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大同鼓樓始建年代考

大同鼓樓始建年代考

《文物世界》 2010年05期

大同鼓樓系何人所建?始建於何時?《山西通志》中沒有記載。現在可以見到的《大同府志》和《大同縣志》也僅記鼓樓為明代所建,並沒有明確回答這一問題。筆者在《四庫全書》中發現了明代李賢所撰的《大同鼓樓記》。透過對該文的研究,似可確定大同鼓樓的建造者和始建年代。

大同鼓樓始建年代考

一、現存的大同鼓樓

現存的大同鼓樓位於大同城區永泰街(南街)中段,是明樓閣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圖一)。

清吳輔宏《大同府志》(乾隆版)記載:“鼓樓,在府治東南,永泰街,明時建。國朝順治年修,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1]。其他《大同府志》或《大同縣志》亦有類似記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咸豐二年(1852年)又先後兩次分別對鼓樓加以修葺。

明朝的大同,樓閣林立,建築華麗,東有和陽街的太平樓;西有清遠街的鐘樓;北有武定街的魁星樓;南有永泰街的鼓樓。可惜這些樓閣大部分毀於歷代的天災人禍,只有鼓樓倖存下來。大同鼓樓為一座三層出簷十字歇山頂的過街樓閣式建築,平面近似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底層磚石砌成,東西長17。85米,南北寬14。55米,高約20米。一層十字穿心闢門,西北壁上有階梯可達二層和三層之上。這一木結構樓閣的第三層簷下斗栱為單翹三踩。當心間三攢,次間兩攢,左右山面亦同,一、二層廊簷下斗栱為一斗二升交麻葉栱,各開間斗栱攢數之分佈與第三層相同。二、三層均四面闢門,為六採格扇,其外四周置欄杆,遊人憑欄遠眺,整個大同城一覽無餘。樓的底層外簷廊下存有清代順治、康熙、咸豐年代的維修碑記九通,但字跡模糊,難以辨認。

早年,鼓樓二、三層簷下各懸有一方牌匾:東向上為“歌風”、下為“雲開春曉”;南向上為“鼓樓”,下為“聲聞四達”;西向上為“振德”,下為“和聲鳴盛”;北面上為“時雍”,下為“瞻雲就月”。康熙御筆楹聯一副鐫刻在鼓樓北口東西兩根柱子上,上聯為“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下聯為“心田留一點,子耘孫耕”,這些匾牌,未能儲存下來,甚為可惜。

1966年4月,大同市人民委員會發布公告,公佈大同鼓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文物部門對大同鼓樓全面加固修繕,彩繪一新。並在底層東西南北各裝門板兩扇,一如古式。大同鼓樓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大同鼓樓記》及其作者

1。《大同鼓樓記》原文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收錄了明代李賢所撰寫的《大同鼓樓記》[2]。以鼓樓為記的文獻能收入《四庫全書》者可能唯此一篇。全國有名的鼓樓,如北京鼓樓、天津鼓樓、南京鼓樓、西安鼓樓等都未入《四庫全書》。可見,《大同鼓樓記》對深入研究鼓樓文化的重要性。本文不準備深入討論《大同鼓樓記》,但為了供其他研究者參考,現將《大同鼓樓記》的全文錄出(文中標點為筆者所加)。

大同鼓樓記

鼓樓之建,雖有司為政之一端,而其所關則甚要。且人之於晝凡有目者皆知時刻之所在,入夜之際非更鼓以示之,則茫然無從而知,然則更鼓所以代人之目者也。夫一郡一邑,官府列焉,百工具焉,眾役在焉,人民聚焉,必有更鼓以示之,則有憑有期而不失其節,庶務由之以興矣。大同為邊方大郡,有親王以居之,有大將以鎮之,有憲臣以蒞之,軍民之夥十數萬人而更鼓不以無設也。或曰:“更鼓說固然矣,而必棲之樓焉,樓之費也甚大,然則斯舉也,毋乃勞民傷財矣乎!”曰:“古者郡邑之制必為樓於城門以儲鐘鼓,名之曰譙,用以警眾。其勢不高,則其聲不揚,而人之聽聞也不廣。”夫以一樓之建,為十數萬人所聽聞,則所費者寡,所益者眾,亦何勞民傷財之有?或曰∶“譙樓之鼓,嚴昏曉之節而已,今以為知時刻之所在,何也?”昏曉之節有目者皆能知之,惟夜有五時有八刻人所不見,故譙樓之鼓加之更焉。夫天之執行,一晝一夜九十餘萬里,君子雖嚮晦息已安其身,而天則未嘗不執行也。苟因更鼓而知執行之時,則凡為臣工者,寧不惕然興起其自強不息之志,而發其鍵呼!謂之昏曉之節末矣!

