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中國古來治軍嚴整者,以岳飛最為有名。

所謂“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所謂“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岳飛的私德,也沒什麼可挑剔的:不好女色,不收賄賂,不讓兒子岳雲報功勞,克已至極,以至於秦檜們要給他安罪名都安不上。

結果39歲時,來了一個“莫須有” 的罪名,死了。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再往前推,治軍有名的,是漢朝周亞夫。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他老人家在細柳營迎君,見漢文帝來了也不開軍營門,見了漢文帝還穿盔甲行軍禮,以及著名的“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都令漢文帝大為滿意。

之後漢景帝時,周亞夫身為太尉,平了吳楚七國之亂。

其戰術套路,也就是穩穩守禦、料敵先機、後發制人,說到底,還是在“治軍嚴謹”這四字上頭。

但後來呢?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不給他坐具,也不給他餐具。

聰明圓滑的臣子,這時自然是手抓著吃也要面不改色地吃下去,可週亞夫耿直,抬頭去看天子席上,有沒有多餘的餐具。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這就讓漢景帝不高興了。

等周亞夫鬱鬱寡歡地走人後,漢景帝還來了句“這麼怏快不快的人,不能輔佐少主啊”。

之後來了個莫名其妙的指控,周亞夫就被解決了。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明朝有兩個例子:戚繼光與俞大猷,皆為一代名將。

戚繼光他老人家一手建立“

戚家軍

”,為什麼不會功高震主招致懷疑呢?

答:

戚繼光很懂得搞關係,早早地和內閣首輔張居正打得火熱,還買了所謂“千金姬”,獻給張居正。

這種小手段當然不夠光明正大,所以《明史》說戚繼光和俞大猷,“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人”,明說戚繼光人品不夠正直。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但是,俞大猷剛正不阿

,不跟上頭打招呼,結果呢?遭了構陷,在錦衣衛詔獄裡受了幾個月的折磨,還是戚繼光想法子,才把他救了出來。

具只有人說了:

嚴謹不是他們的長處嗎?

是。

但在體制裡待久了之後,太正直的人,都會有這問題。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了不起的官員,是漢朝開國宰相蕭何。

他老人家一開始,也就是一個縣吏。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每年考評他在縣裡都是拔尖,御史要讓他進中央,他很謹慎,覺得中央亂,不去,當個縣吏挺好的。

後來天下大亂,他和監獄獄長曹參、縣長司機夏侯嬰一起組建了集團。

他很謹慎,明明他在當地聲望高,還是請劉邦當了老大,自己繼續當手下。

蕭何的工作業績,那是有目共睹的:劉邦進了咸陽,別人都去享受了,蕭何卻忙著收集賬冊法規,好繼續辦事工作。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後來楚漢相爭, 蕭何在後方負責給劉邦搞定一切後勤事宜。

但他能一直活到最後,可不單靠工作業績。

蕭何在後方運作時,很謹慎:考慮到自己可能功高震主,趕緊把親戚全都派去前線。

到開國了,他給劉邦修建極宏大的宮殿。

劉邦當然要謙虛一下:怎麼這麼奢華呢?

蕭何就說:您富有四海,奢華點也對。

劉邦出征了,蕭何趕緊把自己的存款都捐給軍隊。

還怕不夠,又特意強買田地,顯得他比較在乎錢,只想當個官員。

為什麼中國古代能臣大多死在“皇帝”手下?

劉邦到底找了把柄,把蕭何關了起來。

還好有人說情:蕭何當年那麼高的權位,不想鬧事,現在太平年間,反而要鬧事了?

邦那張城牆厚的老臉皮,聽了都不好意思了,蕭何到死時,還是謹慎低調,從來不裝修房子,不買好地盤:我的子孫啊,如果有出息,就學我的節儉;沒出息,我買的這破落田莊,也沒人會來奪。

當世許多人,都提倡“厚黑學”,企圖按照英雄故事,學劉邦、學朱元璋,白手起家,其實是想偏了。

當領袖,世上只有那麼一兩個,其他人,無不在屋簷下呢。

學蕭何,實用得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