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爭,比如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明朝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等。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兩晉南北朝時期,前秦與東晉之間的淝水之戰。

為了方便理解,本集我儘量不涉及古代的地名,完全按照我們現代的地圖與地名進行敘述。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在公元383年,地點在今天安徽省壽縣的東淝河。在淝水之戰前,前秦與東晉之間,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區域性戰爭,也是淝水之戰的導火索,所以我們把本次戰爭分為三部分,一是公元373年至383年之間,東晉與前秦之間分別在西部、中部與東部三線的土地爭奪戰,二是淝水之戰前的洛澗之戰,三是淝水之戰的本體。

前哨戰

自苻堅消滅前燕與代國、征服西涼之後,就完成了北方的統一。所以苻堅開始放眼於南方的東晉,夢想完成秦皇漢武的偉業,統一中國。自公元373年,苻堅開始一系列對東晉的土地兼併的戰。首先從東晉軍事力量最薄弱的地方——益州與梁州入手,分別任命前秦的王統、毛當作為主帥。兩人也是不負重託,輕鬆拿下了益州與梁州,就是現在的陝西南部與四川等地。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西部的戰線結束之後,苻堅開始謀劃中部的進攻,首先是(荊州)湖北的重鎮襄陽。公元378年,苻堅派他的兒子符丕領兵十七萬進攻襄陽。荊州的襄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腹地。東晉自然是重兵守衛,前秦圍攻了一年時間,才攻破襄陽,俘獲了守將朱序。這位朱序是左右淝水之戰走勢的重要人物之一,後面會提到。襄陽失守之後。自378年至383年5月,前秦與東晉圍繞著襄陽又進行了多次小範圍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雖然前秦始終沒有攻破荊州,但是襄陽一直控制在前秦的手中。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在進攻襄陽的同時,苻堅也開始了東線的戰爭,前秦將領懼難、毛當、彭超,帶兵七萬,分別攻下了東晉的徐州(彭城)、淮陰、盱眙。然後又集中兵力圍攻東晉的江蘇寶應(三阿)。這時候,前秦的軍隊距離東晉的重鎮揚州(江陵)也只有100里路。東晉自然是發兵解圍反擊,又重新收復了盱眙、淮陰等地。東線戰事就僵持在了徐州以南,淮水以北的方寸之地。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上述三線的戰爭,可以說是淝水之戰的前哨戰。整體來說,前秦佔優,獲得了東晉的梁益二州與襄陽等地,這些勝利,也給了苻堅很大的信心,從而才有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

前秦內部的戰爭分歧

公元382年,苻堅準備親率九十七萬大軍,進攻東晉。按照慣例,前秦內部自然有主戰與主和兩派。主戰派分別是秘書監朱彤,還有唯恐天下不亂的鮮卑族的慕容垂與羌族的姚萇。其中朱彤曾經率軍攻取了梁州,所以認為東晉不堪一擊,而慕容垂與姚萇則是希望趁此時機,脫離苻堅的統治,建立各自政權。

主和派則是勢力強大,苻堅的弟弟符融、太子符宏、和尚道安、苻堅心愛的老婆張夫人以及已經去世的丞相王猛都是主和派。但是,奈何主戰派裡面有個大咖,就是苻堅自己。所以公元383年的七月,苻堅宣佈親自南征。

行軍路線

苻堅將南征路線分為四路,8月初,由前鋒都督符融率領二十五萬人,從西安出發。西部軍隊由羌族姚萇率領,從四川沿長江而下。北部軍隊從河北出發,西北部軍隊,從甘肅出發。中軍由由苻堅親自坐鎮,領步兵60萬,騎兵二十七萬,從西安出發。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前秦軍隊到達情況

從地圖中可以看出,前秦的軍隊非常分散,西部、西北部、北部、中部各個地方都有軍隊,戰線拉的極長。到了九月份,苻堅率領的中軍到達了河南沈丘(項城),然而這時候只有符融率領的前鋒軍到達了壽縣西北的正陽關鎮(穎口),河北的兵才到徐州,甘肅的兵更慢,才剛到咸陽,而姚萇率領的西部軍則是磨磨蹭蹭沒有積極行動。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所以前線只有符融的二十五萬軍隊投入了戰鬥。十月十八日,符融先是攻破了壽縣,擒獲了守將徐元喜。然後派梁成率五萬人駐紮在大澗溝(洛澗或洛河),阻擋東來的東晉援軍。

東晉軍隊佈置情況

東晉當時的丞相是謝安。謝安以弟弟謝玄為主帥帶兵八萬拒敵,另派胡彬率五千水軍,沿淮河進軍支援壽縣。不過,胡彬還未到,壽縣就被符融攻破,所以胡彬的五千援軍就駐紮在了陝石(禹王山旁邊)。謝玄的軍隊,忌憚梁成的五萬人馬,就在距離大澗溝25裡的地方安營紮寨。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洛澗之戰

