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導讀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開始,到1912年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

滅亡,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細看中國都城地域的選址,是一個由西到東的趨勢,由關中和中原向沿海地區發展。而這種發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經濟重心的東移。

以古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和以古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地理位置合適,有利於國家的統治,因此,也是歷朝歷代優先考慮的都城選址。然而,由於長期經濟中心的原因,使它們遭受戰爭的破壞和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惡化,為維持城市政權的正常運轉,不得不日漸依賴江淮地區物資的供應。這種物產的運轉,發展到北宋,已經是不可逆轉的定局,直到元、明時期,才徹底完成東移。

在都城的東移過程中,由於地域位置、氣候變化、水運交通及社會經濟、政治等各種條件的制約,使得各朝代都城建設無法用一個固定模式來規範,所以,產生了種種不同的都城建設型別。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古都城

秦朝都城—咸陽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嬴渠梁遷國都於渭水以北的咸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國都依舊設在咸陽,在原有都城的基礎上擴大建築規模。

秦朝宮殿咸陽宮位於渭水以北,秦朝滅六國後,又在北側仿建了六國的宮殿,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建造了宗廟、興樂宮、信宮、甘泉前殿、阿房宮等。

渭水為古稱,即現在的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

一、地勢北高南低

秦朝的都城咸陽,經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的不斷營築,再加之秦始皇的擴建,形成了跨渭水南北的宏大都城。南接渭水、北倚土原,地勢北高南低。

二、都城坐西朝東,宮殿坐北朝南

秦人的原祖族居於東方,而先秦都城大都坐西朝東,所以,以“東”為貴的宗憲禮制及都城的發展史,是秦朝都城坐西朝東的根本原因;

在西周的宗法禮制中,將室內的西部或者西南、北面視為尊位。

“凡室中,房中拜,以西面為敬;堂下拜,以北面為敬。”

堂下拜,是臣子拜見皇帝所用的禮節,而平時在室內的禮節,則是東為尊,西為敬,而這種宗憲禮制一直沿用至秦,故而形成都城坐西朝東,而宮殿坐北朝南矛盾統一的建築佈局;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秦咸陽主要宮苑分佈圖

漢朝都城—長安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漢朝的都城長安,即現在的西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京”的都城,是中國四大古都之首。秦以前,先周的“豐京”、西周的“鎬京(宗周)”也位於此地。

漢長安是在秦咸陽原有的離宮—興樂宮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之後,漢高祖建造了未央宮作為西漢都城的主要宮殿,漢惠帝又修建了長安的城牆,到漢武帝時期,劉徹大興土木,建桂宮、明光宮、建章宮及苑囿、明堂、壇廟等建築,使長安的建設達到了鼎盛時期。

一、城市佈局不規則

由於長安是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擴建的,且北面靠近渭水,因此城市的佈局不規則,沒有對稱軸線。主要宮殿未央宮位於都城西南側,

作為都城最主要的宮殿未央宮,位置偏西南側。未央宮東側的武庫和長樂宮、北側的北宮、桂宮、明光宮等宮殿都是後期陸續而建,宮殿比較分散;

二、獨特的佈局方式——大宮套小宮

長安城內每座宮殿都有宮城環繞,宮城內佈滿殿宇,形成了大宮內有小宮和林木池沼的格局;

三、內城外郭

據記載,長安城北側橫門外有外郭,東側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外有外郭;

根據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長安城內宮殿佔據了大多數建築面積,但記載又稱長安城有閭里160個,所以,大多數閭都在外郭中;

四、八街、九陌、十二門

漢朝都城長安,有城門十二道,東南西北各三個門,城內道路呈網路狀,道路與城門相接;

所謂“八街”是指通向城門的八條主幹道。每條街道又分成三股道,用排水溝分隔開來,中間一道則是皇帝御道,稱之為馳道。這條道只有皇帝一人可用,即使是太子也不能用。

“陌”

