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致仕,在史料中一般指古代官吏退休。東漢經學大家何休注引《春秋公羊傳》中說:

“致仕,還祿位於君。”

可見官員致仕,即是將自己的職位騰出來。

此外,《尚書·大傳》中還說:

“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

即規定了古代官吏致仕的形式,一般為“告老還鄉”。

正因如此,古代致仕制度也不再單純是一種制度,它還是古代禮制的產物。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漢朝官吏

一、古代禮制中的致仕觀

《禮記·王制》中有記載:

“虞氏養國老於上庫,養庶老於下岸。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在國之西郊。”

這裡提到的虞氏,有學者稱它是商朝之前的朝代。儘管這種說法有待證實,但還是體現出了古代養老觀念的歷史悠久性。

既然尊老敬老之風,是《禮記》中強調的一點,那麼顯而易見,以“告老還鄉”為主要形式的古代致仕制度。

《禮記·曲禮上》有記載:

“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行役,以婦人從適四方,乘安車,自稱曰老夫。”

古代官吏七十歲時,便應當主動退休。

從主觀原因上看,是七十歲老人的身體機能已經大大下降,無法再及時有效的處理繁重工作。

從客觀原因上分析,老者七十不退休,不僅於禮法不合,更是會引起君王的不適。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古代七十歲老者

另外,古代禮制中還提到了孝道觀。

眾所周知,古代道德中的核心思想,在於一個”仁“字。

所謂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而禮記中又指出,想要判定一個人是否仁義,便看他是否是一個孝順之人。

《禮記·中庸》中寫: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試想一下,倘若一個人對自己的親人都尚且無禮,那麼又憑什麼指望他對別人彬彬有禮呢?就算是有,恐怕這也是偽善,比真小人還要可怕。

正因如此,儒家便提倡

”首孝悌,次謹信“。

所謂孝道,便是尊老敬老的一種表現形式。

出於這方面原因考慮,古代致仕制度的另外一層內涵,便是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換句話來說,古代致仕制度也是古代朝廷的養老政策。

因此《禮記·王制》中還說:

”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禮記·王制》

古代官員七十致仕,將會享受到朝廷優厚的政治和經濟待遇。

古代君王這麼做的原因,正是為了帶頭提倡尊老,從而推進養老制度,使得全民都養老尊老。說到這,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為何古代君王會大力推行養老尊老敬老之風呢?

其原因源自於古代政治體制,為家國一體。一個國家,由無數小家組成,它便相當於一個大家。

古代孝道觀,引導每個人都孝順自己的父母,不得隨意忤逆家長。那麼他們進入社會,或進入朝廷為官,也同樣會對君王保持忠誠。所謂

“孝子者,必忠臣也。”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蘆衣順母》圖

二、致仕制度起到的效果

在奴隸制社會,傳統的世卿世祿制度一直阻礙著社會的進步。正謂

“公有公門,卿有卿門,賤有常辱,貴有常榮”

,在這種消極的運轉模式之下,奴隸制很快便走向了滅亡。

隨著古代經濟的不斷髮展與變革,各路諸侯開始走上爭霸之路。

正因如此,他們才會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為了適應全新的體系,大夫七十致仕便成了一個傳統。

其深層次原因還在於,致仕制度對古代體系的自我調節,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自漢代以來,封建社會始終與儒家保持著密切關聯。

儒家提倡的禮制,也是維護君王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也正因如此,禮法觀下的致仕制度,也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保證古代體系中的穩定性。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仁義禮智信

其一,保證封建權貴始終具有活力與高效。

封建社會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是有一定原因的。儘管總會出現王朝更迭、政權交替的現象,但最本質的封建社會,卻沒怎麼變化。

其原因,是它本身便具有與不斷更新的特性。古代致仕制度,便相當於是一個負責“新陳代謝”的“器官”,它負責將老、弱、病、殘給“請”出官吏階層,由精力更加充沛、效率更加快速的年輕後輩來代替。

當然,致仕制度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除此之外,諸如選官制度與考察制度,也是確保封建官僚體系能保證活力的又一大前提。

其二,對世卿世祿制度的遺存進行一個遏制。

雖說從奴隸制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以血緣關係的親疏為紐帶的宗法制遭受到重創,但他還是以某種方式遺存了下來,並對後世影響深遠。

比如說,皇位繼承,便講究嫡長子繼承製。

又比如說,不少古代功勳老臣的後人,可以直接進入仕途為官。

宋代恩蔭制度基本定型,一般品階官吏的手中,都有一到三個恩蔭指標,能夠讓後輩子孫不用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如願進入仕途。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宋代官吏塑像

但需要注意的是,皇帝可以世襲,但官職也接著再世襲,那又談何進步呢?

正因如此,古代致仕制度也是對官員貴族化的一種遏制手段。

就如前面提到的恩蔭制度,品階高的官吏在致仕以後,可以恩蔭子孫。

但他們的子孫,也自然直接做到了父輩的高位。除非虎父虎子,古代高品階官吏的後代同樣才學過人,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再次將家族帶回巔峰。但即便如此,這也需要一個過程,而非一蹴而就。

當然,君王為了安撫高品階官吏的心情,也會給予他們不錯的政治和經濟待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平衡各品級官員,內部之間的利益,君王推行致仕制度,必須嚴格遵循等級制度。

即不同級別和爵位的官吏,會享受不同等級的待遇。

這一點,也是受到封建禮制思想影響的。

據《禮記·王制》記載: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可見在禮法觀的指導下,封建社會具有鮮明的等級性質。

這種“金字塔”般的形式,也同樣是維護古代君王的地位神聖而不可侵犯。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古代官吏告老還鄉

三、致仕制度在古代禮制下的流弊

儘管致仕制度的本質,是封建禮制思想下的主導產物。但這種禮制觀念,卻又不是強制性的。所謂致仕,即官員按照禮法的要求,主動向朝廷提出退休。

因而當某些古代官吏不太主動之時,致仕制度便難免會產生出一些流弊。

其一,封建體制中的宗法關係始終存在。

封建社會具有鮮明的宗法制特徵,皇族便是其最大的繼承者。在此情形之下,官員世襲的情況也很難杜絕。

儘管漢代時已經有了致仕制度,但在外戚和宦官集團的把持之下,致仕制度也很難真正進行下去。原因一目瞭然,身居高位者,自然不會再允許他人取代自己的地位。

如果他們一定要退休,接替其職位的,也必須是親近人選。顯然,這與致仕制度的理念背道而馳。

在孔子看來:

“負重致遠不擇地而行,家貧親老不擇祿而仕。”

也就是說,女子奉養老人,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否則的話,連贍養老人的第一層境界——滿足食宿的要求都沒辦法達到。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儒家文化代表孔子畫像

可在《禮記》中還提到

:“八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廢疾非人不養者,一人不從政。”

《禮記·王制》中還有記載:

“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祿。”

“致仕,還祿位於君“,古代官吏致仕與禮制有何聯絡?

明代官吏畫像

前面已經提到,古代禮制思想下的致仕制度,帶有鮮明的等級性質。也就是說,能得到皇帝厚賜的官吏,還只是少數。更多古代官吏在退休之後,即為失業,他們也沒有任何保障。

正因如此,難免會有部分古代官吏在七十之後,依舊不主動致仕。

儘管歷代君王都注重加強致仕官員的待遇,但森嚴的等級制度,依舊是困擾致仕制度不太順暢的一個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尚書》

《禮記》

《孔子家語》

《春秋公羊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