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岳陽樓,無數文人墨客都曾去打卡的一道古蹟,那裡可以看見更加遙遠的山,那裡還能看見廣袤的洞庭湖。岳陽樓隨著朝代的更替被翻修過很多次,最為著名的一次,便是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所記載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從《岳陽樓記》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對岳陽樓的喜愛,站在岳陽樓上時,能夠感到天地廣袤,自己的渺小。而自己如今能夠看到這樣的岳陽樓多虧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謫守巴陵郡的滕子京。

范仲淹在文中感慨,多虧了這樣的一個人,重修了岳陽樓,我才能看看到如此美景。可見范仲淹對於好友重修岳陽樓是點讚的。然而同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卻不這樣認為,他甚至給滕子京這樣的行為打上了差評,那麼究竟誰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呢,又是誰在撒謊呢?

《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在登岳陽樓時寫下的一篇記,記敘了范仲淹在岳陽樓時的所見、所感、所聞。細緻且詳細,在這篇記裡范仲淹還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讓這個地方的經濟不斷髮展,並且重新修繕了岳陽樓。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這個人是范仲淹的好友,雖然全篇沒有過多的誇讚好友滕子京,但是從“謫守”、“重修”、“不以物喜”等詞句中能夠看出,滕子京雖然仕途不順,但是他卻能在逆境中發揮餘熱,重修岳陽樓,帶動一方經濟。除此之外,這篇記詳細地敘述了范仲淹登上岳陽樓的時間。

並且透過范仲淹所見的景物來表達文人自身的一種觀念,他所表達出來的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豁達情感。對於文人本身來說,賞玩美景,抒發自己對景物的喜愛,文人的心思都是細膩且浪漫的,但是范仲淹在這篇記中卻表達出了另一種意境。

他藉著好友滕子京的遭遇,寫出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與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表達的感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早上時岳陽樓的景物變化和晚上岳陽樓的景物變化十分不同,范仲淹認為,這就是事物的規則。就像蘇軾寫的,月亮時而圓,時而缺,時而無。

岳陽樓這邊的景物亦是如此多變,比起嘆息,不如保持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觀點,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景物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國事也是如此,事物的變化是不能被人們去掌控的,因此,我們在接受的同時,不能被外界事物影響到心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范仲淹在探尋古人高尚品德的時候,得出的心得。身在廟堂,則憂國事,處江湖之遠的時候,亦是關心國事。而這些心繫朝堂的人為何感到如此的開心,范仲淹思考之後認為,在別人憂愁國家之前,先為國家擔憂,在別人快樂之後,再享受快樂,這便是他們的奉賢精神,這樣的精神下的他們,都是快樂。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的記載

同樣是對待滕子京修繕岳陽樓這件事情,司馬光卻和范仲淹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解讀。“

所得近萬緡,置於廳側自掌之,不設主典案籍。樓成極雄麗,所費甚廣,自入者亦不鮮焉,

”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這般寫到。

司馬光認為,滕子京修繕岳陽樓完全是為了斂財,被貶謫之後不好好地為官,卻自作主張的去修繕了岳陽樓,不是清廉官員應該做的。其實,司馬光給予差評的原因還與新政改革有關,司馬光是一個守舊的人,他認為新政的推行勢必會影響大宋王朝的安定,因此,他是十分排斥新政的。

范仲淹與司馬光兩人之間是沒有正面衝突的,同朝為官,心裡記掛的都是宋朝的江山社稷,因此,即便是政道不和,兩人也從正面撕破臉。范仲淹在記中,寫下好友滕子京修繕岳陽樓,而司馬光又不支援變法,難免地對滕子京這個人有微詞,給予他差評也是能夠理解的。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站在歷史的角度去觀察,司馬光是一個正直的人,他對變法的不支援也是源自他的性格。司馬光做事謹慎沉穩,對待宋朝的律法可謂是熟知於心,因此如若滕子京的修繕違反到宋朝律法,司馬光自然是反對的。

滕子京為人

《岳陽樓記》中記載,“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這個時候的滕子京因為焚燒賬本,而遭受到了貶謫,這也就是司馬光認為他不是清官的緣由。然而根據《宋史》記載滕宗諒是一位“

所蒞州喜建學,而湖州最盛,學者傾江、淮間

”的人。

不僅如此,《宋史紀事本末》中還提到滕子京是一位“

好施予,及卒,無餘財

”,可見,除了被貶謫之外的事件,滕子京的為人是正直的。那麼,作為滕子京的好友,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敘述的滕子京更加符合歷史記載,而司馬光有著先入為主的印象,因此才會覺得滕子京是為了斂財而重建的岳陽樓。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實際上,滕子京修繕岳陽樓是在“百廢俱興”的前提下提出來的,不僅如此,滕子京還著手修繕橋樑、防洪水壩、水渠等設施,在民間積累了一定的威望。如范仲淹記中所述,滕子京為人也是正直的,他被貶謫之後,沒有過多的抱怨,而是重新整治地方,結合百姓的實際情況,為百姓謀取最高的福利。

滕子京是變法的實施者,靠著自己的能力也在為宋朝的安定做出貢獻。無論是范仲淹、滕子京還是司馬光,他們對待國家的心裡都是一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過是用著不一樣的方式,守護著國家的安定罷了。

結語: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是一個國家最好的狀態,再美好的事物都有衰敗的那一天,一成不變就將會被淘汰,唐朝就是例子,而君主要做的是如何有效地改變國家的狀況,讓國家一直繁榮昌盛下午,而不是一味的貪圖享樂,消耗國家資本。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點贊,司馬光卻給出差評,究竟誰在撒謊

范仲淹筆下的滕子京是正直的,他做的事情是符合國家實際情況的,因此,對待外界的聲音,滕子京選擇不聽,道不同,不相為謀。在歷史上,滕子京修繕岳陽樓也是有功無過的,因此,對於司馬光的差評,不過是對待政事的角度不同罷了。

司馬光,十年如一日地為大宋王朝編撰史書,他這樣的品行不難看出,他的心裡也是記掛著國家的未來。他主張的政法雖然是固步自封的,但是沒有風險,如果把司馬光和范仲淹等人的思想結合在一起,也許還能看到一個大宋盛世了吧。

相關文章

頂部