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明朝最貴的紙,它也決定了皇朝的命運

在古代,人是皇朝最重要的“資源”,因為有了“人”才能收稅、徵調徭役、組建軍隊等等。因此清查人丁並記錄、維護,就是古代諸皇朝最重要的國策之一。戶籍制度也正是為了便於人丁資料的管理而誕生的。

明朝最貴的紙,它也決定了皇朝的命運

明朝的戶帖,類似我們現今的戶口本

因為元朝的戶籍制度十分混亂,所以明太祖在明朝建立之初並沒有直接沿用,而且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制定了全新的制度。

注:元朝的戶籍有按職業劃分,也有按擁有的財產數劃分,還有依據宗教信仰劃分。除此之外還有按貢賦(向朝廷上繳實物)種類劃分,為了區分貴族的僕役,也根據他們的服務物件和內容進行劃分等等。史載:“元季喪亂,版籍多亡,田賦無準。”

洪武十四年,太祖建立了古代史中最嚴厲也是最周密的戶籍制度 – 黃冊制度。詳細記錄天下每戶的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等,以備朝廷按需徵調。

相較於前朝的方法,黃冊對丁口的統計更加地準確和有效,朝廷就可以最大的限度的使用民力 –徭役,換句話說平民家庭想要藏丁逃役也會變得更加困難。

注:徭役可以看作為一種人力稅,朝廷會根據需要無償地徵調平民來完成水利、城防、宮殿、陵寢等大型工程。很多情況下平民被徵徭役還要自備乾糧,而且被徵役期間,家庭損失勞動力不說,原本的賦稅也不會被減免。所以徭役對於平民是比稅賦更大的負擔。

為了跟蹤以及保持資料的準確性,朝廷規定每十年需要重新勘核更新黃冊資料一次。這個每十年重新勘合,造就了明朝最貴的紙。

每十年重新勘合,實際是每隔十年重製黃冊,舊的黃冊則作為檔案封存。明朝的黃冊用紙的規格大致和現在的A3紙差不多,造冊是按照“裡”(一百一十戶為一里)為單位來編冊。造冊的錢由各“裡”分攤,按理來說百來張紙就可以編成一冊,應該不貴。

但是黃冊的實際造價超乎我們的想象。

明朝最貴的紙,它也決定了皇朝的命運

海瑞在淳安做縣令時上報給朝廷的縣衙常例收入中有記錄“

造黃冊每裡銀二兩

”,別嫌貴。海瑞的清廉不用筆者多言了,所以說這個價格應該是大明朝最低的了,下面再來看看高的。

注:明朝時期一兩白銀大致可買米二石,看上去不多,但是明朝一戶普通家庭,幾年也攢不出一兩銀子。

萬曆二十年有一位黃冊庫官員途經河南時,打聽了一下當地的黃冊業務,嚇了一跳:“聞民間有言,軍、黃二冊加派紙價,至千兩之外……大縣不過二三百里,小縣僅數十里。一里造冊一本,每本不過一二百葉,紙價幾何,而動派千金耶?此非積猾之冒破,則為有司之垂涎耳!”

說這紙是大明皇朝最貴的紙一點也不稀奇,宮中御用也不見得能達到這個價格。沒辦法,壟斷之下,價格不高是不可能的,不腐敗也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還有個原因也決定了它是天下最昂貴的紙 – 決定一個人及其子孫的命運。

太祖透過黃冊制度給天下子民,按職業劃分了戶籍,分為了民、軍、匠三大類,每類下又各自細分了數量不一的小類。除此之外,太祖將戶籍正式確定為一種世襲身份。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戶籍在他還未出生時就已決定了,出生後也就只能從事戶籍所限定的職業。非但如此,他的子孫後代也沒有選擇,是什麼身份從事什麼職業早已命中註定。

都說明清之後中華就失去了銳氣,導致被超越而落後。一個皇朝的全體臣民包括他們的後代子孫,幾乎是在一瞬間被決定了人生和命運,還想保留銳氣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注:在明朝戶籍理論上也是可以改的。最簡單的是透過科舉獲取功名後,可以改自己一人的戶籍。另一種就是成為朝廷大員,依照慣例可以改變自己家庭的戶籍。例如張居正(軍戶)就改變了自己和子孫的戶籍。明朝近三百年中獲取舉人頭銜的也就十萬人,所以透過科舉變換戶籍對於平民而言基本就是不可能。

