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南北朝:在“南弱北強”的格局中,南朝是怎樣取得大部分勝利的?

在南北朝時期,北朝的軍隊較為強悍,便形成了“南弱北強”的局面。在南朝梁武帝登基初期,北魏的內部正處於動盪時期,由於北魏的政治腐敗和常年發動戰事,北魏百姓擔負著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導致各地百姓不斷起義。梁武帝得知北魏處於劣勢的境地後,雖然知道北魏軍事總體還是比南朝強大,但梁武帝並沒有猶豫,便把握這個時機準備進攻北魏。隨後梁武帝便命令他的胞弟蕭宏擔任都督,成為梁軍的總指揮,並命令柳惔為副指揮,率領梁軍駐守洛口。北魏方面得知訊息後,便命令魏軍將領王元英前去應戰南朝的征伐。

南北朝:在“南弱北強”的格局中,南朝是怎樣取得大部分勝利的?

北朝和南朝軍力在各個地區部署完畢後,大戰便在不久後開始了。南朝和北朝的軍隊在長江東部沿岸最為慘烈,雙方在區域性戰爭中各有勝負,不久之後北魏又徵發約十萬人投入戰場,北朝的軍隊益發壯大。梁軍由蕭宏所率領的南梁主力部隊得知魏軍不斷壯大後,由於將領本身膽小怕事,在攻取梁城後就駐步不前,再加上呂僧珍又竭力勸阻軍隊前進,使得梁軍內部對進兵與否展開了激烈的爭執。

魏軍得知此事後便譏笑諷梁軍的兩位將領為“蕭娘”和“呂姥”,而在後來令人更想不到的是,蕭宏只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就嚇得臨陣脫逃,這讓梁軍士氣消沉,潰逃死傷將近五萬人,南梁軍因蕭宏逃跑而自亂陣腳,魏軍看準時機後攻取馬頭,隨後軍隊來到鍾離城並與魏軍將領楊大眼會合,兵力達到了十萬之眾。而相反鍾離城內僅有南朝守軍三千餘人,雙方的實力實在太過於懸殊。後來北魏宣武帝便讓蕭寶寅和王元英會師後大肆進攻鍾離城。

南北朝:在“南弱北強”的格局中,南朝是怎樣取得大部分勝利的?

梁軍駐守的鐘離城因為北邊臨近淮水不利於進攻,所以北魏便在邵陽洲兩岸搭起了連線淮水南北兩岸的跨河長橋。元英駐軍南岸負責攻城,楊大眼據北岸負責糧運補給,蕭寶寅則確保橋樑本身的暢通與安全。魏軍用車載運大量泥土想要填平圍繞鍾離城四周的溝塹,並使用衝車撞擊城壁,以車輪戰法連續猛攻。不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攻下鍾離城,在魏軍進攻過程中遭到了城內梁軍的頑強單抗,而昌義之很是及時地用泥土修復損壞的城壁,導致魏軍死傷上萬後仍然無法攻取。

梁軍將領韋睿在得知鍾離城艱苦守衛後,便立刻火速發兵,透過陰陵大澤與駐紮在道人洲的梁軍會合,乘夜抵達了邵陽洲的另一端。梁軍在馮道根的規劃下,僅花一夜時間便奇蹟般地築起了一座軍營壁壘,和魏軍軍營相距還不到兩百米,魏軍得知后王元英很是驚訝,梁軍如此快的速度讓魏軍也很是吃驚,大大影響了魏軍計程車氣。同時梁軍又派人想鍾離城內的守軍告知援兵已到,使得守軍士氣不斷大增。

南北朝:在“南弱北強”的格局中,南朝是怎樣取得大部分勝利的?

戰爭再一次開始後,魏軍將領楊大眼和元英先後針對邵陽洲上的梁軍主營發動攻勢,但都被梁軍將領韋睿的戰術所擊退,而且楊大眼還因此而受傷。當時梁軍每派牧人到淮水北岸割運糧草,都被駐於北岸的楊大眼軍派兵擄掠,隨後梁軍便派出千餘人在北岸修築城壘與魏軍相峙,而當時派遣的駐守將領名為趙草,所以就被稱為了趙草城。這個趙草城起的作用非常大,除了保障了梁軍糧草還切斷了魏軍的補給要塞。

梁武帝得知戰報後,便命令梁軍將領乘戰船對魏軍的兩座橋樑發動火攻之計。在公元507年3月,淮水高漲七尺後,梁軍水師乘機對魏軍發動攻勢,並親自使用載滿油料和草料的小船焚燬了兩座橋樑,魏軍不久之後便潰敗,魏軍將領王元英和楊大眼也得知戰事不利而各自逃走,魏軍傷亡達到了十餘萬,而鍾離城守軍在把握這個時機後追擊敗退的魏軍,俘虜了近五萬人。結果魏軍在鍾離城大敗給了梁軍,挫敗了魏軍計程車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