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秦滅六國實現一統,倘若晉國還在,試想能否遏制住秦國的步伐?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是在秦帝國的始皇帝嬴政完成的,他以西北一國之力橫掃中原六國,在現在看來也實屬壯舉。在被秦國滅亡的六國中,趙國,魏國和韓國追溯起來到底是一家,那就是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晉國。在春秋時期,雖然先後出現了五位霸主級的人物帶領自己的國家走向稱霸之路,但是說到底要看綜合國力來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這五位中也就只有晉國有這個實力一直保持的住。原本晉國和秦國屬於鄰居,兩個國家的關係也比較的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秦晉之好的來源。但是在

秦晉崤之戰後,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帶來的後果就是晉國的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秦國東進中原腹地的必經之路,這樣秦國東進的計劃被晉國徹底的扼制住了。無奈之下的秦國只能向更為偏遠的西部進行發展。

秦滅六國實現一統,倘若晉國還在,試想能否遏制住秦國的步伐?

雖然之後秦國於晉國南部的楚國交好並寄希望於楚國來於晉國抗爭,但是奈何晉國國力實在不容忽視,一直到了趙魏韓三家分晉,整個秦國都沒能走出過函谷關。雖然曾經強大的晉國被趙國,魏國以及韓國平均瓜分,但是晉國雄厚的家底還是順利送這三個國家擠進了戰國七雄的行列。但是對於秦國來說,晉國的覆滅正是秦國邁出西北的關鍵時刻,因此後世很多學者認為三家分晉是秦國統一中原的開端。

秦滅六國實現一統,倘若晉國還在,試想能否遏制住秦國的步伐?

那麼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晉國沒有被趙魏韓三家瓜分,而是一直存在著,秦國能否走出統一這一步呢?那麼這要從晉國內部開始分析,晉國的政治制度有一個特點,由於此前晉國出現了不少次王族旁支取代嫡系大宗的局面,因此在晉獻公時期針對王室旁支進行了打擊,除了驅逐和誅殺一些旁支子弟外還規定除了法定的接班人其他成年公子都要移居他國,因此在晉國內部除了君主嫡系以外幾乎沒有一族之人。而這種局面之下整個國家的權利都要毫無選擇的交給大臣的手裡,在晉文公時期晉國內部的軍政大權掌握在六個職位手裡,也被稱為六卿,而晉國內部例如趙氏,韓式,魏氏,智氏以及範氏等等大家族則完全把控住了這六卿的位置。

秦滅六國實現一統,倘若晉國還在,試想能否遏制住秦國的步伐?

這種豪族於王族並存的局面就是晉國一直以來的政治體制,這種體制下如果國家和豪族的利益趨於同步的時候,那麼這些豪族中的人就是晉國的頂樑柱,但是一旦國家的利益與豪族的利益相違背的時候,那麼這些豪族也就是亂臣賊子,但是想要保證王族利益一致委屈與豪族之下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發生了,晉國內部十幾個豪族相互兼併,慢慢的蠶食著晉國的國力,最後趙氏,魏氏以及韓式成功滅亡智氏,範氏以及中行氏等豪族,成功分離了晉國。

秦滅六國實現一統,倘若晉國還在,試想能否遏制住秦國的步伐?

透過上面對晉國內部政治制度和階級矛盾的分析,我認為晉國內部家族兼併與其他諸侯國的相互攻殺沒有什麼區別,而晉國後期的國君也與傀儡無異已經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即使是矛盾不那麼早的爆發而是維持原有的現狀,晉國也早已不復當年的盛況,因此在面對逐漸強大的秦國入侵時跟本無法抵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