太祖這麼做當然不是為了免除子民們擇業的煩惱,除了方便朝廷按需要抽調民力外,目的性很強的人為限定人們的生活軌跡,降低不同人群間的流動、互動,讓人本分不生事端。

在黃冊制度中還包含有一套裡甲制。明朝規定每十戶為一甲,一百一十戶為一里,各設甲長、里長。裡甲制最大的特點就是連坐處罰,一戶犯法,如果不主動制止、檢舉,全甲連坐;一戶逃避稅役,則一甲分攤;如果一甲逃避,則全裡分攤。

強迫皇朝子民們互相監督,以圖在最低成本下實現了最大的監管。

在太祖看來,天下臣民如果各司其職沒有別的念想,自然就會安分守己。臣民們都安分守己了,那麼天下也就安分了,最終他老朱家的江山也就能萬年不倒。

明朝最貴的紙,它也決定了皇朝的命運

但是太祖沒有想到的是,“黃冊制度”本身就在為他的皇朝不停地製造不安定因素。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們都希望自己可以過得、活得更好。如果“黃冊制度”裡各戶籍沒什麼太大差異,大家過得都差不多那也就算了,但事實是黃冊戶籍之間並不平等。

姑且不說淪為賤籍的悲慘,就是民、軍、匠之間也差異巨大。我們來看看太祖自己是怎麼說的:

我這大軍如今不出徵了,都教去各州縣裡下著,繞地裡去點戶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拿來做(作)軍。比到其間,有司官吏隱瞞了的,將那有司官吏處斬。百姓每(們)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過,拿來做(作)軍。欽此。

《明太祖實錄》

百姓如果違規不實報人丁資訊或者逃避核查,要被罰為軍戶。成為軍戶成為一種處罰,這本身就足以說明軍籍在明初實際上已經被視為“賤籍”。普通軍戶的社會地位,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說是因為自己犯罪被罰入軍籍(明朝叫謫發),還能讓人理解和接受。那麼因為世襲以及不可變動,不但自己,自己的子孫後代也成了軍戶,就算是絕後了還要牽連自己的家族(明代規定,軍戶絕嗣後需要從他的親族中拉人補丁),就讓一般人接受不了。

更何況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犯罪,只不過是朝廷因為某種需要就被大筆一揮改為軍籍(明朝叫垛集)。這種視平民如工具的制度和行為,憑什麼要求平民效忠朝廷?由他們組成的軍隊即便是沒有軍餉問題,戰鬥力的保有也是很大的問題。

由於軍隊的特殊性,軍戶們一般都隨軍隊駐紮於邊險之地,雖然朝廷會按丁給每戶劃撥田地,由於地理位置土地一般都比較貧瘠,而且也並不歸他們個人所有(相當於佃戶),產出的大部分要上繳於衛所作為軍隊的軍需。所以軍戶的生活水平比普通農戶低得多。

明朝最貴的紙,它也決定了皇朝的命運

出警入蹕圖中的明軍武將

除此之外,明朝軍隊還有個特殊的地方,軍官職位被大量地作為封賞授人世襲,這也意味著明軍的普通士兵基本沒啥上升空間。明朝建立之前一個小兵從底層奮鬥最終成為一方大將的故事並不罕見,但是看看《明史》裡面被記載的明朝武將,絕大多數都有個共同特點 –

世襲武官

由此可以看出,成為軍籍要地位沒地位、要希望沒希望,生活還異常地艱辛。戰鬥力就不提了,願意呆在軍隊裡的就不多,因此從太祖時期逃軍就非常嚴重。而嚴格的“黃冊制度”又讓逃軍的人無法重新融入社會並正常生活,使得他們只能在社會上游蕩,也形成了以他們為主力的“流民”。

注:此時裡甲制則反向助推了逃軍,因為留下來被連坐並分攤稅役(軍衛的軍戶只有軍士本人免役)會讓自己過得更苦。到了正統年間,明朝一些百戶所除了軍官,常常軍士跑得一個不剩。

從正統朝“流民”這個毒瘤開始困擾朝廷並侵蝕著皇朝的軀幹,由它產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出,要解決流民問題就會涉及大明的根本,而這不是朝廷有能力和魄力做到的。

因此我們看到明朝的衛所軍籍制度在一天天地荒廢,流民隊伍在一天天的壯大。朝廷因為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解決流民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以及動亂,更沒有資源去改善軍戶的地位和境遇,從而陷入軍隊越來越差,流民越來越多的惡性迴圈之中。

軍隊的頹廢又導致朝廷無法抵禦女真,皇朝最終在流民和女真的夾擊下覆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