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改革背景

張居正初入官場之時,當時朝廷之中的黨爭派系嚴重,體系之中相互傾軋成風。大明朝此時立國已有200餘年了,整個國家到了內部矛盾重重,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的地步,這是封建國家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也就是說大明朝已經遇到瓶頸了。此時的大明王朝,沉痾頑疾太多了,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五點。一是宗室的供養使得王朝

揹負沉重的包袱

,二是派系互鬥導致朝廷

人才匱乏

,三是

沉官冗員

太多,朝廷政令難以有效實行,四是

軍備渙散

,邊防不堪,五是朝廷

國庫空虛

,財政赤字由來已久。

大明似乎已經困難重重了,但他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在冷眼旁觀幾年以後,張居正開始逐步的上位,依靠老師的幫助,終於在手握大權之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意圖挽回衰落已久的大明。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改革中

財政

老子有云:“治大國如烹小鮮”,講的是循序漸進,自然而然的功夫,水到渠成的辦事。然而大明的財政問題已是當務之急,已經沒有時間給他慢慢修正的機會了。

土地兼併嚴重

首先就是土地兼併的問題;在歷朝歷代的封建社會中,土地流失的情況屢禁不絕。每一個王朝的末期階段表現尤為突出。

前文講到大明立國200餘年,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勳親權貴還有土地主的搜刮,土地開始大規模的集中在他們手中。而作為統治階級,他們是有特權的,他們無需納糧和繳稅。大量的貧苦百姓由於手中無地,自然就無法為國家提供足夠的賦稅,財政問題就會凸顯入不敷出的一面了。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人口流失嚴重

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普通百姓沒有足夠抵禦風險的資本。

為了活下去,他們只好選擇出售自己的土地,來換取一時的生存。沒有了土地的他們,或是從此淪為流民,等待政府救濟,或是入府為奴,為富人家去打工。不亂那種情況的發生,最終買單的只有政府,因為政府戶口在籍人數越來越少,徵收物件的減少,也是國庫收入的減少。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徭役不公

古來就有徭役一說,為國家集體出力,個人也不會有任何回報。而權貴們有特權或贖買,或賄賂,或瞞報少報,導致其餘百姓負擔的加重,嚴重影響其務農勞作的積極性。“富者田廣役輕,貧者田狹役重”和“有田無有賦,有賦無有田”這種亂象就是對當時最鮮明的寫照。

於是有了張居正的“清丈土地”,他勢必要把全國土地重新登記。大家都知道,既得利益者是不會輕易讓步的,他們必定會全力以赴保護自己的財產的。在他的強勢推動下,得罪了一大批的權貴,他們不斷地阻撓和破壞,功夫不負有心人,大體還是完成了,然而也埋下了失敗的因子。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吏治

吏治從來都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似乎中國的百姓從來都是隻能祈禱,地方父母官不要貪得無厭。

而明朝不僅是貪汙腐敗的問題,更有隻領工資不幹活的情況。從朝廷到地方,莫不如是。於是張居正提出了“考成法”,對官員的政績有了明文規定,碌碌無為者,就地解職,永不錄用。還通知官員追繳拖欠的稅賦,這也是政績考核的一部分,罷免了很多無用之徒,因而惶恐之下人人自危,不敢再有一絲懈怠,從而使得政令通行,提高了辦事效率。大明的財政壓力逐步減少,國庫開始有了結餘,晚年中的大明開始顯露出新生的希望。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文化

張居正作為大明首輔,又是託孤大臣,其地位是穩固的,長期的一把手決策使得他慢慢的開始了“一言堂”,他嚴重敵視王守仁的“心學”,打壓顧炎武等開明人士的進步思想,繁榮背後滋生的資本主義萌芽也是從他這裡開始枯萎,一直到飄搖的大明滅亡,再也沒有緩過神來。

張居正大力推行朱理學,下令拆除各地的書院,對於私人教學嚴加審查,他在文化方面的改革,是一次錯誤的探索,他個人崇尚新政,卻繼續培養因循守舊的讀書人,這是解放思想大力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禁錮,以致於後世無人再能繼承他的理念,為大明王朝重新注入一劑強心針。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人亡政息,變法失敗

終其一生,都在為大明的風雨飄搖做著縫補漏洞的工作,可惜的是積勞成疾,病死在任上,連個告老還鄉的機會都沒有。

更令人心寒的是,短短几個月之後,張居正的反對派和被他拉下馬的官員們沆瀣一氣,逐漸地篡改了他的所有變法成果,只剩下一個無傷大雅的“一條鞭法”繼續為他們斂財。大明眼看著有了強盛的希望,又被他們自己親手掐滅了。守舊派掌握了權力,他的變法失敗了,在他之後,再無一個有魄力的內閣首輔大臣了,大明朝也就難免走向沒落和破滅了。

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張居正的變革,看明朝的興亡

總結

張居正成功的地方在於大權在握,上下一心,有力保障了大明的前行,失敗之處在於得罪了太多的守舊派和權貴,以致於病故之後,全盤崩塌。大明的國力早已被寄生的虛弱不堪,積重難返之下,張居正的改革似乎只是迴光返照而已。

所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大明朝的不堪重負由來已久,張居正只是恰逢其會,時勢造英雄嘛。以一人之力挽大廈將傾之勢,其鋒太盛,勢窮必遭反噬。若是他再多活二十年,他可能真的就是關乎大明興亡的關鍵人物了。

可惜,他沒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