本意為小路,通往漢都城的四個方向,每個方向的三條道路,又分為三股道,故形成“九陌”。

五、加強中央政權的控制

長安城的東南和北面郊區設定了七座城市(長陵、安陵、霸陵、陽陵、茂陵、平陵、杜陵),然後再從各地強制遷移富豪之家來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豪強的勢力,加強中央政權的控制。

咸陽作為關中的中心,有函谷關、隴蜀的沃野千里,南邊有富庶的巴蜀,北邊有胡人畜牧的便利,三面防守,並向東方牽制諸侯。

在西漢200多年的歷史裡,長安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更是連線歐亞的橋樑,“絲綢之路”的起點,繁盛一時,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民眾最多的城市。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漢長安城遺址平面

北魏都城—洛陽

洛陽是中國五大古都之一,作為中原的主要城市,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得洛陽在軍事、經濟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從東周起,東漢、魏、西晉、北魏等朝均建都於此,此後,洛陽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長達300餘年。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為了便於統治中國北方,以“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在此之前,洛陽曾是西晉時期的都城。西晉已經滅亡184年,都城早已荒廢,北魏便在廢墟中重建。

一、宮城偏於京城之北,京城居於外廓的中軸線上

北魏洛陽城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兩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宮城東西寬660米,南北長1398米。因北魏洛陽城北倚邙山,南臨洛水,故採取了渡洛河向南發展的方案,即宮城設在內城中心偏北的位置,市場則集中在宮城東南河西南的位置,外國商人則集中在南側,加強了城市南北中軸線的主導作用。

二、有外廓、京城、宮城三重

北魏洛陽城繼承了中國前期封建城市宮、城、廓三者層層環套的配置形制以及城、廓分工的規劃佈局傳統。城為政治中心,以宮為主,結合佈置官署衙門等政治性功區。廓為經濟中心,以市為主,結合佈局手工作坊、服務行業區等經濟分割槽以及工商業者居住區和其他居住區。

三、不規則的方格網道路

據記載,北魏洛陽城東西長20裡,南北寬15裡。即由裡城的南北方向長方形變成外城東西方向長方形。根據考古學家從內城已探明的道路佈置來看,是不規則的方格網。而這很可能是北魏重建洛陽時沿用舊城原狀較多的原因。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北魏洛陽城

如今的北魏洛陽城,雖然只剩幾座城牆遺址,但隨著考古學家不辭辛苦的勘察和發掘,昔日繁華都城的網路復原,也會越來越近。

南朝建康

建康,即今南京。從孫權建立吳國遷都建業(今南京)起,古都南京後歷孫吳、東晉、劉宋、蕭齊、蕭梁、陳朝六朝300餘年。

公元311年,此時的西晉名存實亡,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建立政權,為避諱西晉末代皇帝司馬鄴,改建業為建康。

一、不規則的佈局

建康位於秦淮河入江口地帶,西臨長江,北枕後湖(玄武湖),東依鐘山,形勢險要,地形屬於丘陵區,多起伏,向有“龍蟠虎踞”之稱。地形的獨特使建康城形成了不規則的佈局;

二、籬門較多

由於東晉營造建康城是倉促草創,所以都城用籬笆圍成,直到公元480年,齊高帝蕭道成才築城牆。但外郭一直用的都是竹籬,郭門又稱籬門。

相對比於關中古都長安、平原古都洛陽,建康地處沿海,城中河道秦淮河連線著東側的長江和宮城東側的太倉,供應皇室各種物資。孫權的建都,同時也使江南的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後來又歷經六朝三百多年的發展,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建康在當時極為繁華。

公元589年,隋軍攻破建康城,俘虜陳後主陳叔寶,陳朝滅亡,隋文帝楊堅下令,將建康城夷為平地。至此,這座歷經六朝帝王的繁華古都被夷為平地,僅留下城南淮河兩岸的居民區。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南朝建康平面推想圖

隋朝大興/唐朝長安

隋文帝楊堅奪得北周政權後,都城仍用漢長安舊址。經過數百年的戰爭,昔日繁華的長安城殘破不堪,所以楊堅稱帝后,在昔日舊城東南的龍首原南側選了一塊新的地方營造都城。因楊堅在北周曾經被封為大興宮,所以新的都城定名為大興城。