從地圖中可以看出,兩軍的部署已經很明瞭。除了胡彬的五千水軍孤軍深入之外,大澗溝以西由前秦軍隊控制,東晉則防守在大澗溝以東。就在雙方對壘之時,符融擒獲了一個由胡彬派出,向謝玄求救的密使,符融認為東晉軍隊已經彈盡糧絕,就有了輕敵的想法。所以馬上派人彙報給苻堅,苻堅於是就脫離大部隊,僅帶了八千騎兵趕到壽縣與符融回合。

這時候的苻堅,輕敵的思想也越來越嚴重,竟然又出了昏招。他派原來東晉襄陽的守將朱序去遊說謝玄投降。要知道,雖然朱序被俘虜,但是,對東晉也是一門忠烈。當時不僅堅守了襄陽一年時間,而且朱序的老媽都率領婢女修復城牆,來阻擋前秦進攻,可見對東晉的忠誠。苻堅竟然派他去做說客,也是昏了頭腦。朱序到了謝玄那裡,自然是將前秦內部情況一清二楚的透漏給了謝玄,還出了一個主意,讓謝玄趁苻堅的百萬大軍還沒有集合完畢,趕緊主動進攻,這樣獲勝的機會還大一些。謝玄覺得也有道理,就讓劉牢之率領五千軍隊進攻梁成的五萬人。

這麼看,謝玄其實心裡還是沒底,擺明了讓劉牢之這個炮灰只帶五千人去探探虛實。不過劉牢之怎麼說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將,帶領的五千人又是著名的“北府兵”。劉牢之不負所托,夜襲成功,以五千人戰勝了梁成的五萬人,並斬殺主將梁成與副將王詠。洛澗之戰雙方的兵力對比是1:10,雙方的數量懸殊遠遠大於淝水之戰的兵力對比。簡單說,洛澗之戰東晉的軍隊一個人要打十個人,淝水之戰只需要一個人打三個人就可以了。

教科書說的竟然是錯的,還原一個可能史上最詳細最真實的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

洛澗之戰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東晉兵將的信心,同時也削弱了前秦軍隊計程車氣。洛澗之戰後,東晉軍隊分為水路兩軍,向西進發,駐紮在了東淝河的東面。前秦的軍隊則退守壽縣,駐紮在東淝河的西面。大戰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謝玄提議,前秦的軍隊退後三十里,讓東晉的軍隊先渡過東淝河,然後雙方決一死戰。苻堅與符融都認為可行,可以在東晉渡河時進攻,符合兵法裡面的“半渡而擊之”的戰術。不過苻堅計程車兵都是由不同種族組成的,魚龍混雜,人心不齊,其次呢,東晉的降將朱序、徐元喜等人,在前秦軍隊撤退的時候就大喊“秦軍敗了、秦軍失敗啦”,引起極大的恐慌。謝玄就趁機引兵渡河攻擊,秦兵隊伍在後撤的過程中已亂,晉軍大勝。

因此參與到淝水之戰計程車兵其實並無百萬之眾,實際上三十萬也不到,再加上前秦士兵大多已經逃跑,真正投入戰鬥的寥寥無幾。

前秦失敗的原因

從後續的分析來看,苻堅失敗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輕敵。按照苻堅最初的部署,如果可以等到河北的兵力開始進攻寶應、揚州等地,姚萇率領的蜀軍沿江進攻東晉的西部,苻堅親率大軍進攻謝玄軍隊,形成三面合圍之勢,只要一路得手,東晉就會瓦解。但是苻堅捨棄大部隊,僅帶領八千軍隊與符融匯合,完全是輕敵所致。

其次就是苻堅對俘虜的將領過於仁慈。偉大的拿破崙曾經說過:“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雷鋒同志曾經也表示:對同志像春天般溫暖,對階級敵人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殘酷無情。苻堅在這方面就非常沒有覺悟。他分別收留並且還重用後燕的貴族慕容垂、羌族貴族姚萇、東晉的將領朱序、徐元喜這些人。這裡面朱序、徐元喜在淝水之戰中臨陣反戈一擊。慕容垂則是在淝水之戰後第一個脫離苻堅,最終建立後燕。姚萇更不用說了,苻堅最後就死在姚萇手裡。這可真是,用人用不對,親人兩行淚。

淝水之戰估計是誕生成語最多的古代戰役。其中我們熟知的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則剛好表達出了整個淝水之戰中苻堅的心理過程。

東晉在淝水的勝利,最大的功臣就是“北府兵”。“北府兵”是由北方流亡到東晉的普通百姓組成的軍隊,是他們不畏強秦,勇於奮戰的精神才造就了淝水之戰的勝利。

雖然東晉獲勝,但是東晉內部的官僚階級北伐意願並不強烈,導致北方又重新陷入混戰之中,中原百姓再次經受戰火的摧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