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希特勒如何進行文化思想控制?

希特勒如何進行文化思想控制?

2003年5月間,加拿大一家影視公司拍攝一套150分鐘的《希特勒:惡魔的崛起》電視系列劇,講述希特勒從童年成為一獨裁者的崛起過程,該片使觀眾們思考:

“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中,他的出現與崛起是希望的開端還是災難的開始?這個看似平凡的小男孩為何長大後卻指揮了德國軍隊大規模入侵各國?為什麼掀起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災難?”

希特勒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改組並建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力主擴大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並重新武裝德國;他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後,積極擴軍備戰,並於1939年指揮德軍入侵波蘭,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迫害和屠殺600萬猶太人,期間犯下種種滔天罪行。

看完這部影視片,我們可以得出三點深信不疑的結論:

1.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燦爛的鮮花與誘人的理想鋪就的;

2.

惡人獲勝的唯一條件,就是好人的袖手旁觀;

3.當國民遇上一個煽仇的領袖,這個國家必定陷入滅頂之災!

文化教育與意識形態成為希特勒控制政權、鞏固政權,實現其政治目的的主要工具!那麼,今天我們就談談希特勒又是如何成功實現文化思想控制的?

一、希特勒的思想控制

希特勒對文化思想領域的控制也是前所未有的納粹分子,充斥著法西斯的專制精神,推行一條摧殘科學文化事業的愚昧反動政策。1933年3月13日,戈培爾被任命為教育和宣傳部長,統管教育、文化和新聞出版工作;為貫徹“領袖原則”和德意志民族精神“,在文化領域實行文化生活總體制,必須使各方面的創造性藝術家都集會在國家領導下的一個統一的組織中。

不僅必須由國家決定思想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發展路線,而且還必須由國家領導和組織各種專業”。在所謂純潔德意志文化的旗幟下,法西斯還大張旗鼓地對“非德意志文化”開展大規模的清理運動。

首先是焚燒非德意志著作,1933年5月10日,在柏林及30多所大學所在城市舉行一次“焚書日”活動,僅柏林就焚燒了近兩萬冊圖書,被焚燒的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盧森堡、李卜克內西、倍倍爾、梅林等人的著作,還有著名作家海涅、亨利希·、托馬斯、愛因斯坦等人的著作。

其次是舉辦所謂“蛻化”藝術展覽,對全國民間圖書室、圖書館和博物館進行“清理”,列出禁書、禁畫書目,編造成冊,一律被取締。猶太藝術家的作品、表現主義風格和現代的藝術流派作品,均作為“蛻化作品”,在被取締之列。

希特勒如何進行文化思想控制?

二、希特勒的迫害文人運動

納粹分子對科學文化工作者進行打擊和迫害。至1938年,有45%的官方學術機構徹底被改組,重新換人;有2800多大學教師和科學家被解僱或開除。世界聞名的畫家、普魯士藝術學院院長馬克斯·利貝曼被迫辭職,諾貝爾獎獲得者托馬斯·曼被波恩大學取消榮譽博士稱號。

被貶黜的科學家、藝術家命運是很悲慘的,不少人遭受歧視和迫害。愛因斯坦在柏林的住宅被查抄,家產被沒收,並趕出科學院,剝奪了德國的公民權。

有的人被送到軍火工廠受苦役;有的被逮捕,甚至慘遭殺害;有的不滿納粹文化專制主義而憤然辭職。在納粹文化專制主義統治下,一大批學者憤然流亡國外。

三、希特勒的傳媒控制

希特勒對新聞、廣播、電影同樣實行嚴格控制。報紙不再是公共輿論工具,而是一種政治領導機構。

戈培爾聲稱:"宣傳只有一個目標:征服群眾,所有一切為這個目標服務的手段,都是好的。"

根據法律規定,只有符合政治和種族條件的人才獲得編輯資格,從事報刊出版工作。為實行輿論一律,戈培爾親自過問新聞的編髮。

新聞界每天舉行“德國政府記者招待會”,透過“語言訓令”和“每日指示”釋出新聞報道方針,指導全國新聞宣傳工作。

如果違背政府精神,刊物被勒令停辦,編輯將被關進集中營。希特勒上臺後一年內,有一千多種非法西斯報刊被迫停辦,財產被沒收。

納粹政府把廣播列為“每日活動的中心,他們有意識地使廣播具有傾向性,使它積極地、無條件地為新政權服務”。

為此,學校、企業和機關實行集體收聽廣播。電影事業也完全置於納粹控制之下,決策大權由戈培爾一手把持,完全成為希特勒政治宣傳的工具。

四、希特勒的教育控制

教育是被希特勒作為鞏固政權、實現其政治目標的重要工具,學校完全被納粹化,取消了各邦的教育自主權,納粹黨規定學校教育主要是側重政治教育,目的是培養忠實於希特勒、堅定不移地執行領袖意志的馴服工具。

為此,納粹教育部成立了不少“國家政治教育學校”,側重從政治上培養法西斯骨幹;進行高層次政治教育的是三所“騎士團城堡學校”,這三所學校沒有具體教學目標,只注重體育鍛煉,訓練學生對領袖命令的絕對服從。在法西斯統治下,德國教育受到極大的摧殘。

【轉載僅供思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後臺留言,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