一、官府集中於皇城中,與居民市場分開,功能分割槽明確;

西漢至隋朝的數百年時間裡,多個朝代曾建都於此,大都保持著皇城內散居著人家、宮闕及官府,交錯相處,沒有章法,佈局混亂,隋朝則改變了這種雜居現狀,都城的佈局均衡對此,官府則集中於皇城中,與居民、工業等分開;

二、平面佈局正規化

隋大興城整體規劃仿照北魏時期遺留下的洛陽城,但大興城為新建城市,因此,在佈局上更為規整化,形制長方形。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東西對稱佈局,宮城位於郭城北部正中,全城以對準宮城、皇城及外郭城正南門的大街為中軸線。

在外郭城範圍內,以25條縱橫交錯的大街將全城劃分為109坊和2個市(東市、西市),每個坊都有名稱。城內道路寬而直,全城呈規整的棋盤式佈局。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所描寫的:“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公元618年,李淵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國都仍用隋朝國都,更名為長安,並對長安進一步擴建。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唐長安城復原平面圖

隋大興城是唐長安城的基礎,唐代基本上沿用看隋的城市佈局。

一、大明宮、興慶宮的建設,使政治中心、城市中心偏於一側,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唐王朝逐漸發展鼎盛,唐朝開始打破隋朝這種理想化的都城佈局。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北郭城外,興建大明宮,成為當時唐朝的主要宮殿;公元726年,唐玄宗李隆基將自己的藩邸興慶宮擴大,成為當時的政治中心。經過唐太宗李世民大明宮的興建、唐玄宗李隆基興慶宮的擴建,使城市的政治中心偏於一邊;

長安城經過隋朝兩世、唐朝太宗、高宗、玄宗的不斷修葺完善,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安史之亂後,長安開始走向衰落,晚唐時期戰爭的爆發,更是讓長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904年,後梁開國皇帝朱全忠挾持唐昭宗李曄,將長安城宮殿拆毀,材料一併運往洛陽。至此,有著300多年曆史的隋大興城宣告廢棄。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隋、唐洛陽平面推想圖

宋朝東京

宋朝東京,即現在的開封。由於關中都城歷朝歷代都需要依靠南方的物產供應,地處江南和洛陽之間的水陸交通樞紐開封,變成了必經之路,尤其是到了盛唐時期,開封成了繁華的商業都會。唐朝滅亡後,整個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

公元907年,後梁開國皇帝朱全忠透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李柷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將開封定位國都,這也是開封第一次榮升為國都。後又經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四個朝代200多年的修建完善,開封逐漸繁華,取代了當時的洛陽城,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一、裡坊制解體,街坊制形成

開封成內沿河內佈滿了客店區、各種醫鋪、藥鋪等,傳統的裡坊制徹底廢除,代之而起的是佈滿繁華街市的不夜城,這是中國城市的發展,古代都城的轉折點;

二、改善交通系統,擴大城市用地,疏通交通河道,注重防火和城市衛生及綠化等

由於都城開封是經過多個朝代發展的實際情況擴建的,所以建築密度很大,土地利用率很高,防火等級也相應有更高的要求,北宋時有專門的消防隊和瞭望臺。

由於開封地理位置優越,是河運的中心,成內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過,其中汴河是遠通江南的漕運渠道。

“東南萬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給焉”

就是對汴河的描述。所以,此時的開封水運更為暢通;

三、木工技術的創造

開封的多座橋樑是用木材做成的拱形橋身,橋下無柱,有利於舟船通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繪有此橋。

從元朝時期開封作為陪都,明清時期都城南京、北京的發展,開封也逐漸沒落。數百年黃河洪水的不斷衝擊,使得開封遺址沒於地下。所幸文獻資料比較齊全,對於研究古都開封有很大的幫助。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北宋東京平面推想圖