彰武伯楊公信、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王公越,嘗建鼓樓於郡中,而郡守李福至京求為記,予故述其所以然之,故貽之。

2《大同鼓樓記》的作者李賢

《明史李賢傳》記載園,李賢(1408—1466年),字原德,明代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人。一生從政三十餘年,為官清廉正直,政績卓著,是明朝歷史上難得的治世良臣之一。明宣德七年(1432年),舉鄉試第一,次年中進士。到河津等地視察蝗災後,授吏部驗封主事。正統十年(1445年),升任考功郎中,後任文選郎中。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英宗被擄,李賢脫難回京。景泰二年(1451年),上正本十策,代宗視為座右銘。又論述戰車火器好處,被提升為兵部右侍郎,轉戶部侍郎,次年又遷吏部右侍郎。李賢博採古代君王治政經驗,編為《鑑古錄》,給代宗作為施政參考。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遷李賢為翰林學士,入內閣,升吏部尚書。天順五年(1461年),加太子太保。李賢舉賢任能,以惜人才開言路為急務,為人耿介忠直,英宗遇事必召李賢,李賢意見多被採納。天順八年(1464年),英宗病重,召李賢委以託孤重任。成化元年(1465年),憲宗即位,晉賢為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知經筵事。李賢經常規勸憲宗,要親賢遠奸,勤政愛民。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李賢病故。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達。

李賢所著《鑑古錄》、《體驗錄》等均已不存。《天順日錄》、《古穰文集》等書收入《四庫全書》,尚留傳於世。

三、大同鼓樓始建的年代

《大同鼓樓記》的作者李賢於1466年病故,因此,《大同鼓樓記》應寫於1466年之前,即大同鼓樓建造年代的下限在 1466年。

據《營造法式》“鼓鍾雙闕,城之定製”,大同建鼓樓的同時,亦應建造了鐘樓。乾隆《大同府志》記載∶“鐘樓,在帥府街,明時建。國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重修”。大同鐘樓已於1951年拆除,只留下一口大鐘。鍾高2。12米,口徑1。3米,厚α10米,重9999斤。擊之,聲聞30裡。鐘上鑄有“大明景泰四年四月吉日製”。明景泰四年是1453年。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推斷:明代在大同建鼓樓、鐘樓應是較大的工程,必須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論證、設計、籌款、備料,等等。製造鐘樓大鐘應是前期準備工作之一,因此,造鐘是1453年,但建樓不一定是1453年,要推後幾年完全是可能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根據大鐘的記載,大同鼓樓、鐘樓建造的上限年代應在

1453年。筆者曾在《大同日報》發表文章,認為大同鼓樓的始建年代是1453年[4],現在看來,是不夠確切的。

《大同鼓樓記》曰:“彰武伯楊公信、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王公越,嘗建鼓樓於郡中。”

楊信(?—1477年)[5],字文實,六合(今江蘇六合縣)人,天順初(1457年),楊信駐防延綏。天順三年(1459年),因軍功封彰武伯,任延綏總兵。楊信曾兩次任大同總兵。一次是天順四年(1460年)十一月至成化二年(1466年)五月,另一次是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至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於任。贈侯,諡武毅。《明史》稱楊信“在邊三十年,鎮以安靜,人樂為用”。當時山西行都司就設在大同城內,大同有重兵屯守,最高軍事長官即是鎮守總兵。《大同府志》記載[6],明洪熙元年(1425年)始,大同總兵掛徵西將軍印,以五軍都督及公侯伯之才而賢者充之。

王越(1428—1498年)[7],字世昌,明直隸浚縣(今河南浚縣)人。《明史》稱他“長身,多力善射。涉書史,有大略。”景泰二年(1451年)中進士,歷官御史,山東按察使。天順七年(1463年),為李賢所薦,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王越到任後立刻修繕武器甲冑,訓練士兵,修理堡寨,鼓勵農業和商業,強化大同防務。成化三年(1467年),受任贊理撫寧侯朱永軍務,兼撫宣府(宣化)。成化七年(1471年),辭大同巡撫,加總督軍務,專辦“套寇”事。成化十年(1474年),為延綏、寧夏、甘肅三邊總制,總管西北邊防軍事,後進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成化十六年(1480年)封威寧伯。後因汪直一案,被劾削爵除名。弘治七年(1494年)復官,再起為兵部尚書、總制三邊。弘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大同鼓樓建於1463—1466年之間。

四、結束語

《大同鼓樓記》結尾寫道:“郡守李福至京求為記,予故述其所以然之,故貽之”。李福,真寧(今陝西正寧)人,大同建造鼓樓時任大同知府。大同鼓樓建好後,李福至京求李賢為之作記,這是一個很難辦的事。全國各地類似的建築很多,作為宰相的李賢通常不可能為一個普通的鼓樓作記。但他卻單獨寫了《大同鼓樓記》。其原因是,王越和李賢私交甚好,王越任大同巡撫,還是李賢推薦的。由於建造大同鼓樓是王越主持的工程,所以李賢才會為之作記,並將《大同鼓樓記》收入《古穰文集》。清乾隆年間編纂《四庫全書》時,又收錄其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