皇帝下詔命令天下兵馬入京勤王,並於三月五日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他火速帶兵離開寧遠,前來京師勤王。此時,吳三桂依舊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接到崇禎的聖旨後,一再拖延,起兵之後行動速度極慢。等他的大軍抵達唐山一帶時,崇禎已經吊死了。吳三桂只好帶兵退回山海關駐紮。

山海關之戰,多爾袞吊打吳三桂,李自成吃了目光短淺的虧

這下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了。崇禎死後,大明朝亡了。吳三桂何去何從呢?是投降李自成,還是投降多爾袞?吳三桂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

接到李自成的招降信後,他先決定投降李自成,畢竟家人的性命都在他手上,不救也不合適。但是,假如李自成卸磨殺驢,那又該怎麼辦呢?

吳三桂依舊拿不定注意。

但是,形勢不容許他繼續猶豫了。沒辦法,他只好答應投降李自成。留下唐通接管了山海關,然後自己率兵前往北京朝見李自成。但他走到玉田時,得知愛妾陳圓圓已經被李自成手下人掠去,家人也沒有得到很好安置,非常氣憤,“翻然復走山海關”,打敗了唐通,自己佔據山海關,與李自成徹底決裂。

山海關之戰,多爾袞吊打吳三桂,李自成吃了目光短淺的虧

在這無奈關頭,吳三桂給多爾袞寫了封信,請多爾袞來幫助他擊退李自成,事成之後,“將裂土以酬”。所謂“裂土以酬”,指的是以黃河為界,吳三桂佔南方,多爾袞佔北方。

儘管吳三桂在信裡並沒說投降,但是,多爾袞得到吳三桂的信後,依舊大喜過望。他知道,大清的機會來了。於是,他立刻率領大軍改道,直赴山海關。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緊要關頭,三個男人中,最清醒的是多爾袞,他目標明確,行事穩健。吳三桂遇事猶豫不決,左顧右盼,缺乏一個軍事主帥應有的決策能力。李自成目光短淺,對形勢估計嚴重不足,對清軍重視不夠,沒有第一時間派兵攻下山海關,驕傲自大地以為吳三桂會向他投降。

山海關之戰,多爾袞吊打吳三桂,李自成吃了目光短淺的虧

在這種情況下,勝負其實已經很明顯了,結局已經註定了。接下來,我們看看多爾袞是如何一步步逼迫吳三桂投降的。

接到吳三桂的第一封信後,多爾袞率領大軍星夜兼程,趕往山海關。但是,當大軍逼近山海關時,多爾袞卻放緩腳步,故意徘徊不前。

此時,李自成已經識破吳三桂投降清朝的意圖。便加緊行軍速度。

著急萬分的吳三桂又給多爾袞寫了第二封信,信中請求多爾袞“速整虎旅,直入山海”。

多爾袞把節奏拿捏得非常到位。他不緊不慢,於二十一日把大軍開到了距山海關十里處。此時,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已經開始攻城了。

山海關之戰,多爾袞吊打吳三桂,李自成吃了目光短淺的虧

多爾袞非常瞭解吳三桂的窘境,因此長時間作壁上觀,眼看著吳三桂和李自成廝殺。他要把吳三桂徹底逼上絕路,徹底放棄“裂土以酬”的想法,心甘情願投降清朝。

吳三桂對陣李自成,漸漸露出疲態。很快,李自成的大軍就攻佔了山海關的東西羅城和北翼城。此時,吳三桂已經徹底放棄了“裂土以酬”的想法,他在部下的護送下,殺出重圍,親自到多爾袞帳中求救。這時,多爾袞才決定進兵山海關。

山海關之戰,多爾袞吊打吳三桂,李自成吃了目光短淺的虧

在與李自成作戰的過程中,為了儘可能多地消耗吳三桂的部隊,多爾袞命令吳三桂軍首先上陣,在雙方精疲力竭之際再令八旗軍衝擊。結果李自成軍大敗,不得已撤出戰鬥,退回北京。

清軍入關之戰,精明的多爾袞充分利用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的矛盾,一步一步逼迫吳三桂接受他的條件,然後迫使吳三桂充當他的馬前卒,一路開道,滿清八旗兵則以最少的傷亡,入主北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