明南京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奪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隨後決定以應天為京師。朱元璋選擇了在舊城東側富貴山以南建立新的宮殿。

一、不規則的佈局

南京地處江湖山丘交匯之地,地形複雜,所以整個都城呈現獨特的不規則城市佈局。

二、三大區域

朱元璋建造新城後,又將舊城西北地區圍入成內,整個都城西北則用於駐紮軍隊;新建宮殿位於整個都城的東側,屬於皇城區;都城南側也用於居民和商業區。城牆則沿著這三大區的周邊曲折壞繞。形成了整體不規則佈局但區域性功能分割槽明確的獨特構造。

三、城門均設有甕城,甕城之外築外郭,形成四重城牆

都城城門共有13座(通濟門、正陽門、朝陽門、太平門、神策門、金川門、鍾阜門、儀鳳門、定淮門、清涼門、石城門、三山門、聚寶門),都設有甕城。其中通濟門、三山門、聚寶門都三重甕城(即四道城門),同時,在這些門的甕城外都築有一道土城,即外郭。從而使南京城宮殿圍有四重城牆——宮城、皇城、都城、外郭。設防之堅,為歷代僅見。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明南京平面復原圖

南京城的再一次為都,雖然只有短短的53年,但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加之舊城仍然是一片繁榮,使這座歷史古都再一次繁榮起來,形成了規模宏偉的一代新都。

元大都/明清北京

公元1153年,金廢帝完顏亮為了鞏固政權,遷都燕京,改稱中都,即今北京。當時金中都的宮殿大都仿造宋東京的佈局建造的。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滅金朝,將都城建在中都東北區域,而舊城則作為南城存在,即南北二城並存。

一、佈局規整,成方格網,城中心線即宮城中心線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端,地勢平坦,元大都又是新建城市,整體規劃規整,成方格網狀,城的輪廓接近於方形。都城以宮城、皇城為中心佈置的,使城市的中心即為宮城的中心;

整個城市的道路分為幹道和衚衕兩類,幹道寬約25米,衚衕寬約6~7米,衚衕主要以東西為主,在東西衚衕中間規劃住宅用地,形成規律的街巷佈置。

二、環水佈置

元大都新城規劃最有特色之處是以水面為中心來確定城市的格局。忽必烈選靠近海子(今積水潭)附件建造皇城。西山和昌平一帶較為充沛的泉水注入通惠河,這樣由大運河與海上運來的糧食和物資就可以從通州直達海子,很好的保障了皇城的生活。

皇城偏於城南,包括宮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宮、興聖宮和御苑,環繞一片廣闊的水面而展開,形成一種環水佈置。而這種佈置,很可能跟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傳統觀念有關。

三、三重城牆

城牆有宮城、皇城、都城三重。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元大都平面復原圖

元大都城街道的佈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1368,明太祖朱元璋滅元朝,定都南京,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朱棣所修建的國都北京,是在元大都原有的城市基礎上改建的。

一、“凸”字形構造

明攻佔元大都後,元朝主要兵力已經退居漠北,但仍有少數勢力虎視眈眈,不斷在邊境騷擾。公元1533年,嘉靖皇帝加築外城,因財力原因,只對南邊進行了修建,東、西、北方向沒有修築,使北京城呈“凸”字形構造。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的,內城街巷仍沿用元大都時的規模系統,只是城市規劃更為嚴謹,中軸線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體現了帝王的權威和至高無上的地位。

明清北京城的規模沒有擴充,城的平面輪廓也沒在改變,主要營造了多座苑囿和宮殿。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乾隆年間北京平面圖

然而,不管歷代都城如何變遷,建築設計如何不同,他們之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切為封建統治服務,一切以皇帝為中心,以皇權為半徑建設。在建設程式上,先宮城,后皇城,然後才是都城、外郭城;在佈局上,皇城則居於首要地位,然後是各種政權機構、王公大臣府邸及相應的城市建設,最後是居民及其他工業建設。從漢至清,歷代如此。

簡析中國古代都城的建築風格

紫禁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