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玄武門之變,如果李淵不讓權,處理李世民會怎樣

李淵如果表現的很軸,堅絕要處理鬧事首惡李世民,大約他的下場只有一個,因為酒後駕駛,沉屍湖中。

當然李淵不是那種軸人,軸人也成不了開國之君。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狀態了。

當皇帝奪權,早已不是他一個人的訴求,而是一票跟隨他打江山的功臣們共同的願景,只有李世民當了皇帝,他們才會公侯萬代,他們為之奮鬥過的事業才算開花結果。

如果當皇帝的是李建成,那麼這些李世民的舊臣很可能就會成為棄子,一錢不值。

所以,李世民決定在玄武門骨肉相殘的時候起,這事兒就不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很多人的事情,這件事只有兩個結果:

成功,大家共享富貴。

失敗,大家一起死。

玄武門之變,決定要變的那一刻,李世民已經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

玄武門之變,如果李淵不讓權,處理李世民會怎樣

李淵其實也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他老了,早就在為繼承人這件事頭痛,皇帝家兒子們都是慫包有時候讓人頭疼,但是兒子們都太能幹了,有時也不是好事。

李淵無疑在為後者頭疼,三個兒子都很優秀,長子無錯,次子李世民太能幹把皇位傳給誰?

後來李淵下定決心要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建成,決心一定,他開始為太子即位做鋪墊,主要是瓦解秦王的勢力,李淵開始一點一點挖秦王李世民的牆角。

他先把李世民的智囊房玄齡杜如晦調離秦王府,李淵做的很絕,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前請房杜過府議事,這倆昔日秦王最信任的舊臣居然不敢來:

有敕不許更事王,今若私謁,必至誅滅,不敢奉命。

可見李淵當時是下了怎樣的死命令,不許房杜兩人接近李世民。

除了對文臣動手,李淵還動了李世民手下的武將,尉遲恭差點被李元吉害死,程咬金被貶為康州刺史,一時間大唐只要和李世民有瓜葛的人,都人人自危。

李世民也明白,老爹這是為傳位太子做準備。

李淵活著李世民已經如此艱難,如果李淵一死,大約李世民的下場會更加悽慘。

皇家從來就沒有什麼親情。

作為殺伐決斷的一代雄主,李世民分析清了自己的處境以後,毅然決定決定武力奪權,玄武門之變也就在所難免。

看看李世民率領12人,大約也能明白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秦王,此時已經沒有多少自己真正的親信了:

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

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奪權之後的怎麼善後?

李世民該以何面目去見李淵呢?

李世民的智囊給他的辦法是不見。

弄死建成元吉後,如果李世民立刻去見李淵,父子倆很可能一言不合就吵起來,或者打起來,到時候李世民將如何自處。

如果李世民聽爸爸的話,李淵要為倆兒子報仇,處理玄武門之變的功臣,怎麼辦?李淵如果不肯讓權怎麼處理?

如果他不聽爸爸的話,在千百年之後的史書上,李世民會是怎樣的形象?殺死兄弟還能辯白幾句,如果謀逆父親,大約後世史官真的會送他四個字:禽獸不如。

所以,李世民選擇了一個代表去見李淵,探查一下李淵對建成元吉被殺的態度。

這個人絕對不能是房玄齡杜如晦之類的文臣,文人是理性代表,鐵血奪權後見唐高祖,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威壓,所以李世民讓尉遲恭向李淵報信。

玄武門之變,如果李淵不讓權,處理李世民會怎樣

《舊唐書》中這段寫得很好玩,李淵正在湖上游玩,和妃子們划船劃的正嗨呢,尉遲恭來了,此時的尉遲敬德殺氣騰騰:

太宗命敬德侍衛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驚,問曰:“今日作亂是誰?卿來此何也?”對曰:“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陛下驚動,遣臣來宿衛。”

注意這時候尉遲恭是帶著兵,穿著作戰時候的鎧甲拿著長矛來見李淵的,他身上還有剛殺了李元吉的戾氣,李淵看見他很害怕,心裡也隱約猜到了什麼,問尉遲恭:今天誰作亂,你來幹嘛。

尉遲恭回答的也乾脆利落,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已經殺了他們:

舉兵誅之

舉兵,說明軍隊已經被我們控制了,誅之,就是建成元吉都死了,四個字簡單有力說明一切。

這時候尉遲恭虎視眈眈的觀察李淵的態度,如果李淵氣的跳腳大罵:李世民你不是人,骨肉相殘,天打雷劈啊。

或者他稍稍露出憤怒的表情,大約他乘坐的這艘船都會意外在湖上翻沉,事後經過調查,李世民會沉痛宣佈,高祖皇帝因為酒駕,把船開沉了,提醒大唐子民:開船不喝酒,開船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李淵知道尉遲恭是個粗人,對秦王忠心耿耿,他知道自己此時稍微露出對秦王的不滿,尉遲恭啥出格的事情都能做出來。

見慣風浪的李淵怎麼做呢?

史書中寫李淵的表現用五了個字:高祖意乃安。

意乃安不是說李淵聽到兒子死了,覺得很高興很安詳:哇哦,終於不再為誰當皇帝苦惱了,哦也。

他所以安,是因為他知道這次兵變,只要處理得當,至少自己沒有生命危險,尉遲恭說: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陛下驚動,遣臣來宿衛。

這話裡兩層意思,一個是向李淵通報這次事件是針對的建成元吉,您還是我們要重點保護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局勢已經被秦王控制了,所以他才讓我來宿衛,其實就是要李淵對這件事表個態。

李淵知道木已成舟,建成元吉已死,秦王勢已成,自己已經無力迴天。李淵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知道自己沒有危險,他很快平靜下來,,還誇獎了尉遲恭:卿於國有安社稷之功。

玄武門之變,如果李淵不讓權,處理李世民會怎樣

尉遲恭剛殺了他倆兒子,他的心此刻在滴血,但是他還要裝作很開心違心的誇獎尉遲恭,你殺了我的倆兒子,殺得好殺的妙,殺的呱呱叫。

所以金庸說過,政治人物有時要有忍耐力,忍人所不能人,包括委屈,屈辱和憤怒。

平靜下來的李淵下旨,把兵權交秦王,諸軍接受李世民的節制,他向李世民釋放了一個訊號:誅殺太子這事兒我同意了。

所以玄武門之變,從非法變成合法。

一切條件談妥,才輪到李世民登場,他登場什麼話都不必說,只要和李淵表演一場父慈子孝的戲給天下人看就行了。

這方面李家父子倒是都是演技派。

文:薛白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